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阿拉善盟:“温都尔勒图镇牌”西红柿俏销市场引客来

0
分享至

连日来,在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农户们忙着将新采摘的西红柿采摘、分拣、装箱……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据了解,该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让西红柿优质果率提升至90%以上,凭借绵密沙瓤、酸甜鲜美的口感,“温都尔勒图镇牌”西红柿成了市场抢手货。

在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塔布呼都格嘎查,百余亩西红柿地宛如“红海”。“今年种植的西红柿品种好、口感佳,预计每亩产量达2万斤,按每斤1.2元收购价算,每亩纯收入能有6000到8000元。”种植技术员何江鸿难掩喜悦。另一位技术员李世文则表示,从育苗到采摘的各个环节,优先聘请了周边村民务工,日均收入160元,目前已带动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嘎查的西红柿储存库内笔者看到,河南、甘肃等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早听说这里的西红柿品质好、沙瓤足、口感正,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收购商们纷纷赞叹,尽显产销两旺的红火势头。

与传统农耕场景不同,如今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的种植户中多了许多返乡青年的面孔,何江鸿、李世文便是其中代表,他们带着先进管理理念和精准市场定位返乡,用智慧浇灌出“红色果实”,为乡村发展注入振兴动力。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巴润霍德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阿荣娜,也是返乡青年中的一员。几年前,她放弃城市工作,回村承包700亩田地。非农业科班出身的她主动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从土壤改良到智能灌溉,从品种选育到精准施肥,尽显“新农人”的专业与创新。“今年,嘎查80后、90后种植户已占两成,户均年收入超40万元。”阿荣娜说,如今“回乡种地”不再是无奈之选,而是充满机遇的新方向。

近年来,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将“引才务农、以才兴农”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把外来人才和本土返乡青年纳入嘎查“两委”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对优秀大学生回村任职给予专项激励。本次嘎查“两委”换届后备人选中,35岁及以下年轻人占比35%,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达50%。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从“传统种植”到“新型农业”,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的西红柿不仅丰富了百姓“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钱袋子”,越来越多青年以“新农人”身份在田野上书写青春篇章,让“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愿景逐步落地,也让 “丰收” 二字有了最踏实、最温暖的模样。(徐晓玲、侍新元)

来源:阿拉善盟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6448文章数 2005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