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舞台上,于魁智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他是当代京剧老生的代表人物,登上过春晚十几次,甚至还把京剧唱进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被称作“京剧泰斗”的人,却在晚年陷入舆论漩涡。
原因不是戏,而是他与李胜素的一张“亲昵照”。
照片流出,瞬间被议论成绯闻。再加上几年前的采访风波,口碑急转直下。
此时,再回想刘桂娟当年的话,才发现她似乎对此早有预告……
01
从穷小子到“第一老生”
于魁智出生在辽宁抚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里清贫。
他从小嗓音清亮,记忆力好,对唱念坐打都极有天赋。
十几岁那会儿,他进入戏校学习。
别人偷懒打闹,他却反复练嗓子,一天要对着墙站几个小时,腰酸腿麻也不喊苦。
那股狠劲,让老师都忍不住说:“这孩子将来能闯出一番路子。”
机会很快来了。
1980年代末,京剧正处在低谷,市场冷清,观众稀少。
可于魁智偏偏硬是凭着一股子执拗,一路打拼。
他唱《四郎探母》,扮演杨四郎时,眼神里的矛盾和嗓音里的悲凉,让人瞬间代入;
他演《锁麟囊》,收放自如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一步步,他成了京剧界的新生力量。
1990年代,他已经是舞台上的“当家人”,登上央视春晚,观众终于知道,原来京剧也能这么有感染力。
那时的于魁智,被称作“中国第一老生”,风光无两。
02
与李胜素的“黄金搭档”
成名之后,于魁智并没有单打独斗。
他与李胜素的组合,一度成了京剧舞台的“金字招牌”。
李胜素出身于河北,嗓音清丽,扮相端庄,被誉为“梅派青衣的接班人”。
两人一个老生,一个青衣,在舞台上饰演过无数对夫妻。
《帝女花》《四郎探母》……舞台上,他们对视时的眼神,仿佛真的有说不尽的情意。
观众入戏太深,纷纷在台下喊他们是“金童玉女”,甚至有人真心希望他们在现实生活里也能成一对。
随着网络发展,“CP文化”盛行,网友们更是剪辑了他们的舞台片段,配上音乐,煽情到极点。
慢慢地,戏里的感情,被延伸到了戏外。
这种呼声,对演员本是好事。因为说明表演成功,角色深入人心。
可问题在于,于魁智早已有家室。
他的妻子梁以薇,是一名“海归”,年轻时有自己的事业。
为了丈夫,她放弃了原本的发展机会,默默在背后付出。
他们在1990年代步入婚姻殿堂,携手走过几十年。
但外界的幻想和猜测,却从未消停。
尤其是一张“亲昵照”的出现,让风向彻底失控……
03
从采访风波到绯闻缠身
真正让两人口碑转折的,是一次采访。
2022年,媒体在香港演出后采访李胜素。
她谈到观众时,把香港观众和内地观众做了对比,认为内地观众“爱拍照录像”,不够专注,而香港观众更懂尊重。
这番话一出,立刻引发争议。
网友怒斥:挣着内地观众的钱,却说内地观众素质差?!
身为搭档的于魁智,第一时间出面维护,他说这是被恶意剪辑断章取义,还举报了部分网友。
可群众并不买账。
毕竟话已出口,即便有夸张成分,也掩盖不了“踩一捧一”的意味。
正当舆论还没平息时,网络上又爆出他和李胜素的“亲昵照”。
照片里两人互动自然,动作亲近,顿时让人浮想联翩。
消息越传越广,很多人怀疑两人“假戏真做”。
于魁智不得不亲自回应:“没有离婚,妻子还是原配。”还晒出一家人的合影,试图证明家庭完整。
然而,质疑声并没有因此停下。
因为这些年,他与李胜素的舞台合作、商演频繁,传闻不断。
刘桂娟曾公开批评过两人,直言他们“坏”,言外之意就是对两人关系不满。
当时很多人以为她是嫉妒。可如今再看,却仿佛成了预言。
艺术与名利之间
于魁智曾是京剧舞台的骄傲,代表着老生的最高水平。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把更多精力放在商业演出、综艺晚会,唱京剧的机会反而少了。
他回应说这是创新,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京剧。可外界是否接受,见仁见智。
如今,于魁智依旧活跃在舞台上,但那份“第一老生”的荣光,似乎已经褪色。
他和李胜素的组合,也从“神仙搭档”,变成了风口浪尖的议题。
艺术需要创新,演员也有自己的选择,但若忘记了初心,走得再远,可能也会迷路。
此刻回头看,刘桂娟当年的话里,确实藏着几分深意。
绯闻、质疑、非议,或许都只是外在,真正能留下的,还是作品和观众心中的分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