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特别发起"医瞬间,爱永恒"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作品26幅作品,作品来源于医院医护人员、圣德集团宣传工作人员及社会摄影爱好者,经过医院中层干部例会公开展示,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五名。
一等奖
1号作品
《打造康复新高地》
作者:胡朋成
徐文华院长率队到南石医院就合作的细节进行协商,签订合作协议。从此,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和南阳南石医院正式合作,康复专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9号作品
《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速度》
作者:王羿
这张照片记录了信阳华信圣德康复医院与河南圣德健康养护中心联合开展急救转送演练的关键瞬间。演练模拟养护中心的老人突发心脏问题需紧急转医的场景——医师与养护人员无缝衔接,推着病床全力奔赴。镜头定格的虽是模拟演练,却真实记录了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抢救病患的真情实感。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医"与"养"的生命纽带被专业与温情紧密连接,白衣奔跑的轨迹里,镌刻着对生命的敬畏,更凝聚着"医养联动"机制下未雨绸缪的担当。
二等奖
3号作品
《教学相长》
作者:曹启合
在医院的康复治疗室内,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治疗师正专注操作仪器,为躺在治疗床上的"患者"进行治疗。周围几位穿着粉色护士服的护理人员认真围站着,仔细观摩学习。这里是知识与技能传递的小天地,每一次这样的场景,都助力着护理人员提升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康复之路。
4号作品
《镜洁防护》
作者:丁安涛
内镜室清洗间里,两名工作人员身着全套防护服,手套裹紧双手,专注地在操作台前清洁内窥镜。一人轻柔擦拭镜身,一人精准冲洗管道,每一步都按规范细致操作。没有多余动作,唯有对"无菌"的严格坚守 -- 这幕后的严谨,是为杜绝交叉感染,为后续诊疗安全把关,也定格了医疗团队守护健康的责任瞬间。
5号作品
《关爱细节》
作者:杜洁
夏日炎炎,医护人员买来清甜的西瓜,切开后鲜红的果肉透着清爽,带着丝丝凉意送到患者们床边。
6号作品
《温度的交融》
作者:李梦雨
耐心的姿态、认真的神情,传递着医患间的信任与关怀。在医疗场景中,这样的瞬间,是专业与温度的交融,让冰冷的疾病沟通,有了暖人心的力量,彰显着医疗工作者守护健康、尊重患者的职业底色。
三等奖
7号作品
《指端诊心》
作者:丁安涛
中医诊室里,专家双目微闭,神情专注。三指轻搭患者腕间,指尖细细捕捉每一丝脉象浮沉,将数十年诊疗经验化作对病症的判断,也是医者仁心藏于指端的生动定格。
12号作品
《医患融合》
作者:李梦雨
借助专业器械,耐心指导、细致记录,传递着医疗温度。这不仅是身体功能的康复助力,更是医患携手、共抗病痛的温暖写照,彰显康复医学中人文关怀与专业诊疗的融合,为患者重拾健康注入信心与力量。
15号作品
《屏前传智》
作者:丁安涛
超声屏幕亮起清晰影像,老师指尖轻划屏幕,为年轻学生圈注病灶、解析特征。师生紧盯画面、低声研讨,每一次交流都是精准诊断的推敲,每一句指导都是经验的传递,以协作守护健康,定格医师节的专业力量。
18号作品
《康复之光》
作者:卢根毅
一位医护人员紧紧握着病人瘦弱的双手,那双手传递着无尽力量。此刻,她正专注且耐心地为病人开展康复治疗。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执着,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这眼神,如同明亮的灯塔,穿透病人心中因疾病产生的阴霾,为其带来温暖与希望。
22号作品
《医患双向奔赴》
作者:李梦雨
身着白大褂的医生们,用爱心手势传递关怀,患者笑容洋溢,尽显信任。这不仅是医患间温暖互动,更体现医疗服务中人文关怀的温度,展现医护以爱守护、患者安心托付的美好关系,诠释医疗工作里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动人内涵。
这一张张照片既是对医护人员日常坚守的真实写照,更传递着医患同心的温暖力量,深刻诠释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与人文关怀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