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痴心妄想时,会讽刺他是在做梦。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贬义词。我国的历史上,却有一个极会“做梦”的人,堪称做梦的天才。
他品格高尚,忧国忧民,是思想先进的进步人士。在他身上,做梦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这个人叫陆士谔,既是一名医生,又是一名撒狗血的小说家,跨界跨出新高度。
后世的我们在说中国梦时,他就已经遥遥领先,做了一个准到可怕的中国梦。
陆士谔把这个梦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新中国》。
这本书刚问世不久,就喜提被鲁迅怒骂的成就,鲁迅斥责陆士谔是在胡说八道。
但是,一百年后的今天,陆士谔在书里说的预言,都一一应验。
那么,陆士谔在书里对中国做出了哪些预测?他的梦为什么那么精准?
陆士谔的中国梦
晚清时候的中国,大厦将倾,整个国家病入膏肓。清政府的无能,底层人民的软弱麻木,几乎成为社会的常态。
陆士谔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气数将尽的王朝里。
陆士谔出生于书香世家,上海人,家道中落,生活贫困,17岁就跟着名医唐纯斋学了医术,从此游走于上海滩,悬壶济世,开方救人。
起初,陆士谔没有什么名气,找他看病的不多,陆士谔要供弟妹上学,还要养活妻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赚点外快,陆士谔就开了一个租书铺,一边看书,一边写小说赚钱。他写小说不囿于特定的题材和形式,啥类型都写。
正儿八经的,比如严谨的医学著作,他就写了四十多本。
另外还有各种通俗小说,从社会写到历史,从科幻写到武侠,从言情小说写到黑幕小说,严肃与狗血齐飞,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全能型小说家。
放到今天,陆士谔大概就是读者最喜欢的那类作者。
不拖更不断更,挖坑必填,码字速度快,还高产,简直就是天选写小说圣体。
不过,成为名医之后,陆士谔赚到的钱多了,也就不怎么写小说了。他写的一百多本小说里,能流传于世的很少,被称为经典的更是不多。
《新中国》《新上海》《新水浒》等“新”系列的社会小说,就属于思想内容独特又出众的那一类。
我们要说的预言,其中一部分就是出自《新中国》。
《新中国》首次出版于1910年,是国内首次使用预言体、未来体这种叙事模式的小说。
它以主人公陆云翔的“梦”为载体,描绘了一个陆士谔想象中的理想世界。
陆士谔在书中写道,1951年,上海浦东会举办世界博览会。
到时候,上海会把地下挖空修隧道,里面亮着电灯,电车在隧道里风驰电掣。
与此同时,黄浦江上会建起一座大铁桥,另一端就落在浦东。
虽然时间上有点差错,但上海浦东真的举办了世博会,就在陆士谔提出预言后的第一百年!
而且,他说的隧道,就是我们今天坐的地铁,他说的大铁桥,不就有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的影子吗?
除了这些之外,陆士谔还做了其他的美梦,比如上海租界被收回,在马路上站岗的不再是英捕和印捕,裁判所的裁判官和律师皆为中国人,判案断案有法可依,公平公正。
南洋公学设立了26个专科,学生数万,欧洲、日本、美国都派了留学生来学习。
汉语将成为世界公文公语,工厂机器声隆隆,输出的产品比欧美大厂质量更好,全世界都在用中国货。
总而言之,在陆士谔的《新中国》里,他描绘出的理想世界独立自由,每个中国人都获得了尊严,中国成为令世界侧目的大国。
在积贫积弱的晚清和民国时期,陆士谔敢做这样的梦,可见他的勇气。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陆士谔在《新中国》中还提出:“差不多已行着社会主义了。”
众所周知,直到1922年,世界上才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而在这之前,陆士谔就已经笃定,中国会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是准到可怕了。
而且,你以为这就是陆士谔的全部预言了吗?非也。
在《新野叟曝言》这本书里,陆士谔指出我国人口激增,资源不足的矛盾,领先马寅初四十多年,提出了“计划生育”。
他还在书中写,中国人制造了载人飞舰,能把国人送到月球,还将国旗插到了月球的环形山山顶。
哦对了,陆士谔还给载人飞舰取了名字,就叫“醒狮号”。这样的内容,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鲁迅在看过《新中国》后,更是做出犀利评价:荒诞至极,胡说八道!
可是,看看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再看看成功升天的神舟系列飞船,你就说陆士谔的预言准不准吧?
那么,陆士谔到底是何方神人,能精准预言百年后的中国社会呢?
“神预言”背后的无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这方面来说,陆士谔的想象,一定是受了现实的影响。他一个学医的,不可能凭空产生这些奇思妙想。
事实上,陆士谔能写出这些“预言”,还真离不开几个人:他的弟弟妹妹。
陆士谔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弟陆守经先后赴日、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担任淞沪护军使秘书,开展反袁世凯的斗争。
二弟陆守坚,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大学,回国后成为张学良的秘书,后深耕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也是一个思想先进的栋梁之材。
小妹陆灵素,是一位女诗人,女界革命先驱者,素有才名,经常和陈独秀的妻子高君曼彻夜长谈。
陆士谔能知道“社会主义”,也是从陆灵素的渠道,看完了翻译成中文的《共产党宣言》。
看到这版《共产党宣言》的,除了陆士谔,还有陈独秀。
在弟弟妹妹的影响下,陆士谔经常接触民主与科学的进步刊物,已经成为一名进步人士。
面对社会动荡,列强环伺的现状,他就和其他的进步分子一样,渴望国家强大起来,渴望中国在世界上挺直腰板。
同时,他也相信这些革命人士,会创造一个光明璀璨的新中国。
可以说,那些预言是陆士谔的梦,也是当时所有中国人的梦。不仅仅是陆士谔,其他爱国文人感时忧国,也写了类似的预言。
比如,梁启超就曾在《新中国未来记》里,写到了上海博览会,设想是六十年后,也就是1962年。
吴趼人在1905年写的《新石头记》里,也写了在浦东举办的万国博览会。看得出来,他们对博览会有执念,因为这是中国强大起来的证明。
如今,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世博会,但最想看到它的那一批人,却留在了过去。
就如陆士谔在书里写的那样,中国成了世界工厂,载人飞船上了月球,世博会办得热热闹闹。
国力强盛,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欺负,再也不用担心洋人在我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
陆士谔,你看到了吗?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未来预言——新京报2020-01-19 16:33
2.陆士谔的百年世博梦——直新闻2021-07-30 10:2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