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共同思考讨论
![]()
上一期说到中朝两国关系产生裂痕,从1965年到1969年,尽管在这期间中朝来往比较冷淡,中朝的社会情绪比较对立。
但是从官方的角度来看,高层都不想看到中朝关系持续恶化下去,最终走到决裂的地步。
有网友说:中国为了摆脱外交孤立的困境而想保持与朝鲜的关系!
实际上,朝鲜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安全考虑,更是无法接受中朝决裂的后果。
实际上双方高层从来没有放弃恢复中朝关系的这种试探。
1966年11月朝鲜驻华大使离任之后,朝鲜很快就任命了新任大使玄峻极,毕竟由于当时中国的这种状况迟迟无法上任。
但是在1967年6月16号玄峻极还是赶到中国上任,在20号也向中国递交了国书,中国方面很快也就做出了回应,当然也明白这是金日成有意释放出来的一个信号。
![]()
在1967年10月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访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接见了他,周总理就让达达赫转告金日成纳赛尔和西哈努克,我们的使馆确实在工作当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可以随时改正。
我们对柬埔寨和朝鲜的政策,也是跟以前一样支持他们的反帝斗争。
几天之后达达赫结束访朝,路过北京的时候就向周总理转达了金日成的四点口信。
第一,朝鲜对中国的政策没有变,将来也不会变。
第二,他非常珍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这种友谊以及双方通过共同斗争所建立的这种友谊。
第三,双方确实存在分歧但是并不严重,我们可以通过见面讨论来消除这些分歧。
第四,精神上表示我相信如果朝鲜遭遇进攻,中国还会向以往多次所做的那样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
这个“如果”很快就变成了现实,1968年1月朝鲜派特种部队袭击了韩国总统府,而且又发生了朝鲜抓获美国间谍船普维部落号一下远东局势就变得非常紧张。
![]()
中国也趁热打铁,立即发表声明支持朝鲜。
2月份周总理又托人向京城带口信说希望中朝摒弃分歧,实现关系的正常化,中国也会对朝鲜提供全面的支持。远东急市的紧张势必就成了改善中朝关系的一个机会,或许这个机会是京城有意制造的,但是毕竟当时中国的文革方兴为爱,所以实现中朝关系正常化时机还不成熟。
在1969年春天接连发生了三件大事,这对中朝关系的回暖就创造了客观条件。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3月2号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武装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把中苏这种对立推到了极限。
第二件就是在4月1号中共九大召开,毛主席表示文革取得了伟大胜利,本意也就是想结束这场运动。
第三件大事就是4月15号朝鲜击落了美国的一架大型电子侦察机,致使机上的31名成员全部死亡。
美国也立即派一支规模很大的舰队就向朝鲜靠近。在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的背景下。
中朝出于共同安全的考虑,这就为中朝关系恢复正常开启了一扇大门。
![]()
1969年5月1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外国使节的时候就讲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改善关系。
6月份开始,中国就开始派出使节赶往世界各国上任中国的驻外使馆,又开始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在6月份的时候,朝鲜也没有派代表前往莫斯科参加世界工人党共产党的会议。8月份朝鲜的报刊又开始重新转载中国的新华社的消息。
在1969年9月3号,胡志明去世,这为中朝两国领导人进行直接的会谈提供了一个机会。
当时前往越南参加葬礼的崔庸建在路过北京的时候就向中国方面提出希望在他回国途中途经北京的时候能够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
最终在9月10号和11号,崔庸建与周总理举行了会谈。
对于这次会谈,金日成后来表示双方自说自话,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但是据中方的资料显示,当时崔庸建向周总理转达了金日成改善中朝关系的愿望,以及表达了反对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态度。
![]()
1969年是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本应该隆重的庆祝,但是毕竟当时中国外交上处于孤立的状态,所以也就决定不邀请外国代表团参加,以免让自己陷入尴尬。
但是在9月30号下午,毛主席突然间决定邀请朝鲜代表团参加,下午3点多发出邀请,6点25得到朝鲜回复同意参加。
晚上11点半,崔庸建率领朝鲜代表团抵达北京,周总理亲自赶往机场迎接。
在10月1号上午,毛主席和崔庸建在天安门城楼举行了会谈。毛主席一上来就表示中朝应该把关系搞好,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崔庸建立即回答道:
中朝历史上并肩作战,把血都流在了一块。
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毛主席就表示:
美国和日本靠的很近,是一起的,他们要打的不只是你,他们的目标也是我们,所以,我们应该靠得更近。
![]()
毛主席还表示,说将来,我们还有一起反美作战的可能性的。
会谈结束之后,毛主席就挽着崔庸建的手,一起走向了观礼台。
在崔庸建访华之后,中朝关系迅速升温。
在10月5号到7号,周总理应邀访问朝鲜,这是那场运动开始之后,我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中国总理时隔12年之后,再一次访问朝鲜,周总理与金日成进行了四次共计14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坦诚相见,强调共识,规避分歧,表示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金日成访华期间,毛主席与金日成相谈甚欢。
10月8号,双方的会谈当中,首先都对各自的进行了自我批评。
然后,这金日成提出希望得到中国的军事援助,毛主席也表示同意。那么在谈到朝苏关系的时候,毛主席也表示说:
考虑到你们需要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所以我不劝你们搞决裂。至此两个老朋友,终于兵释前嫌,握手言和了。
在金日成访华之后,中朝关系开始迅速升温,在10月17号,中朝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朝鲜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协定》和《1971-1976年的双方货物共赢》的协定。
![]()
那么根据协定,中国要向朝鲜提供7.14亿无息贷款,同时要承担16个大中型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平壤的地铁,除此之外,在8月10号的时候,中朝还签订了这军事相关的协定,中国要向朝鲜的提供价值6亿元的军事援助,至此,中朝之间终于破镜重圆。
但是,朝鲜并没有一边倒,依然是采取的与中苏等距外交的政策,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中朝之间的分歧,只是搁置的,并没有消除。
当中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候,中朝关系就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推荐《红墙大事》
一本超级精彩的书 ——《红墙大事》。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史料,带我们走进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它犹如一扇时光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风云背后的故事。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被书中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所吸引。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