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门那天送岳父20瓶茅台,他们回赠一箱泡面,半年后发现不是泡面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志强,这是给你们的回礼。"岳父李国华从里屋搬出一个印着"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纸箱子。

我接过沉甸甸的箱子,强装笑容:"爸,您太客气了。"

心里却在翻腾:我刚送了20瓶飞天茅台,价值36000元,他回我一箱泡面?

妻子雅婷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尴尬地解释:"志强,我爸可能觉得泡面比较实用..."

"没事的,心意最重要。"我的声音听起来比我预想的更加生硬。

那时候的我绝对想不到,半年后打开这个箱子时,会彻底改变我对岳父的认知,也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

01

2018年10月的一个周三上午,我和雅婷刚刚举办完婚礼。

按照传统习俗,新婚第三天要回娘家,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以女婿的身份登门拜访。

我站在市中心最高档的烟酒专卖店里,仔细挑选着回门礼品。

"老板,给我来20瓶53度飞天茅台,要包装精美的那种。"我指着货架上摆放整齐的茅台酒。

店老板热情地迎上来:"先生您真有眼光,这批茅台都是2015年的陈酿,现在市场价一瓶1800,20瓶总共36000元。"



我的心脏漏跳了一拍,36000元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

作为一名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我年薪50万,但这笔钱几乎是我两个月的工资。

"没问题,刷卡。"我故作轻松地掏出银行卡。

朋友陈东正好路过,看到我在买茅台,走了过来。

"志强,你这也太用心了吧?20瓶茅台,我当初回门才送了两瓶五粮液。"陈东调侃道。

"雅婷是我娶到的最好的女人,她值得我这样做。"我认真地回答。

内心深处,我确实想给岳父岳母留下一个好印象。

毕竟第一次见面很重要,我不能让他们觉得女儿嫁错了人。

店员仔细地将每瓶茅台用丝绸包装,然后装进精美的红木礼盒中。

20个礼盒摆在一起,看起来相当壮观。

"先生,您需要我们帮您送到车上吗?"店员贴心地询问。

"不用了,我自己来。"我一趟趟地将礼盒搬到车上。

开车前往雅婷的老家县城,路程大约两个小时。

雅婷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后座满满当当的茅台礼盒,脸上有些担忧。

"志强,我爸妈生活比较朴素,你别介意啊。"她轻声说道。

"怎么会?朴素好,说明他们品格高尚。"我满不在乎地回答。

"我爸就是个退休电工,我妈是纺织厂的工人,家里条件一般。"

"雅婷,你不用担心,我不是那种势利眼的人。"

我握了握她的手,试图安慰她的紧张情绪。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国道向县城方向行驶。

秋天的景色很美,两旁的树木叶子已经开始泛黄。

"我爸平时话不多,但人很好,你别觉得他冷淡。"雅婷继续介绍着父亲的性格。

"我妈比较健谈,会准备很多菜招待你。"

"听起来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我专心开车,偶尔回应她的话。

车窗外的风景从繁华的都市渐渐变成了田野和村庄。

我开始想象岳父岳母的样子,想象他们的家是什么样的。

在我的印象中,退休电工应该是个朴实憨厚的老人。

纺织女工则是那种勤劳善良的家庭主妇。

这样的组合让我觉得很温馨,也很有安全感。

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县城。

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县城,街道不宽,建筑也比较老旧。

雅婷指引着我开到一个老式的居民小区。

"就是这里,我家在六楼。"她指着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住宅楼。

我将车停在楼下,开始从后备箱搬茅台礼盒。

20箱茅台分量不轻,我来回跑了几趟才全部搬到楼下。

"志强,这么多礼品,我帮你一起拿吧。"雅婷看我累得满头大汗。

"不用,我自己来。"我坚持要一个人完成这个任务。

爬六层楼确实很累,每一层我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到了六楼,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水浸湿了衬衫。

02

雅婷按响了门铃,里面传来脚步声。

门开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老人出现在门口。

这就是我的岳父李国华,58岁,头发花白,脸上有着岁月留下的沟壑。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上是一双老式布鞋。

"爸,这是志强。"雅婷介绍我们认识。

"爸,这是志强给您带的礼品。"她指着我身后堆积如山的茅台礼盒。



李国华看了看那些精美的包装盒,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太破费了,以后不用买这么贵的东西。"他淡淡地说道。

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是高兴还是不悦。

"应该的,爸。"我连忙回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进来坐吧,外面凉。"李国华侧身让我们进屋。

我跟着雅婷走进了这个我未来将要经常造访的家。

房子不大,大约80平米的两居室,装修很简单。

客厅里的沙发是十年前的款式,深蓝色的人造革已经有些褪色。

电视是32寸的老式液晶,放在一个简陋的电视柜上。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看起来是手工绘制的,但我看不懂好坏。

整个房间给人的感觉就是朴素、整洁,但确实谈不上富裕。

"志强来了,快坐快坐。"岳母王秀英从厨房里走出来。

她是个典型的北方女人,身材偏胖,脸上总是带着善意的笑容。

"阿姨好。"我恭敬地打招呼。

"别客气,就跟在自己家一样。"王秀英热情地招呼我坐下。

"我去给你们倒茶,志强你喝什么茶?"

"什么都行,阿姨,您别忙活了。"

"不忙不忙,难得志强来一次。"

她转身去厨房准备茶水,李国华则开始将我带来的茅台搬进里屋。

"爸,我来帮您。"我起身想要帮忙。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他摆摆手,拒绝了我的帮助。

我坐在沙发上,仔细观察着这个家。

除了朴素之外,我还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书卷气息。

那些挂在墙上的字画虽然我看不懂,但确实给房间增添了一些文化氛围。

茶几上放着几本关于书法和绘画的书籍,看起来经常被翻阅。

"志强,你平时喜欢喝茶吗?"王秀英端着茶盘走出来。

"喜欢,特别是绿茶。"我接过茶杯,"谢谢阿姨。"

"这是我们县里的特产,你尝尝看。"

茶水的味道确实不错,清香甘甜。

李国华搬完茅台后回到客厅,坐在我对面的单人沙发上。

"志强,听雅婷说你在建筑公司工作?"他开口询问我的情况。

"是的,爸,我是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商业地产项目。"

"建筑行业现在怎么样?"

"还可以,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公司的业务比较稳定。"

我试图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事业成就。

"年收入大概能有多少?"

"税后差不多50万左右。"我如实回答。

李国华点点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或者欣喜。

"工作稳定就好,能养活一家人就行。"

他的反应让我有些意外,一般人听到50万的年薪都会有些反应。

但他表现得很平静,仿佛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很普通。

"志强人很踏实,工作也认真负责。"雅婷在一旁为我说好话。

"那就好,雅婷交给你,我们也放心了。"王秀英笑着说道。

03

中午时分,王秀英开始准备午饭。

"志强,你有什么忌口的吗?"她在厨房里大声询问。

"没有,阿姨,我什么都吃。"

"那好,我多做几个菜。"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香味,让我不禁期待起这顿饭来。

李国华起身去书房拿了一本书,是关于建筑设计的专业书籍。

"你看看这本书,我觉得里面的观点很有意思。"

我接过书翻看了几页,确实是很专业的内容。

"爸,您对建筑也有研究?"



"年轻时候接触过一些,现在退休了,偶尔看看书打发时间。"

他的回答很谦虚,但我能感觉到他对这个领域确实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聊了一会儿建筑设计的话题,他的见解让我颇为惊讶。

一个退休电工,对建筑设计居然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开饭了!"王秀英在厨房里招呼我们。

我们移步到餐厅,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道菜。

白菜炖豆腐、酸辣土豆丝、西红柿鸡蛋汤,还有一盘红烧肉。

菜品很简单,但看起来很香,也很有家常的味道。

"志强,别嫌弃啊,家里条件有限,做不了什么好菜。"王秀英有些不好意思。

"阿姨您太客气了,这些菜看起来就很香,肯定很好吃。"

我夹了一口白菜炖豆腐,味道确实不错。

"阿姨的手艺很好,比我在外面吃的都香。"

"你喜欢吃就好,以后常来家里,阿姨给你做。"

吃饭的过程中,李国华话不多,偶尔问一些关于我家庭的情况。

"你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爸是公务员,现在退休了。我妈是中学老师。"

"都是很好的职业,家庭教育应该很好。"

"还行吧,从小他们对我要求比较严格。"

"严格是对的,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多一些磨练。"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长者的智慧,让我感到很有分量。

饭后,我主动要求帮忙洗碗,但被王秀英坚决拒绝了。

"志强你是客人,哪能让你洗碗?雅婷,你陪志强聊天,我来收拾。"

我和雅婷坐在客厅里,李国华则回到书房继续看书。

"志强,我爸平时就是这样,话不多,但人很好。"雅婷小声解释道。

"我能看出来,爸是个很有内涵的人。"

"他年轻时候很喜欢读书,现在退休了更是每天都在看。"

"难怪,我觉得他的知识面很广。"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准备回城里。

临走前,李国华神神秘秘地从里屋搬出来一个纸箱子。

箱子不大,大约40厘米见方,上面印着"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字样。

"志强,这是给你们的回礼。"他将箱子递给我。

我接过箱子,感觉沉甸甸的,分量不轻。

"爸,您太客气了,不用准备回礼的。"

"应该的,你们带了这么多东西来,我们总得表示一下。"

我强装笑容接过箱子,心里却五味杂陈。

20瓶价值36000元的茅台,换来一箱泡面?

这个对比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表面上我不能表现出来。

"谢谢爸,谢谢妈。"我礼貌地道谢。

"路上开车小心,到家了给我们打个电话。"王秀英叮嘱道。

"好的,妈。"雅婷答应着。

我将泡面箱子放在后备箱里,心情莫名地沉重起来。

开车离开小区时,我通过后视镜看到李国华和王秀英站在楼下目送我们。

"志强,我爸可能觉得泡面比较实用,你别介意。"雅婷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变化。

"没事的,心意最重要。"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

但心里确实有些失落,这种失落不是因为礼品的价值。

而是感觉自己的诚意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

车子行驶在回城的路上,我的心情越来越复杂。

我开始重新审视这次回门之行的意义。

也许是我的期望太高了,也许是我太在意物质层面的东西了。

但无论如何,这一箱泡面确实让我对岳父的印象大打折扣。

04

回到家后,我将泡面箱子随手放在储物间的角落里。

雅婷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我则坐在沙发上发呆。

"志强,你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雅婷挂断电话后关心地问我。

"没什么,就是有点累。"我敷衍地回答。

"是不是觉得我爸妈太朴素了?"她试探性地问道。

"不是,我只是在想工作上的事情。"

我不想让她知道我内心的真实想法,那样会伤害她的感情。

"我爸妈都很喜欢你,特别是我妈,一直在夸你人好。"

"我也觉得他们人很好。"我违心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次回门的经历。

朋友陈东约我喝酒,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哥们儿,你这投资回报率有点低啊,36000换一箱泡面。"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别瞎说,雅婷爸妈不懂这些,他们就是普通工人。"

我为岳父辩护,但心里确实有些不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能把女儿养得这么好,说明人品没问题。"

"确实,雅婷是个好女孩。"

"那就够了,礼品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陈东的话让我稍微释然了一些,但那种失落感并没有完全消失。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和雅婷过着平静的新婚生活。

偶尔会接到岳父岳母的电话,询问我们的近况。

每次通话都很简短,主要是岳母在说话,岳父很少开口。

我也渐渐习惯了这种交往模式,不再对回门那天的事情耿耿于怀。

但那箱泡面依然静静地躺在储物间的角落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打开它。

春节的时候,我们又回了一次岳父家。

这次我带的礼品明显少了很多,只买了一些普通的营养品和烟酒。

价值大概3000元左右,比上次少了十倍。

李国华依然是那副淡然的样子,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志强来了,快进来。"他的语气和上次一模一样。

"爸,这是我给您买的一些补品。"我将礼品递给他。

"有心了,以后真的不用买这么多东西。"

他的反应让我有些意外,似乎并不在意礼品的多少。

春节期间,我们在岳父家住了三天。

这三天让我对李国华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每天早起晚睡,大部分时间都在书房里看书或者写字。

有时候我路过书房,会看到他专注地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爸,您以前除了做电工,还有什么爱好吗?"一次闲聊时我问道。

"就是喜欢写写字,画画,瞎折腾。"他谦虚地说道。

"看起来您很有天赋。"我看着墙上的字画说道。

"业余爱好而已,上不了台面。"

他的回答很谦虚,但我总觉得他的字画水平不像业余的。

第二天晚上,邻居刘大爷过来串门。

刘大爷是个70岁的老人,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

"这就是雅婷的老公吧?"他看到我后很热情。

"国华,你没告诉女婿你的..."他话说到一半,被李国华打断了。

"刘叔,没什么好说的。"李国华赶紧岔开话题。

刘大爷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

这个插曲让我更加困惑,但我也没有多想。

也许是因为李国华在当地小有名气,毕竟他的字画确实有一定水平。

05

春节过后,我们回到城里继续各自的工作。

这期间,我和朋友们聚会时,偶尔会聊起各自的岳父。

"志强,你岳父是干什么的?"有人问我。

"退休电工,比较朴素的老人家。"我如实回答。

朋友们都露出了然的表情,仿佛在说:难怪了。

这种反应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特别是和陈东这样的朋友比较时,差距更加明显。

陈东的岳父是某大学的教授,在学术界很有声望。

"我岳父最近又发表了一篇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了。"他经常这样炫耀。

"我岳父在文物圈子也很有地位,经常有人请他鉴定古董。"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

为什么别人的岳父这么厉害,而我的岳父就是个普通电工?

这种想法虽然不对,但我控制不住。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2019年春天。

那箱泡面依然安静地躺在储物间里,我早就忘了它的存在。

直到半年后的一个周末,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那天是6月的一个周六,雅婷去学校加班,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决定整理一下储物间,把一些不用的东西清理掉。

储物间里堆了很多杂物:旧书、衣服、电器、还有一些纪念品。

我一样样地整理着,决定哪些要留下,哪些要扔掉。

整理到角落时,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纸箱子。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我突然想起,这箱泡面已经放了快8个月了。

泡面是有保质期的,放这么久可能已经过期了。

"算了,就当是消费扶贫吧。"我自嘲地笑了笑。



我决定把箱子打开,看看里面的泡面还能不能吃。

如果过期了就只能扔掉,如果没过期可以留着当夜宵。

我将箱子从角落里拖出来,放在储物间中央。

箱子的封口用透明胶带封得很严实,我需要用小刀才能割开。

"岳父还真仔细,封得这么严。"我心里想着。

我找来一把美工刀,开始小心地割开胶带。

胶带很多,我足足割了两分钟才将箱子的封口完全打开。

掀开纸箱上盖的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