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个女人为了将杀害自己恋人的凶手绳之以法,竟然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做筹码诬陷凶手。
办案人员抽丝剥茧,剥开重重迷雾,终于揭开了三十多年前的凶杀谜团!
1
清水镇是个依山傍海的小地方,镇上居民不过千户,大多相识。
近日,镇上来了位神秘人物,名叫金远志,年约六十。
据说医术高明,能配制一种包治百病的“圣水”。
这位金远志不是外人,正是三十多年前从清水镇走出去的小镇的人。
那时他还只是个毛头小子,跟着镇上的老中医学了点医术,后来据说去了外地发展。
如今归来,已是名震一方的“神医”。
金远志在镇东头租了个小院,门前挂了个牌子,上书“圣水医馆”四个大字。
据说他不仅能与神明沟通,还能配制神奇药水,喝了能治百病。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镇上传开了。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医馆外已经排起了长队。
“下一个。”金远志的声音从里屋传来。
排在前头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被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搀扶着。
老妇人姓陈,名玉珍,因视力极差,镇上人都叫她“陈盲婆”。
她摸索着在凳子上坐下,青年立在一旁,神色焦虑。
“金先生,我姑妈五年前脑子里长了东西,手术后眼睛就看不见了。听说您的圣水灵验,特来求一碗。”
金远志微微颔首,示意旁边的妻子去取水。
金太太转身进了里屋,不多时端出一只青瓷水壶和一只白瓷杯。
她将杯子放在桌上,斟了八分满。
“请用。”金远志将杯子推到陈玉珍面前。
陈玉珍并没有端起杯子。
“金先生,在喝圣水前我想和你单独说几句话,不知道可不可以?”
金远志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可以。”
说完,他就把陈玉珍领到内室。
约莫一柱香的时间,他们两个走了出来。
令人感到惊诧的是陈玉珍泪流满面,而金远志却是一脸的茫然。
随即陈玉珍双手颤抖地捧起杯子,凑到唇边。
医馆内鸦雀无声,排队的众人屏息凝神,等着看奇迹发生。
水刚入口,陈玉珍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瓷杯从手中滑落,“啪”地一声摔得粉碎。
她双手掐住自己的喉咙,面部扭曲。
不过片刻便从凳子上栽倒在地,不再动弹。
“死人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青年扑到姑妈身边,探了探鼻息,猛地抬头怒视金远志:“你给我姑妈喝了什么?”
金远志面色惨白,连连后退:“这、这不可能...”
2
一炷香后,警笛声由远及近。
清水镇新任警长郑谨带着三名警员匆匆赶到。
郑谨年纪不过三十,眉目清朗,办案却以神探著称。
“封锁现场,所有人不得离开。”郑谨下令,随即蹲下身检查尸体。
陈玉珍的口唇有明显的灼伤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甜腻气味。
郑谨的目光落在地上的水渍和碎瓷片上。
“毕警官,把这些取样带回局里检验。莫警官,你询问现场目击者。杜警官,记录现场情况。”郑谨分配任务干脆利落。
三位警员各自领命。
毕警官小心翼翼地将证物收好;
莫警官开始向排队的人们问话;
杜警官则拿出纸笔,细致地绘制现场图。
郑谨转向青年:“节哀。能说说事情的经过吗?”
青年红着眼睛道:“我叫周凯,她是我姑妈陈玉珍。不是天生眼盲,五年前她颅内长瘤,手术后人就看不见了。三天前听说金先生回来了,她突然激动得很,非要我领她来见金先生。见了面,他俩单独聊了好一阵,我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后来就喝了圣水,没想到...”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他们之前认识?”郑谨追问。
“像是旧相识,可我姑妈从没提过。”
周凯抹了把脸。
“警长,我怀疑就是金先生或者他太太下的毒!水是他太太准备的,金先生亲手端来的,别人根本没机会碰那杯子!”
周凯补充道。
另一边,金远志夫妇坚决否认投毒。
“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个人喝过同一壶水,用的也是这个杯子,都好好的!”
金远志争辩道。
“我承认与玉珍是旧识,年轻时同窗读过书。但三十五年前我离开清水镇后,就再没联系过。直到她提起以前的事,我才隐约想起有这么个人。”
3
问询完毕,郑谨让莫警官和杜警官详细调查死者与金远志夫妇的背景,自己则去了陈玉珍的住处。
陈玉珍家中整洁简朴,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物件。
郑谨在卧室床头柜里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本。
翻开一看,竟是陈玉珍少女时期的日记。
“三月十五日,今日与远志同游西山,他采野花插我鬓间,说我比花娇...”
“五月初七,远志父母双亡,我心甚痛。誓要陪他度过艰难...”
“九月初三,与远志订婚了!虽无父母之命,但我们两情相悦...”
郑谨一页页翻看,眉头越皱越紧。
从日记内容看,金远志与陈玉珍岂止是旧识,他们曾是一对恋人,甚至订过婚约。
然而三十五年前,金远志与师兄孟良一同外出游学,途中给陈玉珍寄来一封分手信,从此再无音讯。
郑谨合上日记,心中疑云密布。
金远志为何要隐瞒这段关系?
4
次日清晨,验尸结果出来了。陈玉珍死于尼古丁中毒。
残余的水中也检出尼古丁成分,但水壶内壁却是干净的。
毒药只存在于杯中。
“凶手是将毒直接下在杯子里的。”法医得出结论。
与此同时,莫警官和杜警官也汇报了调查结果。
杜警官先开口:“陈玉珍失明前是小学教师,为人温和,从未与人结怨。陈玉珍的死亡唯一可能得益的是她的侄子周凯。周凯开的饭馆最近经营不善,欠了不少债,而他是陈玉珍遗产的唯一继承人。但案发时,他根本没有接近杯子的机会。”
莫警官接着道:“我联系上了金远志在外地的私人会计。据他说,金远志根本不是什么神医,圣水只是过滤后的自来水,治愈效果全靠心理作用和雇来的托儿。金远志靠这个骗了不少钱。这次回清水镇,是因为在外地惹了麻烦,混不下去了。”
“什么麻烦?”郑谨追问。
“会计也不清楚,只说是一桩丑闻。”莫警官摇头。
郑谨忽然想起一人:“金远志当年不是和师兄孟良一起外出的吗?孟良后来回来了吗?”
警局档案中查无此人。
郑谨带着杜警官前往金远志和孟良的老家——一个即将拆迁改建为度假村的海边小村。
村里几乎搬空了,只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看守。
他表示从未听说过孟良这人,但确认五日前金远志回来过。
年轻看守带他们来到金家老宅。
宅子年久失修,四处积灰。
搜寻半日,一无所获。
返回警局后,杜警官联系上几位老村民,得知孟良父母早亡,自三十五年前与金远志一同外出后,就再没回来过。
还有老邻居回忆,当年孟良听说金远志与陈玉珍订婚后,曾与金远志大吵一架,似乎极力反对这桩婚事。
更奇怪的是,杜警官查遍了所有记录,发现孟良这个人仿佛人间蒸发。
三十五年来没有任何消费、出行或银行记录。
“除非他已经不在人世。”郑谨沉吟道。
5
一个推测在郑谨脑中逐渐成形:三十五年前,孟良根本没有与金远志一同外出,而是遭了金远志毒手。
金远志杀人后谎称二人同行,实则独自远走他乡。
之所以给陈玉珍分手信,是怕杀人罪行暴露。
金远志回村,可能是听说村子要拆迁,担心尸骨被发现,前来转移。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毒杀陈玉珍的凶手很可能也是金远志——陈玉珍在死亡前的会谈中可能察觉了什么,金远志不得不灭口。
为验证猜想,郑谨带着莫警官、杜警官、毕警官和一条警犬再赴金家老宅。
果不其然,警犬在后院一处松土下示警。
挖地三尺,一具男性白骨重见天日。
法医初步检测,死者年约二十多岁,死于三十多年前,头部遭重击致死。
同时,警方在金远志临时住所后的垃圾桶里,找到一个矿泉水瓶,内有少量褐色液体,检出高浓度尼古丁,瓶上只有金远志的指纹。
证据似乎已经确凿,郑谨下令拘押金远志和金太太。
6
金太太见丈夫和自己都被捕,惊慌之下吐露实情:她并非金远志真正的妻子,只是拿钱办事的助理。
金远志喜好男风,二人假结婚是为掩饰真实性趣向。
不久前金远志在外地酒吧与男子约会时被信徒撞见,混不下去才回清水镇避难。
郑谨闻言愕然。
若金远志喜好男风,当年为何与陈玉珍订婚?
莫非也是掩饰?
刹那间,郑谨想通了什么。
三十五年前,金远志与孟良才是一对恋人!孟良反对金远志与陈玉珍的婚事,与金远志争执中可能遭毒手。
而陈玉珍在此前的会面中,可能凭借某些细节识破了金远志的凶手身份,所以才遭到金远志的毒害!
然而就在这时,法医带来惊人消息:经过牙齿比对,后院白骨并非孟良。
郑谨顿时懵了。推理全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