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操作到数字化服务,从单一馆舍到“总馆+多服务点”的全域网络,阿勒泰市图书馆历经三十余载深耕,完成了一场浸润山城的 “书香蝶变”。一组影像,见证着它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
文化下乡,扎根基层土壤,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农牧民、孩子围坐交流,送去科技致富、健康生活等文化资料。书香遍布乡镇、村社角落,实现文化惠民 “零距离”。
文化润疆,书香飘进牧区,阿勒泰市图书馆将服务延伸至牧区,工作人员在民俗活动现场,把书籍与文化送到牧民身边。让牧民群众也能感受到书香温暖。
跨区域交流,为书香 “蓄力”,20世纪90年代,乌市头屯河区与阿勒泰市赠书仪式举行。早期通过馆际交流、社会捐赠等方式,图书馆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打开与外界的文化联结之门,让更多优质书籍走进阿勒泰。
阅读进校园,照亮青春视野,图书馆推进 “阅读进学校”,组织书展等活动。学生们围站在书摊旁,专注挑选书籍,这是图书馆打造青少年专属学习平台、推动 “全民阅读从娃娃抓起” 的生动缩影。
传统借阅室,藏着旧时光的书香,这里曾是市民汲取知识的核心阵地。在手工操作的传统服务模式下,这里承载着无数读者与文字对话的静谧时光,是一代人的阅读记忆。
数字化升级,解锁 “智慧阅读”,2008年,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放。从手工编目到计算机管理,再到电子阅读、联网下载等功能上线,多媒体服务让 “读书又快又方便”,标志着图书馆迈入数字化服务新阶段,也为未成年人搭建起网络实践基地。
现代文化地标,承载品质阅读,如今的阿勒泰市图书馆已是功能完备的文化地标:文献总藏量8.6万册,电子借阅机等设备齐全,自动化借阅系统让服务更便捷;宽敞明亮的阅览区、分类清晰的藏书架,成为市民享受 “文化粮仓” 的好去处。王瑞坤 摄
三十余载耕耘,阿勒泰市图书馆从建馆雏形到国家二级图书馆,从单一服务到全域覆盖、智慧赋能,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书香成为山城最动人的文化芬芳。未来,阿勒泰市图书馆将继续以 “书香动能”,为阿勒泰文化发展与群众素养提升注入活力。
(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新爱)
一审:热孜万.玉山
二审:郭平
终审:阿依秋瓦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