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被羁押 363 天之久后,终以 7000 万新台币交保保证金后获准出狱。
虽然脚上还戴着电子镣铐,但他一重见天日就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 “宣战”。
直言他的这起案件是 “冤狱”,并称绝不投降,还痛批赖清德让台湾陷入四分五裂。
出狱就宣战,高喊决不投降
柯文哲踏出台北市地方法院时,现场支持者的喊声震耳欲聋。
他身着印有 “KP” 字样的 T 恤,虽佩戴电子脚镣,但难掩心中的愤懑。
柯文哲表示,这一年的羁押生活对他而言是巨大的折磨,24 小时被关在狭小房间,不见天日。
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他反省了过去强硬、急躁的个性,看到了台湾社会的另一面。
柯文哲强调,面对挫折打击,自己没有失去热情,依旧心存善念、尽力而为。
话锋一转,他将矛头对准赖清德,怒斥道:“不要像赖清德那样让台湾四分五裂。
他直言这案子根本是冤狱,赖清德对他的非法羁押就是政治打压。
在被关押期间,柯文哲的家里、办公室乃至民众党中央党部都未能幸免。在这近一年时间里,柯文哲被 24 小时禁锢在狭小逼仄、不足 10 平方米的牢房内,不见天日,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身心遭受极大折磨。
他不仅要面对肾结石动刀的病痛,还遭遇了父亲离世的打击,党务工作也被迫中断,诸多变故让他苦不堪言。
他表示台北市前市长办公室主任李文宗根本没有碰到京华城案,那段时间也不在台北市政府工作,却因为一条短信被关了 11 个月,为何要让台湾陷入如此境地,赖清德你好好想一想!”
权衡利弊,柯文哲割肉7000万以保代押
回顾整个事件,柯文哲因京华城案被羁押,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
其夫人陈佩琪曾表示,家庭要卖地、借 2000 万才能勉强凑够 7000 万保释金,柯文哲起初甚至怒怼赖清德,宁愿待在看守所。
在他看来,这一高额保释金不仅不合理,更像是一种政治打压手段。他可能试图将此案从法律问题转化为政治议题,以在未来赚取中间选民的同情票。
而根据台湾所谓 “刑事诉讼法” 规定,羁押最长 15 个月,从柯文哲被羁押算起,到今年 11 月就期满。
柯文哲若不抓住此次交保机会,检方可能通过 “多次抗告” 拖时间,让他长期处于 “未审先押” 状态,这对于备战 2026 “九合一” 选举的柯文哲极为不利。
权衡利弊后,“以保代押” 成为了最优选择,柯文哲既能避免无限期羁押,又保留了上诉空间,还能亲自投身政治活动。
但柯文哲案从技术层面复杂难解,关键证人、他昔日的副市长彭振声的证词反复无常,案情愈发扑朔迷离。
如今他虽交保,但仍戴着电子脚镣,行动受限,未来庭审中关键证人沈庆京等人的证词走向依旧未知,案件最终如何定论,仍在迷雾之中。
但明眼人都能察觉到其中浓烈的政治气息,很难排除民进党背后的授意,毕竟柯文哲作为民众党灵魂人物,特别是蓝白联合的现实下,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台湾第三势力的政治版图。
赖清德偷鸡不成蚀把米
柯文哲出狱后,外界普遍认为 “蓝白合” 的合作可能会更加紧密。
柯文哲此次能够走出看守所,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民党和民众党的合作。他的出狱,无疑为 “蓝白合” 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柯文哲也清楚地认识到过往的失分点,此次重获自由,他必定会在后续的政治活动中更加谨慎且坚定地推行自己的理念。
反观赖清德,在罢免案 “双零封” 的巨大压力下,民众支持率大幅下滑。释放柯文哲,原本是他试图 “缓和矛盾” 的无奈之举,却没想到柯文哲一出来就对他火力全开。
赖清德本以为可以通过此举缓解民意危机,没想到却引火烧身,柯文哲的宣战让他陷入了更为被动的局面。
未来,柯文哲将如何利用此次 “冤狱” 事件,进一步整合力量,对抗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当局?
“蓝白合” 又将在柯文哲的回归下,如何推进合作,在 2026 “九合一” 选举中向民进党发起冲击?
台湾地区的政治走向,正因为柯文哲的出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后续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