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点,张阿姨坐在床边,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最近这几个月,她总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有时洗澡时会发现内裤上莫名的血迹,偶尔还会觉得下腹隐隐作痛。可她总安慰自己,“年纪大了,这是女人常见的小毛病”,忙完一天的家事,工作家庭两头跑,哪有时间管这些“小问题”?直到一次体检后,医生的话让她大吃一惊:“阿姨,这不是普通炎症,您需要进一步筛查宫颈病变。”张阿姨难以置信:“平时身体很好,怎么会突然有大毛病呢?”
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女性不在少数。宫颈癌并不会突然降临,大部分是因为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被长期忽视,才一步步“拖”成了癌。据国家疾控局2024年数据显示,约86%的宫颈癌患者在确诊之前,早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异常症状,但因为对健康信号掉以轻心或自作聪明地“忍忍就过去”,结果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黄金时期。
令人心痛的是,全球2022年就有超66万女性新发宫颈癌,35万人因此离世,超一半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正是因为筛查不及时和信号被忽视。你以为“没什么事,拖一拖不会坏”?其实,这正是宫颈癌的可怕之处:不是它藏得深,而是我们习惯性地视而不见。身体的很多小异常,并不是“小毛病”,很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暗号”。哪5种信号不能拖?超过七成宫颈癌女性最初都曾碰到!如果你也有类似状况,一定要认真看下去,健康或许就藏在下一个细节里……
可能很多女性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不错,偶尔白带异常、点滴出血、腰腹小痛不过是“劳累”“天热”或者“内分泌紊乱”。可研究发现,99%的宫颈癌病例都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有关,而这种病变的出现,往往会通过身体异常提前“预警”。
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为35-55岁,但近年有越发年轻化趋势,甚至有23岁的女性被确诊,其根本原因在于“拖、忍、等”。有性行为的女性一生中大约有80%曾感染HPV,而大部分靠自身免疫系统可自行清除,但持续感染,特别是HPV16、18等高危型,几年下来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甚至癌症。
很多女性把绝经期后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异常等症状误当成普通妇科炎症,长时间“扛一扛”,等拖到明显疼痛、难忍异常、身体虚弱才就医,为时已晚。
据2025年最新版肿瘤防治核心知识,早发现可让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超90%,但晚发现,生存率骤降。这正是拖出来的“病”让人痛心之处。
权威数据显示,宫颈癌早期其实有充分的“反悔机会”,医生反复提醒:只要出现以下5种异常,千万别再拖,及时筛查与干预能极大提升治愈率!
接触性出血这是最典型、最早期的“危险警号”。约80%宫颈癌患者曾出现性交后、妇检或用力排便时阴道流血。尤其中老年女性绝经后“再来月经”,无论量多量少都要警惕。很多人误以为是“小问题”,实际上这是癌细胞侵蚀宫颈微小血管,一“碰”就出血——绝不能忽视。
不规则阴道出血包括经期之外的异常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量突然变化甚至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数据显示,超七成宫颈癌患者是从这些异常开始。年轻女性也不可大意,经期紊乱若持续多月,需警觉。
白带异常或分泌物增多正常白带应为透明略带黏稠感。若出现黄色、绿色、异味,或夹杂血丝的异常分泌物,尤其伴持续性刺鼻味道和明显增多,就是宫颈癌的“暗语”。85%以上患者在病变时会有此表现。很多人误以为是普通炎症或阴道感染,实际往往就是癌前“求救信号”。
小腹、腰骶或下肢疼痛宫颈癌中晚期时,癌组织会牵拉到盆腔、腰部、髋部及大腿,小腹持续隐痛、坠胀,这类症状常被误会为女性“月事前综合征”或劳累所致。尤其伴有排便、性交时加剧的疼痛及下腹恶心,不容轻视。
宫颈糜烂或溃疡反复不愈重度“宫颈糜烂”容易被忽略,多数为慢性炎症;但若反复出血、创面溃烂且长时间难愈合,极有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的外在表现。此时即便化验结果为轻度炎症,也要查明根源。
这些信号出现在身体时,并非“气候变化”或“更年期正常反应”,而是宫颈在向你呼救!
宫颈癌并不是“治不好的大病”,只要及早筛查与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最怕的,是我们一再忽视、把预告信号当成“小问题”。如何做,才是真正有效保护自己?
定期筛查高危HPV和宫颈细胞学(TCT)21岁以上有性生活女性,建议每3年做一次宫颈TCT检查;30岁以后,最好每年TCT+HPV联合筛查。超过65岁、连续两次结果均为阴性的女性才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宫颈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测是国际通用的宫颈癌预警组合。
完成HPV疫苗接种“加双保险”HPV二价、四价、九价疫苗都可以在9-45岁女性中接种,其中9-14岁女性免疫效果最佳,不同价型均能有效覆盖70%以上的高危HPV感染。但疫苗无法防住全部宫颈癌,仍需定期筛查,不可放松。
保持健康性行为习惯减少性伴侣数量、养成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最大程度降低HPV感染与交叉感染几率。过早性生活、频繁更换伴侣、性生活不洁,宫颈癌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拒绝“拖一拖”,身体异常早就医只要出现“阴道不明出血”“分泌物异常”“反复腹痛”及“绝经后又来月经”等情况,无论年龄、无论平时体检有无异常,都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妇科门诊检查,不可自诊自疗更不可听信偏方。
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多吃蔬果烟草可损害宫颈细胞DNA结构,降低免疫力,吸烟女性宫颈癌发病风险提升约1.5-2倍。多吃蔬果、保证充足营养和规律作息,也是延缓癌变、助力早期自愈的关键。
医生提醒:宫颈病变不是“女性专利”,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多次分娩或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更需警觉。
“疾病可怕,有时不在来得快,而是在我们一再拖延后突然爆发。”很多女性“拖”进了晚期,却未必知道,只需定期筛查和及时就诊,宫颈癌其实是“病因明确、完全可治愈的癌症”。拖一天,风险就多一分。及时处理,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每个女性,都值得拥有无忧自由的人生和从容选择的健康。今天起,如果你或家人发现文章提到的5个异常信号,别再犹豫、别再忍耐——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检查、科学干预,宫颈健康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