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分得财产各200万,却转头把老母亲送养老院,1月后他们傻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就别闹了行不行?"我哥陈浩东拍着桌子吼道。

"我没闹,我就是不去那个地方!"母亲王玉芳死死抓着门框,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流。

"不去?那您说怎么办?我媳妇都下最后通牒了,要么您走,要么她带孩子回娘家!"

我陈浩南站在中间进退两难。父亲刚去世,留下400万遗产,我和哥哥一人分了200万。本以为从此衣食无忧,却没想到照顾母亲成了最大的难题。

看着母亲转身的背影,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但想到分到手的200万,还有哥嫂那张脸,我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一个月后,一通电话彻底改变了一切...



01

父亲陈国强走得很突然。

那天晚上8点多,他还在和我们兄弟俩商量着用拆迁款做点小生意的事儿。

"浩东,你那建材店可以扩大规模,浩南,你也别总在工地上受苦,咱有钱了,可以自己承包点活儿。"父亲说着话,眼睛里闪着光,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停下了话头,脸色变得煞白,双手紧紧捂住胸口。

"爸!您怎么了?"我和哥哥同时跳了起来。

"胸...胸口疼......"父亲话都说不利索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下来。

"快!快叫救护车!"哥哥一边拨打120,一边扶着父亲。

可是救护车还没赶到,父亲就已经不行了。

医生说是急性心梗,来得太快,神仙也救不了。那一刻,我感觉天都塌了。父亲才58岁,身体一直很好,怎么说没就没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父亲生前居然留下了一份详细的遗嘱,还有400万现金!

"400万?真的假的?"哥哥拿着银行存折,手都在发抖。

我也不敢相信。父亲这一辈子省吃俭用,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平时连个肉都舍不得买,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

后来我们才搞清楚,这些钱一部分是早年卖地的钱,一部分是拆迁补偿,还有一部分是父亲这些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他把钱分别存在五个银行,每个账户都不超过50万,就怕被人惦记。

按照遗嘱,我和哥哥一人200万,剩下的钱留给母亲养老。

"浩南,咱们发了!真的发了!"分钱那天晚上,哥哥陈浩东喝多了酒,眼睛红红的,不知道是因为喝酒还是激动,"有了这200万,什么都不愁了!我要把建材店扩大三倍,你也别在工地上受苦了,咱们一起干!"

我当时也激动得不行。200万对我这个月收入才5000的打工仔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这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女友林小雅更是激动得哭了:"浩南,我们终于可以结婚了!还能在城里买房!我给我妈打电话,让她别再说我眼光不好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是做梦。从一个穷小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这种感觉太不真实了。

父亲的葬礼办得很体面。我们花了8万块钱,请了最好的司仪,买了最好的花圈,连骨灰盒都是紫檀木的。村里人都羡慕得不得了,都说我们兄弟俩有出息,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可是只有母亲王玉芳显得格外沉默。她坐在灵堂里,望着父亲的遗像,一坐就是大半天,也不说话,偶尔有人来慰问,她就点点头,眼泪无声地流着。

"妈,您别太伤心了,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我蹲在她身边,轻声安慰。

母亲转过头看着我,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浩南,你爸这一辈子不容易,攒这400万不容易。他省吃俭用大半辈子,就是想让你们兄弟俩能过上好日子。"

"知道的,妈,我们都记着呢。"

"你们有钱了,我这个老太婆也高兴。但是你爸临走前还跟我说,最担心的就是咱们这个家散了。"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他说,钱是好东西,但也是坏东西,能让一家人过好日子,也能让一家人反目成仇。"

我拍拍她的肩膀:"妈,您想多了。我们是亲兄弟,血浓于水,不会因为钱的事情闹矛盾的。而且您永远是我们的妈,我们会好好照顾您的。"

当时说这话的时候,我是真心的。可我万万没想到,照顾一个老人,远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02

丧事办完后,我们商量母亲的安排。

按照农村的习俗,一般是兄弟轮流照顾,一家住几个月。

"先在我那住吧,我家房子大点,三室两厅,妈住着舒服。"哥哥说得很大方,"等过段时间再去浩南那。"

大嫂李秀娟在一旁点头:"是啊,妈先来我们家,我好好照顾您。"



看起来很和谐,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果然,问题很快就暴露了。

母亲在哥哥家才住了三天,麻烦就来了。

大嫂李秀娟是个要强的女人,在银行上班,平时就爱干净,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连沙发上的抱枕都摆得整整齐齐。母亲一来,这种平衡立刻被打破了。

第一次冲突是因为睡觉的习惯。

"妈,您这睡觉前能不能先洗个脚?"大嫂第一次提醒的时候,语气还算客气,但我听得出来有些勉强。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哦,好的,我在农村住惯了,忘了这些规矩。"

"不是规矩的问题,主要是卫生习惯。您看,这床单都是新换的,白色的,很容易脏。"

母亲连忙点头:"知道知道,我以后注意。"

第二次冲突是因为做饭。

母亲闲不住,总想帮忙做点什么。她早上5点就起床,在厨房里忙活,准备给全家人做早餐。可是她做菜的习惯和大嫂家完全不合。

"妈,您做菜能不能少放点盐?医生说小涛血压有点高,要清淡饮食。"大嫂看着桌上咸得发白的咸菜,皱着眉头。

"咸了吗?我尝尝......"母亲尝了一口,"还行啊,不咸。我们老年人口重,觉得这样才有味道。"

"可是我们吃不惯啊!特别是孩子,这么咸对身体不好。"

小侄子陈小涛也在一旁嘟囔:"奶奶做的菜好咸,我不想吃。"

母亲的脸色立刻变了,端着碗的手有些发抖:"那...那我下次淡点。"

最让大嫂受不了的是母亲的节约习惯。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什么都舍不得扔。剩菜剩饭,哪怕只有一口,她也要留到第二天继续吃。

"妈,这菜都馊了,您还留着干什么?"大嫂看着冰箱里发黄的剩菜,脸色很难看。

"哪里馊了?还能吃呢。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节约,倒了多可惜。"

"可惜什么?现在又不是三年自然灾害,什么吃的买不到?"大嫂的声音提高了,"您这样吃坏肚子怎么办?到时候还得花钱看病!"

"我吃了一辈子剩菜剩饭,也没吃坏过。"母亲有些委屈,"你爸他们那一代人,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那是以前,现在不一样了!"

哥哥夹在中间也很为难。一边是自己的妈,一边是媳妇孩子,两头都不好得罪。但我看得出来,他更偏向于大嫂那边。

"妈,您就配合配合嘛,大家都不容易。"哥哥小心翼翼地劝着,"秀娟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情况越来越糟糕。母亲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事惹大嫂不高兴。她不敢再早起做饭,不敢随便动家里的东西,甚至连看电视都要问一声"我能看会儿电视吗?"

半个月后,我去哥哥家吃饭,气氛明显不对劲。大嫂脸色阴沉,哥哥心事重重,小侄子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只有母亲还在努力活跃气氛。

"小涛,来,奶奶给你夹菜。这个红烧肉是专门给你做的。"母亲小心翼翼地给孙子夹菜。

"我不要,太油了。"小侄子嫌弃地推开碗,"奶奶,你做菜为什么总是这么油腻?"

母亲的手僵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她缓缓放下筷子,眼神黯淡下来。

"小涛,不能这样跟奶奶说话!"哥哥批评了儿子一句,但语气很轻,明显是做样子。

大嫂在一旁冷笑:"孩子说的没错,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这样做菜?"

"行了行了,都别说了。"哥哥打圆场,但我看得出来他也很烦躁。

那天晚上,哥哥把我拉到阳台上,点了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浩南,这样下去真的不行。"他一脸愁容,"秀娟天天跟我闹,孩子也有意见,我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那您说怎么办?"

"要不......妈去你那住一段时间?"哥哥试探性地问,"你们年轻人,应该更有耐心一些。"

我心里一紧,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03

母亲来我这里住的时候,我和女友小雅正沉浸在有钱的喜悦中。

有了200万,我们的人生计划一下子变得宏大起来。

"浩南,我们在市中心买套房吧,就买那种精装修的,拎包就能住的那种!"小雅兴奋地翻着房产中介的宣传册,眼睛里闪着小星星。

"市中心太贵了,一平米要1万2,100平的房子就得120万。"我虽然有200万,但还是觉得肉疼。

"咱们有钱了,买得起!而且市中心的房子保值,以后还能升值呢。"小雅一脸憧憬,"你想想,以后我们的孩子上学多方便,医院、商场、公园都在附近,这叫生活品质!"

确实,有了钱之后,我们的眼界都开阔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可以考虑了。

我们花了一个星期时间看房,最后看中了一套135万的三室两厅。首付80万,剩下的贷款,每月还3000多。

"这房子真漂亮!"小雅在样板间里转来转去,"你看这装修,欧式风格,多有档次!还有这个大阳台,可以种花养草。"

我也很满意。房子在18楼,采光很好,从窗户往外看,半个城市的风景都能看到。

"好,就这套了!"我大手一挥,感觉自己像个大老板。

可就在我们准备交定金的时候,哥哥把母亲送了过来。

"浩南,妈在我那住了半个月,该换换地方了。"哥哥说得很自然,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年轻人有耐心,妈跟你们住会更开心。"

我看看母亲,她拎着一个破旧的行李袋,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浩南,我来你这住几天。"

"妈,您怎么带这么点东西?"

"够了,我一个老太婆能有什么东西。"母亲的声音很轻,但我听得出其中的无奈。

小雅的脸色瞬间变了。我们刚看好房子,正准备装修结婚,突然要照顾老人,确实打乱了所有计划。

"阿姨,您来就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准备。"小雅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我听得出她语气里的不情愿。

"没事没事,我不挑,有个地方住就行。"母亲摆摆手,"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

我们现在住的是租来的两室一厅,本来就不大,母亲来了之后就更挤了。小雅原本计划把其中一个房间当婚房布置,放她的化妆台和衣柜,现在只能让给母亲住。

"浩南,这可怎么办?我的东西都没地方放了。"小雅私下里跟我抱怨。

"忍忍吧,等新房子装修好了就好了。"

"可是装修至少要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住哪里?"

这确实是个问题。房子本来就小,现在三个大人住在一起,很多事情都不方便。

04

最开始几天还好,母亲很安静,也不怎么出房间。她像一个客人一样小心翼翼,生怕给我们添麻烦。

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母亲毕竟闲不住,总想帮我们做点什么。

我每天早上7点就要去工地,小雅8点上班,家里白天就剩母亲一个人。她看着乱糟糟的房子,忍不住要收拾。



"她把我的化妆品都收起来了,说放在梳妆台上不好看,容易落灰。"小雅下班回来后,很不高兴地对我说,"可是她收到哪里去了?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妈可能是想帮忙收拾,您别生气。"我连忙打圆场。

"帮忙?她把我的东西都弄乱了!我的粉底液、眼影盘、口红,全都不知道放哪里去了。有些是限量版的,丢了都买不到!"

我只能去问母亲。母亲一脸无辜:"我看那些瓶瓶罐罐放在外面容易坏,就都收到柜子里了。小雅那么漂亮,不化妆也好看。"

"妈,那些化妆品很贵的,您以后别动了。"

"好好好,我不动了。"母亲连忙点头,但眼神里有些委屈。

还有一次更严重。母亲好心帮小雅洗衣服,结果把她的一件白色羊毛衫和红色内衣放在一起洗,羊毛衫被染成了粉红色。

"我的衣服!我的衣服!"小雅看到染色的羊毛衫,眼泪都出来了,"这是我花800块钱买的!纯羊毛的!"

我看着那件粉红色的衣服,也傻眼了。确实毁了,完全没法穿了。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会染色。"母亲在一旁不停地道歉,手足无措,"我赔你一件,我赔你一件!"

"不是钱的问题!"小雅哭着说,"这是意大利进口的,限量版的,国内就这一件!现在买不到了!"

我只能安慰小雅:"别哭了,我陪您再去看看,说不定还有其他款式的。"

"其他款式?你懂什么!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件衣服!"

那天晚上,小雅一直在生闷气,连饭都没吃。母亲坐在客厅里,一个人默默地看电视,眼神里满是愧疚。

我夹在中间,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说母亲吧,她也是好心;说小雅吧,她确实损失了贵重物品。

这样的小冲突接连不断。母亲做饭口味重,小雅觉得太咸;母亲喜欢看戏曲节目,小雅觉得太吵;母亲习惯早睡早起,小雅是夜猫子,时间完全对不上。

最让小雅受不了的是,母亲总是关心我们的开销。

"这菜怎么这么贵?20块钱一斤?"母亲看着小雅买回来的有机蔬菜,心疼得直咂嘴,"菜市场里普通菜才3块钱一斤,味道也差不多。"

"阿姨,这是有机蔬菜,没有农药,对身体好。"小雅耐心解释。

"有机不有机的,菜就是菜,能有什么区别?"母亲摇摇头,"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钱来得太容易,不知道心疼。"

小雅的脸色立刻变了:"阿姨,我们有钱,买得起好的。"

"有钱也不能这样花啊!你们现在有200万,觉得很多,可是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哪样不要钱?坐吃山空,再多的钱也不够花。"

"我们自己的钱,怎么花是我们的事。"小雅的语气有些冲。

母亲被噎了一下,不再说话。

05

矛盾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彻底爆发了。

小雅的妈妈突然来了,她是专门来催我们办婚礼的。

"都订婚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办酒席?"小雅妈妈一进门就开始数落,"人家还以为我们不同意这门亲事呢!"

"伯母,我们正在准备呢,房子刚买,还要装修。"我连忙解释。

"准备什么?房子买了,钱也有了,还准备什么?"小雅妈妈一脸不耐烦,"你们年轻人就是想得太多,我们那个年代,有张床就结婚了!"

就在这时候,母亲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

"您就是小雅的妈妈吧?快坐快坐,别客气。"母亲热情地招呼着,"我给您切了点水果,都是新鲜的。"

小雅妈妈看了看母亲,又看看我,脸色立刻变了。

"浩南,你妈怎么在这住?"她的声音很尖锐。

"我爸刚去世,妈一个人在家孤单,就来我们这住一段时间。"我如实回答。

"住一段时间?"小雅妈妈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那你们什么时候结婚?难道要等你妈走了再结?"

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母亲端着水果盘的手僵在半空中,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伯母,您别这么说......"我连忙打圆场。

"我怎么说了?我说错了吗?"小雅妈妈越说越激动,"你看看人家小雅,一个大姑娘跟着你住在这么小的房子里,算什么?同居?"

"妈,您别说了......"小雅在一旁拉着她妈妈的袖子。

"我不说?不说行吗?你都28了,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小雅妈妈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我告诉你们,要么这个月办婚礼,要么小雅跟我回家!"

我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母亲悄悄地退回了厨房,但我知道她肯定都听到了。

"伯母,您消消气,我们商量商量......"

"商量什么?有什么好商量的?"小雅妈妈指着我,"你现在有200万,比以前强多了,但你别忘了,我女儿跟着你也不容易!"

这时候,母亲又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拎着那个破旧的行李袋。

"浩南,我回你哥那去吧。"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我们耳朵里。

"妈,您别走......"我心里一紧。

"没事,我在这里确实不方便。你们年轻人要结婚,我这个老太婆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母亲说得很平静,但我听出了她声音里的颤抖。

"阿姨,我们不是那个意思......"小雅想要解释,但话说得很没底气。

"没事没事,我都明白。"母亲摆摆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浩南,你送我回去吧,别让你哥等急了。"

就这样,母亲又回到了哥哥家。

可是没过一个星期,哥哥就给我打电话了。

"浩南,咱妈在我这住不了了。"哥哥的声音很疲惫,"秀娟说了,要么妈走,要么她带孩子回娘家。"

"哥,怎么又这样?您再坚持坚持......"

"坚持什么?你知道秀娟这几天都不跟我说话了吗?小涛也天天抱怨奶奶影响他学习。昨天晚上秀娟哭了一宿,说再这样下去她就疯了。"

我能听出哥哥声音里的无奈和绝望。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妈住大街上吧?"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哥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06

就在我们兄弟俩为了母亲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

还是大嫂李秀娟提出的。

那天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气氛压抑得像要爆炸一样。大嫂绷着脸,哥哥心事重重,小侄子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吃饭都不敢发出声音。



只有母亲还在努力活跃气氛,但她越是这样,气氛就越尴尬。

"小涛,多吃点肉,正在长身体呢。"母亲给孙子夹菜。

"奶奶,我不想吃,太油了。"小侄子嫌弃地推开碗。

"那吃点青菜?青菜有营养。"

"我不要,太咸了。"

母亲的手又一次僵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

"妈,您也吃,别光顾着给小涛夹菜。"我连忙打圆场。

可是大嫂突然放下了筷子,一脸严肃地看着我们。

"我有话要说。"她的声音很冷。

"秀娟,有什么话饭后再说。"哥哥小心翼翼地劝着。

"不,我现在就要说!"大嫂的情绪突然爆发了,"我实在忍不下去了!"

我们都被她的突然爆发吓了一跳,连小侄子都停下了吃饭。

"妈,我不是不孝顺,但是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大嫂看着母亲,眼圈都红了,"我们生活习惯不一样,观念也不一样,勉强住在一起,谁都不舒服!"

母亲默默地放下筷子,没有说话。

"我每天上班已经够累了,回到家还要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哪件事做错了。"大嫂的眼泪掉了下来,"我也是人,我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秀娟......"哥哥想要安慰她。

"别劝我!"大嫂摆摆手,"我想了很久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送养老院!"

"什么?"我差点跳起来,"嫂子,您说什么?"

"送养老院!"大嫂重复了一遍,语气很坚决,"现在条件好了,送最好的养老院,请最好的护工,24小时专业护理,比我们照顾得好多了!"

"嫂子,那是我们妈!"我激动地反对。

"妈?既然是妈,为什么不去你那住?"大嫂冷笑,"我看你女朋友也不欢迎吧?"

小雅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我...我没有不欢迎......"

"没有?"大嫂讥讽地看着她,"那为什么总是找各种借口把老人家送到我们家?你们要结婚,要装修,要这要那,就我们家该伺候老人?"

"我没有这个意思......"小雅的声音越来越小。

"够了!都别说了!"哥哥突然拍桌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就这么定了!送养老院!这样对大家都好!"

一桌子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大嫂在抽泣。

我看向母亲,她坐在那里,双手紧紧握着筷子,身体在微微颤抖。过了很久,她才缓缓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

"你们...你们真的要送我去那种地方?"她的声音哽咽着,"我知道我给你们添麻烦了,可是...可是我真的不想离开家......"

看着母亲满脸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但是想到这段时间的种种矛盾,想到小雅和大嫂的态度,我最终还是硬着心肠点了点头。

"妈,养老院条件很好的,比我们照顾得还好......"我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母亲听了,眼泪顿时决堤了,她捂着脸哭得像个孩子。

选养老院的时候,我们专门挑了县里最好的一家——夕阳红老年公寓。

"看,这环境多好,有花园,有活动室,还有专业护理。"哥哥指着宣传册给母亲看,"比我们照顾得好多了,您在这里肯定很开心。"

母亲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些照片,什么话都没说。

这里每月费用3000元,我和哥哥平摊,各出1500。对于刚分到200万的我们来说,这点钱不算什么。

"老人家,您有什么特殊要求吗?"工作人员问。

母亲摇摇头:"没有,我一个老太婆能有什么要求。"

搬家那天,母亲最后看了一眼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眼泪又开始往下流。

"妈,这房子以后还是您的,您随时都能回来。"我安慰着她。

"回来?"母亲苦笑,"等你们结了婚,有了孩子,还会要我这个老太婆吗?"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帮她收拾行李。

母亲的东西很少,就两个破旧的行李袋,里面装着一些换洗衣服和几张老照片。

到了养老院,她被安排在二楼的一个双人间,室友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

"您好,我叫赵奶奶,以后我们就是室友了。"

母亲礼貌地点点头:"您好,我叫王玉芳。"

我和哥哥帮母亲整理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整理的。房间虽然干净,但很小,除了两张床和两个小柜子,就没别的了。

"妈,您在这里好好住着,有什么需要的就跟护工说。"哥哥说。

"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来看您的。"我也保证道。

"不用特意来,你们都忙。"母亲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花园,"好好过你们的日子吧,别为我操心了。"

临走的时候,母亲送我们到门口。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想到这段时间的种种麻烦,还是狠下心走了。

这一个月来,我和哥哥确实都轻松了不少。我和小雅开始忙着装修新房,准备婚礼;哥哥的家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嫂的脸色好看了很多。

我们偶尔会给养老院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情况,护工总是说:"老人家很好,很安静,不给我们添麻烦。"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母亲在那里适应得不错,我们的决定是对的。

一个月后,我正在工地上忙活,突然接到养老院的电话。

"陈先生,您能马上过来一趟吗?关于您母亲的事情。"护工长的声音听起来很急促。

"我妈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不是的,您来了就知道了。对了,请您把您哥哥也叫来,我们院长要见你们。"

挂了电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赶到养老院时,哥哥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脸上写满了担忧。

院长把我们带到办公室,神情严肃得吓人。

"两位,坐下吧。关于令堂的情况,我们需要和你们谈谈。"

"我妈到底怎么了?"哥哥急得直跺脚。

院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一叠照片和文件。

"昨天晚上,我们的值班护工发现了一些......很特别的情况。"院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着,"关于王玉芳女士,有些事情你们可能并不知道。"

我和哥哥对视一眼,心里越来越不安。

"什么事情?您直说吧!"我催促道。

院长深深地看了我们一眼,缓缓打开了文件袋,从里面拿出第一张照片。

当他把照片翻过来放在桌子上的那一刻,我和哥哥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哥哥整个人都僵在了椅子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里颤抖着说:"这......这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