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脾胃虚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舌头边上有齿痕,吃完东西后一直不消化,导致腹胀。
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不知道如何才能缓解此种症状,但其实若是能找对穴位按摩,便可以起到养脾胃的功效,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脾胃虚弱,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怎么做吧。
一、哪个穴位可以养脾胃?
1、太白穴
中医认为,太白穴控制着脾的运化能力,因此若是出现了脾虚导致的腹胀等问题时,可以经常按摩或者艾灸太白穴来补脾气
关于如何找太白穴方法也比较简单,首先,采用仰卧或者正座位平放足底,找到大脚拇指的边缘,然后沿着内侧边摸下去,第一个凹陷的位置,其实就是太白穴。
接下来使用拇指指腹,放在太白穴的穴位上,稍微用力按揉,感觉到有微微的酸痛为止,每一次按摩十分钟,每日两到三次,坚持一段时间,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也可以使用艾灸的方式,直接把艾柱放在距离太白穴三到五公分的位置处回旋,每日一到两次,每次保持二十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脏腑正中间,正好是人体正气与疾病的必争之地,从西医的角度分析,它和肝脏床位,脾脏,十二指肠等重要器官挂钩。
倘若脾胃虚弱的话,也可以对此穴位进行按摩或艾灸,便能起到降逆止呕以及改善胃疾的作用。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在外膝下三寸的位置,若是平时经常按摩此穴位,便可以起到调和血,补益脾胃以及驱邪防病的作用。
二、脾胃虚弱怎么办?
1、健康饮食,细嚼慢咽
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人群而言,平日里尽量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而且还要定时定量吃饭,少食多餐
切记不要站着或者边走路边吃饭,否则便会给肠胃带来负担,最好细嚼慢咽,便能有利于脾胃消化食物。
2、饭后散步
之所以在吃完饭就适量散步的原因是,多走路能够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运动,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腹部的肌肉,在散步的过程中会不停的收缩,相当于对整个胃部进行了按摩,从而达到提高消化能力的效果。
但千万不能在刚吃完饭之后立即散步,因为饭后胃里装满了食物,如果立刻运动,便可能使肠系膜受到牵拉,导致腹痛。
3、按摩腹部
我们还能够通过按摩来调节脾胃,先找到关元穴,大概在腹下三寸的位置,如果平日里经常按摩关元穴,便能壮腰肾强筋骨,并且还有助于气血顺畅,调节消化能力。
饮食生活的无规律,外邪入侵,体内寒气增加,胆汁减少,食物很难消化,并且胆汁逆行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 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继续上行对食管黏膜凭障也产生破坏,根 在胆
这些不良的表现有的明显些,有的隐藏的很深,不注意很难发现,其实胃不好的根之于胆,抽点时间到附近郊外采点灌南|苦菜,煮点苦菜红糖水,红糖煮好放入,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尽量不要熬夜,友情提醒一下,早饭不能不吃,该守的规矩还要守下去,这就是自然!
总的来说,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着按摩上文中提到的穴位,并且与此同时还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及吃完饭后适量的散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