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熬到天亮完工,工地头子:不合格不发工资,领导来我抡铁锹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化处理,旨在反映当代基层劳动者的真实生存状态。

"你们这帮废物!这点活都干不好!"

"头儿,我们已经连续干了三十六个小时..."

"闭嘴!明天市里领导要来检查,你们给我重新来!"

工地上传来争吵声,几十个满身泥土的工人围在一起,眼神中透着疲惫和愤怒。夜色中,挖掘机的轰鸣声还在继续,刺眼的工地灯把每个人的脸照得苍白。

老陈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挥舞着安全帽,脸涨得通红。工人们默默看着他,拳头紧握,谁也不说话。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01

东城区的这片工地,原本是一个老旧的居民区。三个月前,政府启动了城市更新项目,要在这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五千万,工期只有半年,时间紧得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老陈是这个工地的包工头,四十八岁,河南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他皮肤黝黑,额头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说话声音洪亮,走路带风。在工地上,他就是绝对的权威。

"老陈这人,脾气不好,但活儿干得漂亮。"这是圈内人对他的评价。他手下有六十多个工人,大部分都是老乡,跟着他南征北战好多年了。

老李是工人中的头号人物,今年五十二岁,干建筑活已经三十年。他话不多,但在工人中很有威望。大家遇到事情,都愿意找他商量。

小王才二十八岁,是队伍里年纪最小的,也是最能吃苦的。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老婆在家带孩子,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肩膀上。

"这个项目必须按时完工。"老陈在开工动员会上说,"市里领导亲自过问,容不得半点马虎。"

工地位于市中心,周围都是居民楼和商铺。施工噪音不能太大,只能在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正常施工八小时,晚上再干六个小时,工人们每天要干十四个小时。

"累是累点,但工资高啊。"小王安慰自己,"一个月能挣八千,比在老家强多了。"

工程分为地基开挖、主体施工、装修三个阶段。地基开挖最累,要把整个地下室挖出来,深度接近十米。每天都有几十车土方要运出去,工人们轮班作业,挖掘机昼夜不停。

老陈每天都要到现场巡视好几遍,检查施工质量,督促进度。他对工人很严厉,发现问题立刻就骂,毫不客气。

"干活就要有干活的样子!"这是他的口头禅。

工人们对他又敬又怕。敬的是他确实有本事,跟着他能按时拿到工资;怕的是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

"老陈虽然凶,但人还是讲义气的。"老李私下里对大家说,"只要活儿干好了,他不会亏待咱们。"

工地上的生活很单调。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干活。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继续干到晚上六点。吃完晚饭,又要干到半夜十二点才能休息。

住的地方是工地旁边搭建的临时板房,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只有基本的床铺和储物柜。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条件很艰苦。

"出来讨生活,哪有那么多讲究。"老李总是这样劝慰年轻的工人们。

工地食堂的伙食也很简单,白菜豆腐,土豆萝卜,很少见到肉。厨师老张是老陈的表弟,人挺厚道,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伙食标准就那么点钱,做不出什么好菜来。

"等这个项目干完,请大家去饭店好好吃一顿。"老陈偶尔也会这样承诺。



工人们大多数都有家庭,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房贷要还,生活压力很大。每个月的工资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容不得半点闪失。

小王的老婆经常打电话催工资,"孩子的学费还没交呢,你什么时候能拿到钱?"

"快了,快了,这个月底就发。"小王总是这样回答,但心里也没底。

工地上的安全隐患不少。高空作业没有防护网,有些工人为了图方便,不愿意系安全带。电线拉得到处都是,下雨天特别危险。

老陈虽然脾气不好,但对安全还是很重视的。"命只有一条,丢了就什么都没了。"他经常这样提醒工人们。

去年在另一个工地,有个工人从三楼摔下来,当场就没了。那个工人也有老婆孩子,家里一下子就垮了。这件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安全第一,挣钱第二。"这是所有建筑工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被繁重的工作压力所冲淡。

项目进行到第二个月的时候,上级开始频繁检查。每次检查前,老陈都会提前通知工人们,要求大家把现场整理干净,穿好安全装备,表现得专业一些。

"领导来了,大家都精神点。"老陈总是这样交代。

检查通常都能顺利通过,但每次检查后,老陈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他知道上面的压力很大,这个项目不能有任何闪失。

工期过半的时候,进度开始有些滞后。连续几天的大雨,影响了施工进度。老陈开始加大工作强度,要求工人们延长工作时间。

"必须把进度赶上来。"他在工人大会上说,"不然大家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工人们没有选择,只能咬牙坚持。每天的工作时间从十四小时延长到十六小时,身体已经快到极限了。



02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工人们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老李的腰疼得直不起来,小王的手上起了很多水泡,还有几个工人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

"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完工了。"老陈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也很清楚工人们的辛苦。

工地上的灯光彻夜通明,挖掘机的轰鸣声从来没有停过。附近的居民开始投诉,说噪音太大,影响休息。

老陈只能跟居民们好说歹说,承诺尽快完工,减少对大家的影响。同时,他也要求工人们尽量降低噪音,能用人工完成的就不用机械。

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还有十天就要完工了。这时候,上级突然通知,市里的领导要提前来检查,时间改到了三天后。

"怎么突然提前了?"老陈有些慌乱,三天时间根本不够完成剩余的工作量。

他连夜召集所有工人开会,宣布了这个消息。工人们面面相觑,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三天,我们必须完成所有工作。"老陈的声音有些沙哑,"这是死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从那天晚上开始,工地上就没有停过工。工人们轮班作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困了就在工地上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干粮。

老李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个小时,眼睛布满血丝,但还在坚持。"年轻的时候能干三天三夜不睡觉,现在老了,真的不行了。"

小王的情况也很糟糕,手上的水泡破了好几个,血和泥土混在一起,看起来很可怕。"疼是疼,但不能停,停了就前功尽弃了。"



工地食堂也改成了二十四小时供应,老张和几个帮厨轮班做饭,保证工人们随时能吃到热饭。

"这些兄弟们太不容易了。"老张看着疲惫不堪的工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夜里,有个工人突然晕倒了,被紧急送到医院。医生说是过度疲劳导致的,需要休息几天。

老陈亲自去医院看望,承诺会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兄弟,你好好养病,工钱一分不少。"

但工地上的工作不能停,剩下的工人只能更加拼命。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任何人都不能掉链子。

第三天凌晨,天空开始泛白,工人们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有些人走路都在摇摆,但手上的活儿还在继续。

老陈也没有休息,一直在现场指挥。他的嗓子已经喊哑了,但还在不停地鼓励工人们。

"快了,快了,再坚持一下就完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破锣。

太阳升起来了,工地上的最后一车土方终于运走了。工人们瘫坐在地上,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老李用颤抖的手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三十年了,没干过这么累的活儿。"

小王躺在地上,看着天空中的白云,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终于完了,终于完了。"

其他工人也都累得说不出话来,只是静静地躺着,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老陈看着完工的工地,心里五味杂陈。工程质量确实不错,但工人们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大家都辛苦了。"他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工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工地上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不太整齐,但很真诚。

03

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老陈开始检查工程质量。他拿着尺子和记录本,仔细测量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工人们坐在一旁休息,看着老陈忙碌的身影。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质量不合格,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老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发现了好几个问题:地面不够平整,墙角有些地方不够垂直,排水管道的坡度也有偏差。

"这怎么回事?"他指着地面上的一个凹陷,声音开始发颤。

老李赶紧过来查看,"可能是最后赶工的时候没注意到。"

"没注意到?"老陈的火气上来了,"这种低级错误怎么能犯?"

其他工人也围了过来,看到那些问题,心里都凉了半截。大家这么拼命,结果还是出了问题。



"现在怎么办?"小王问道,声音里带着颤抖。

老陈没有回答,继续检查其他地方。越查问题越多,墙面有裂缝,地砖有空鼓,电线布置也不够规范。

"你们看看,这叫什么质量?"老陈把记录本重重地摔在地上,"三十六个小时白干了!"

工人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家都知道,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施工,确实容易出问题。

"领导明天就要来检查,你们让我怎么交代?"老陈的声音越来越大,"这样的质量,我怎么敢让领导看?"

老李试图为大家辩解,"老陈,大家都已经尽力了,要不我们再修补一下?"

"修补?"老陈冷笑一声,"这些问题不是修补能解决的,必须重新来!"

工人们面面相觑,重新来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刚刚才完工,现在又要重新开始,身体根本吃不消。

"老陈,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老李的语气带着恳求,"大家真的已经到极限了。"

"通融?"老陈的脸涨得通红,"质量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没有通融的余地!"

他指着工人们,一个一个地数落,"你们这样的工作态度,还想拿工资?"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工人们心中的怒火。大家这么拼命地干活,结果还要被质疑工作态度。

"我们的工作态度?"小王第一个站了起来,"我们连续干了三十六个小时,你说我们工作态度不好?"

其他工人也开始议论纷纷,怨气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就是,我们累成这样,你还说我们态度不好!"

"三十六个小时不睡觉,换了谁都会出问题!"

"这种工期本来就不合理!"

老陈看到工人们的反应,更加愤怒了,"你们还有理了?质量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我说了算!"

"那你说怎么办?"老李站了起来,声音很冷静,但眼神里透着坚决。

"重新干!"老陈毫不犹豫地说,"不合格的地方全部推倒重来!"

"重新干可以,但是要加钱。"小王也站了起来,"我们已经按照合同完成了工作,质量问题不是我们一个人的责任。"

"加钱?"老陈冷笑,"质量不合格还想加钱?做梦!"

工人们的情绪彻底激动了,大家纷纷站起来,围着老陈理论。

"凭什么不给钱?"

"我们的工作量已经超了!"

"你这是剥削!"

老陈被工人们围在中间,但毫不示弱,"就凭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合格就不发工资,这是规矩!"

双方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火药味越来越浓。就在这时,老陈的电话响了。

他接起电话,脸色立刻变了,"什么?明天?不是后天吗?"

电话里传来急促的声音,老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挂了电话,他看着工人们,声音有些颤抖,"市里领导明天上午就来检查,不是后天了。"

工地上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早晨,检查的日子到了。

天刚亮,工地上就开始忙碌起来。老陈早早地来到现场,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

工人们也陆续到了,但和往常不同,今天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昨天的争吵还没有结果,质量问题也没有解决,领导马上就要来检查了。

老李默默地走向工具房,其他工人看到了,也跟了过去。小王、老张,还有其他几十个工人,都朝工具房走去。



老陈注意到了工人们的动向,心里突然有些不安。

工具房里堆放着各种施工工具,铁锹、锤子、扳手、电钻,应有尽有。老李推开门,径直走向角落里的那排大铁锹。

其他工人紧随其后,每个人都拿起了一把大铁锹。

沉重的铁锹在他们手中显得格外刺眼,太阳光照在铁锹面上,反射出冷冷的金属光泽。

老陈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知道工人们对昨天的事情很愤怒,但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

几十个工人,每人手里都握着一把大铁锹,排成一排站在工地上。他们的眼神很平静,但那种平静中透着一种让人心悸的坚决。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市领导的车队已经出现在视线范围内。

老陈的额头开始冒汗,他看看手持铁锹的工人们,又看看越来越近的车队,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但没人知道,这些握着铁锹的工人们,接下来究竟要做什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