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朝阳区三里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破传统活动模式,以“筑梦体验馆”为核心发起招募,举办了40余场青少年主题活动。
“暑期文明少年养成记”线上打卡活动同步开展,青少年坚持每日记录自己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在48天的线上养成计划中收获文明打卡贴7730条,204名青少年获得“三里好少年”证书,70名参与活动的优秀青少年获得了筑梦三里准备的文具礼包。
据了解,“筑梦体验馆”是三里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拓展的新时代文明阵地的集合,它可以是街道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室、银行网点、超市卖场、医疗机构、餐饮门店等等。在这里,各“筑梦体验馆”结合自身场地特色与资源优势,围绕文化科普、非遗传承、社区治理、文体艺术等多个领域设计活动,致力于将三里屯打造成青少年乐于参与、能有所获的文明实践乐园。
作为文化科普的重要一项,让青少年走进真实场景,在实践中收获知识远比“纸上谈兵”来的实际。
在劲松口腔举办的“小小牙医”活动中,青少年可以穿上白大褂cos成“小牙医”的模样,在牙科医生带领下,学习口腔护理知识,用仪器帮助家长检查牙齿,亲身体验牙医工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口腔健康的重视。
在北京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招商银行的“筑梦体验馆”里,孩子们化身“小小银行家”和“小小理财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反诈知识和点钞实操,实地了解银行场地和办事流程,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的金融认知。
非遗传承是“筑梦体验馆”的重要主题,多样的非遗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街道的市民活动中心,非遗剪纸、非遗蓝染系列课程吸引众多孩子报名参与,他们在非遗传承人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用剪刀、彩纸、蓝布等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指尖流转间,体会传统技艺的精妙。
西部马华牛肉面与玉泉晴雪·新京涮门店利用自身优势将非遗美食文化搬进“筑梦体验馆”,专业厨师现场展示非遗兰州拉面的制作技艺,从和面、醒面到拉制,每一个步骤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孩子亲手尝试,在揉面、拉面的过程中,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
社区里开展的非遗京剧体验活动同样热闹,来自北京四合院博物馆的副研究员魏宇澄老师教孩子们学习京剧知识、观看京剧选段、模仿京剧动作,让青少年在互动中爱上京剧这一国粹艺术。
为鼓励青少年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培养社会责任感,社区“筑梦体验馆”同样是举办众多活动的“大本营”。在青年汇组织的“朝阳小河长”活动中,孩子们学习朝阳区水情知识,了解河长制政策实施背景、河道历史变迁及巡河工作流程,动手制作微型水生态圈,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社区楼前的“桶站值守”志愿活动中,青少年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员与引导员,排班轮流值守桶站,耐心劝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助力社区环境改善。同时,在日常生活里,他们主动收集空瓶,捐赠至京客隆超市的公益回收点,累积公益基金用于帮扶困难群体。
未来,“筑梦体验馆”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领域,为青少年打造更多优质的文明实践平台,助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收获更多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