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砚斋
因为愚蠢。
愚蠢,是人类最稳定的资源。
金银会贬值,权力会更迭,潮流会褪色,但愚蠢,它从不枯竭。
你随便翻翻网络,总能找到它的最新样品。
好端端一部《红楼梦》,这么厚重的一部书,居然就有人能一本正经地喊:“林妹妹是被宝钗害死的!那碗燕窝就是毒的!”
这逻辑,只要不怕杀错人,全世界的疑难杂案三天就能破光。
我们来复盘一下他们的推理链条(如果有的话):
第一步,宝钗和黛玉是情敌;第二步,宝钗送燕窝给黛玉;第三步,黛玉后来死了;第四步,黛玉的死肯定是燕窝造成的。
倒也挺顺畅,比小学二年级的连线题还容易。
证据呢?没有。
常识呢?不需要。
愚蠢的妙处就在于,它能无比自信地填补所有空白。
有人说,这只是“读者爱屋及乌”。
呵呵,这话太客气了。
什么爱屋及乌?这明明是“愚蠢找借口”。
愚蠢的人从来不去理解宝钗的温厚,也懒得体会黛玉的孤高,他们只会把世界简化成敌我结构:黛玉是自己人,她必须是无辜的;宝钗是情敌,她必须是坏的。于是,只要宝钗递过来一碗燕窝,愚蠢的脑子立刻补全剧情:这碗一定下了毒。
更可笑的是,这种说法还能在一群“黛粉”里广泛流传,甚至成了某种“感动的证据”:看啊,林妹妹多惨,她是被害死的!她是纯洁无辜的受害者!
这已经不是读书,而是造神了。
这个行为,有个专用名词,叫“受害者叙事”:她们拒绝承认黛玉的悲剧来自环境、来自性格、来自家族衰亡,因为那样太沉重,太真实。她们宁可相信一个简单到愚蠢的阴谋论:宝钗下毒。这样,她们就不用思考悲剧的真正成因了。
无独有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也有个名字,叫确认偏误。意思是先决定结果,再去拼凑证据。某些黛粉早就决定:宝钗是坏的,黛玉是受害者。于是所有细节都得乖乖服务这个剧本。宝钗送燕窝?那就是投毒。宝钗劝宝玉读书?那就是心机。宝钗一句温厚的话?呵,那是虚伪。
愚蠢的力量,就是能把所有证据扭曲到符合自己期待的位置。
最后当然还是要回到逻辑学,也就是典型的因果倒置。
黛玉死了,宝钗送过燕窝,于是得出结论:黛玉是被燕窝害死的。
这就像有人说“下雨了,我带了伞,所以是伞导致下雨”一样。
可偏偏,这种推理最容易让愚蠢者心满意足,因为它简单,爽快,还能迅速找到“凶手”。
事实上,这样的推断更是在侮辱林黛玉本人。
曹雪芹写黛玉,是写她的敏感、才情、孤傲,写她在一个衰败家族里的无力挣扎。她的悲剧,是性格与命运的合力,根本不需要外部阴谋来推动。
非要拉一个“毒燕窝”出来,反而把黛玉塑造成了一个毫无主体性的受害者——一只小白兔,被坏女人毒死了。
这种脑补,才对黛玉的极度贬低。
愚蠢有时候显得挺“可爱”的,挺“萌”的。
它能自我感动,还能自我繁殖。
一旦有人起头说“这碗燕窝有毒”,立马就有人接话:“对对对,我也早看出来了!”再来个所谓“考据”,随便翻出几句脂批,硬往里套,就能写成一篇“震惊!宝钗居然如此狠毒”的长文。
这就是最糟糕的地方,因为愚蠢在群体里扩散,速度比真相快十倍。
真相是复杂的,难懂的;愚蠢是简单的,爽快的。
于是,愚蠢赢。
复杂的《红楼梦》,原本讲的是世族兴衰的大网,可在愚蠢者的手里,被剪成了一根线:宝钗害黛玉。
文学的厚度,瞬间被削成漫画。
愚蠢,就像一个剁肉机,把丰盛的佳肴全部绞碎,最后端上桌:看,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红楼梦》!
更荒唐的是,愚蠢还能带来道德上的快感。
因为在这种叙事里,自己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我们是在替林姑娘鸣不平,我们是在揭露坏女人的阴谋。
实际上呢?他们不过是在重复最古老的谣言机制:先造一个坏人,再造一个阴谋,最后把一切复杂的现实丢进阴谋的黑洞里。
这里没有正义,只有懒惰。
说到底,愚蠢的最大问题不是愚蠢本身,而是它那副“义正辞严”的嘴脸。它会义正言辞又故作神秘地告诉你“我看透了真相,只是你们不敢承认”。
而愚蠢者永远是最自信的。越是没证据,越是拍胸脯。于是,燕窝有毒,就成了铁律。谁要是质疑,反而会被骂成“洗白宝钗”。
这一点都不可笑,它甚至有点危险。
因为一旦这种思维习惯普及,任何复杂问题都会被扭成“阴谋”。
一个人的病,不是环境,不是习惯,而是“有人害你”;
一个国家的困境,不是结构,不是历史,而是“敌人在暗算”。
这种愚蠢,才是最可怕的毒药。
所以,为什么会有人相信“宝钗送毒燕窝”?
答案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愚蠢需要答案,而答案必须简单。
愚蠢不懂复杂,不爱怀疑,不肯承认偶然与必然的交织。它要的,只是一个能立刻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黛玉的悲剧,本是写给聪明人看的。愚蠢却要把它简化成“坏女人下毒”。
这不是理解,这是亵渎。
愚蠢剥夺了文学的厚度,把千古悲剧扭成小学生的算数题。
愚蠢自以为在揭示真相,其实只是在造谣。
当然,话说回来,言说是一种权利,愚蠢也是。
人们有权在《红楼梦》里看见自己想看的故事,有权自我感动,自然也有权愚蠢。
问题只在于,我们是选择停留在愚蠢的快感里,还是愿意走向复杂的真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