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曼谷的气氛突然就紧张起来了,街上、网上大家都在聊同一件事:新总理到底是谁?为泰党会不会去当反对派?他信父女为啥突然飞出国了?消息一大堆,但理理线索也不难搞明白。
有人说,这不过是泰国政治又换了个人,过几个月指不定还得折腾。可这次真不一样,好几件关键事儿凑一块儿,节奏快得很,释放的信号也明明白白:权力要重新洗牌了,谁能把局面稳住,谁就能撑到下一轮选举。
9月5号那天,泰国下议院专门开会投票选总理,阿努廷拿到了超过一半的支持票,正式成了泰国第32任总理。有的报道说他拿了311票,也有统计说他早就稳拿280多席的支持。不管具体是哪个数,意思都一样——够线了,这事儿算尘埃落定了。
他能赢,关键是人民党突然倒向了他。人民党是下议院里得票最多的党派,之前大家都以为他们会接着和为泰党磨合合作,结果人家突然宣布支持阿努廷。这一转身,整个政治格局立马就变了。为泰党推出的候选人猜卡森,只能拿到没多少的票数,基本没什么胜算。
那人民党为啥要这么干呢?他们公开说的理由很直接:就是为了推进修宪公投,赶紧重新举行大选。而且具体的承诺也摆出来了——四个月内解散国会,让老百姓用选票决定最终结果。听着像是一次“技术性合作”:你先当阵子过渡总理,把局面稳住,把该走的程序走完,到时间了就把权力交还给选举。
这种安排其实不算新鲜,但双方信任的基础可不牢固。人民党的支持者本来就要求改革,尤其在“王室法”“上议院”这些敏感问题上,立场特别强硬。现在他们去支持一个被认为偏保守的总理,自然有人不满意。所以人民党才给出了“四个月”这个时间表当安抚:就四个月,多一天都不行。
这也能解释为啥新政府从第一天起,就被贴上了“短命内阁”的标签——很多重大政策只能先搭个架子,真要定下来,还得等下一次选举之后。
另一边,为泰党是完完全全从执政的位置上下来了。虽说在议会里的席位还在,但手里的行政资源没了。党内的反应也挺复杂,有人觉得委屈不服,也有人主张冷静下来,换个角色继续干。
外界也在问:为泰党会不会变成反对派啊?看现在的走向,大概率就是这样了。与其在新内阁里做个边缘角色,不如退一步,把“炮口”对准新政府,盯着他们的预算怎么花、项目怎么推进,还有该担的责任有没有落实。
对为泰党来说,短期丢了权力,不一定就丢了民心。过去一年,为泰党为了能执政,跟保守派做了不少妥协,基层支持者的情绪一直压着没释放。现在位置换了,反而能把立场说得更强硬,把要坚持的理念举得更高。用这段时间把口碑找回来,等四个月后的选举,再好好拼一把——这其实是条挺现实的路。
再说说他信和佩通坦,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飞出国?他们公开说的是去体检、探望朋友,而且会按时回国应诉。律师也说得很明白:法院没限制他们出境,手续都齐全,还约好了回来出庭的时间。
有人说他们是在避风头,也有人说就是正常安排。其实看看时间点就清楚了:9月5号是总理投票,9月9号他信有庭审,这中间正好是权力交接的空窗期。他们离开,不是躲起来不见了,而是为了给局势降温——把个人从舆论风口上挪开,先让程序正常走,让各方先把位置坐稳。
这种处理方式在泰国政局里很常见,也挺管用的。等局势稳定了,再看怎么回到政治舞台上。不管外界怎么猜,至少有一点很明确:他们没必要“流亡”。他信好不容易才回国,佩通坦也没涉及刑事问题,说他们这时候“跑路”,根本站不住脚。
回过头来聊聊阿努廷,很多中国读者对他应该不陌生。他有华裔背景,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挺友好,不管是旅游合作、铁路建设,还是经贸往来、治安协作,都释放过积极信号。之前他在卫生、内政这些岗位上,也做了不少实事。
可现在当了总理,要面对的难题一点没比以前少。毕竟是过渡内阁,权力有限,能推行政策的空间也不大,和其他党派的联盟随时可能松动,还得看军方和法院的风向。
他要稳住局面,有两件事必须做好:一是兑现和人民党的约定,把修宪公投的程序推进下去;二是抓好经济和治安,给老百姓一个“能用、管用”的交代。
泰国今年经济增长压力不小,通胀高,外资都在观望不敢动,边境纠纷的影响还没过去,电诈和治安问题也得赶紧解决。这几件事里,只要有一件拖了后腿,舆论肯定会翻脸。
那军方是什么态度呢?大家心里都有数,泰国军队在政治里的分量,根本不用多说。不管谁执政,都得跟军方好好打交道——这既包括人事安排,也涉及到军方的预算和装备采购。
在对外关系上,新政府肯定会更注重平衡。对中国这边,中泰铁路、跨境物流、旅游恢复、农产品出口、打击电诈,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对美国和它的盟友,人家也会盯着泰国在地区安全、联合军演、执法合作、供应链安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
现在新总理已经上台,四个月的倒计时也开始了。人民党把宝押在修宪和重选上,为泰党准备转身当反对派,军方和法院稳住基本盘,商业财团盯着局势变化,普通老百姓就盼着生活别再折腾。
谁都知道,这不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不是一次彻底的翻盘,更像是一次“分散风险”的安排:让新政府承担“开路”的责任,让反对派拿到“监督”的角色,让敏感问题回到制度程序里解决,让个人暂时退出风口浪尖。
这套组合拳对谁最有利?对“稳定”最有利。短期看,能让市场不恐慌,让国外的观察者别太悲观;中期看,给了各方一个缓冲的时间;长期看,要不要推进结构性的改变,还得等下一轮选举之后再定。
那为泰党接下来该怎么走?首先得把自己的旗帜举稳,路线讲清楚,把内部组织重新整顺。用更明确的立场,和人民党竞争“改革”的话语权;用更务实的监督行动,赢得城市选民的支持;用更熟悉的基层动员方式,稳住农村的票仓。
光有口号不行,还得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有激情也不够,还得有具体的方案。过去为泰党最擅长的是民生议题,现在得补上“制度改革”这一课。如果能把民生和制度绑在一起说,效果会更好。
他信和佩通坦的选择,一直被大家放大解读。有人就爱看“热闹剧情”,但这次更像是一场“稳稳的淡出”——不争着说话,不抢镜头,不给对手留下攻击的把柄。
谁能做到这些,谁就能在下一次选举里拿到更大的空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其实很简单:物价能不能稳一点?治安能不能好一点?旅游能不能恢复?工作机会能不能多一点?新政府要是能在这几件事上拿出成绩,就算只是过渡政府,也值了。
这次泰国政局的变化,看着突然,其实早就在酝酿了。为泰党和保守派的拉扯、人民党对改革路线的坚持、军方和法院的操作空间、商业财团对预期的把控,这些因素叠在一起,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现在新总理已经亮相,舞台搭好了,灯光也亮了,观众也坐好了——该上台的上台,该退场的退场。四个月之后,答案会更清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