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滴天髓》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壬水者,江河湖海之水也,在十天干中位居第九,五行属阳水,其性至柔至刚,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来形容壬水的特性,可谓恰如其分。
自古以来,研习命理的大家都对壬水情有独钟。
因为壬水之人往往具有深邃如海的智慧,却又变化莫测如江河。
但同样是壬水命格,为何有的人能够富贵满门,成为一代豪杰?有的人却终生漂泊,难得安稳?
这个千古之谜,其实就隐藏在壬水的"清浊之别"中。
当壬水在地支中遇到某个特定的字时,便如清泉遇源,涌出富贵之泉。
而遇到另一个字时,则如浊流无归,注定一生颠沛流离。
究竟是哪两个字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深邃的天道玄机?
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有一位名满天下的命理大师,人称"铁口直断"的刘伯温后人刘子明。这一日,恰逢秋高气爽,刘子明正在自己的书斋中研读《滴天髓》,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先生在吗?晚生有要事求见!"来人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
刘子明放下手中的典籍,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年约三十的书生,面容清瘦,眉宇间却透着不凡的气质。书生一见刘子明,立即深深作揖:"在下王文渊,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求测。"
"请进。"刘子明将王文渊引入堂内,仔细观察这位访客。只见此人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止间自有一股书卷气,想必是个有才学的人。
王文渊坐定后,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先生,这是在下的生辰八字,还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刘子明接过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壬申年、壬子月、壬子日、壬寅时。
看到这组八字,刘子明眉头微微一挑。四柱皆壬水,这在命理中可是极为罕见的格局。他沉吟片刻,开口问道:"王兄,不知你近来可有什么困惑?"
王文渊苦笑一声:"先生,实不相瞒,在下虽然饱读诗书,但这些年来总是怀才不遇。科举考试屡试不第,投靠权贵又屡遭冷遇。眼看年过三十,却依然一事无成,实在不知路在何方。"
刘子明点了点头,又仔细推算了一番,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王兄,你这八字确实不凡。四柱皆壬,满盘皆水,这在古籍中被称为'润下格'。但是..."
"但是什么?"王文渊急切地问道。
"但是你这壬水的格局,关键在于清浊之分。"刘子明放下纸条,目光深邃地看着王文渊,"古人云:'壬水通河,能泄金气,刚中之德,周流不滞。'你这满盘壬水,如果是清水,便如长江大河,奔流到海不复回,主大富大贵;但如果是浊水,则如无源之流,虽然声势浩大,却难有归宿。"
王文渊听得云里雾里:"先生,何为清浊?如何分辨?"
刘子明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子平真诠》,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这里,徐子平真人早就说过,壬水生于申子辰月,得库通根,又见申金相生,此为清水格局,主富贵双全。而如果壬水生于巳午未月,或者地支中多见火土之气,则水势混浊,主一生劳碌。"
王文渊仔细看着自己的八字:"那我这八字,年支申金,月支、日支皆为子水,时支寅木..."
"正是。"刘子明点头道,"你年柱壬申,申为壬水长生之地,又是金库,能够源源不断地生养壬水。月柱、日柱皆为壬子,子为壬水帝旺之地,如同江河汇聚成海。这种格局,在命理中称为'清水格'。"
听到这里,王文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那岂不是说..."
"不急,不急。"刘子明摆摆手,"虽然你这格局是清水,但命运的变化还要看流年大运。你告诉我,今年是什么年份?"
"今年是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年。"
刘子明掐指算了算:"庚子年,你走的是辛亥大运...这..."他忽然停住了话头,神情变得有些复杂。
"怎么了?先生为何不说了?"王文渊心中七上八下。
刘子明深深看了王文渊一眼:"王兄,你这命格确实不凡,但关键的转折点还在后面。你现在所走的运程,正是你人生的转折期。"
"转折期?"王文渊追问道。
"不错。"刘子明点头,"你现在虽然怀才不遇,但这只是暂时的。根据你的八字推算,你的转机将在..."
说到这里,刘子明忽然住口不言,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王文渊。
屋外,秋风萧瑟,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王文渊坐在那里,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不安。他知道,刘子明口中的那个关键转折点,将决定他一生的命运走向。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两人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似乎有人在接近这间小屋。王文渊下意识地回头看向门口,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预感...
刘子明缓缓开口:"王兄,你可知道,同样是壬水命格,为何有的人能够位极人臣,有的人却终生漂泊?"
"愿闻其详。"王文渊恭敬地说道。
"这就要说到壬水格局中的一个重大秘密了。"刘子明的声音变得庄重起来,"在地支十二字中,有一个字能让壬水清澈如镜,富贵满门;也有一个字能让壬水浑浊如泥,终生漂泊。"
王文渊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个决定命运的答案。
"这两个字分别是..."刘子明刚要说出关键内容,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话。
门外的敲门声越来越急促,仿佛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刘子明皱了皱眉头,这种时候被人打断,实在是不合时宜。
"先生,外面的人似乎很急。"王文渊虽然心中急于知道答案,但还是善意地提醒道。
刘子明无奈地起身:"看来今日注定有此一扰。王兄稍等,我去看看是谁。"
门一开,只见外面站着一个面色焦急的中年人,正是当地的县令。
"刘先生,下官有急事相求!"县令一见刘子明,立即拱手说道。
原来,县令的独子突然重病不起,府中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束手无策。县令听说刘子明不仅精通命理,还懂得一些医理,特来求助。
这一去便是三个时辰。等刘子明回到书斋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令他意外的是,王文渊依然端坐在那里,显然一直在等候他的归来。
"王兄,真是对不住,让你久等了。"刘子明歉意地说道。
"无妨。"王文渊摇摇头,"在下一直在思考先生之前的话。先生说有两个字能决定壬水的清浊,不知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
刘子明重新坐下,看着王文渊诚恳的目光,点了点头:"既然王兄如此执着,那我就将这个秘密告诉你。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这个秘密涉及到天机,一旦说出,你的命运轨迹可能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你可要想清楚了。"
王文渊毫不犹豫地点头:"先生,在下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与其继续这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不如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命运走向。"
刘子明深深地看了王文渊一眼,似乎在确认他的决心。良久,他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