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
来到宏盛机械厂还不到三个月,留学归来的范磊就急于烧出上任后的“三把火”。
他大笔一挥,将厂里干了二十年的仓库主管张卫国,列在了裁员名单的第一位。
他对着一众管理层吹嘘自己如何轻松为工厂每年节省二十万成本。
张卫国只是摘下老花镜,平静地看着他:
“范厂长,开除我可以,麻烦先把八千万的土地收回款结一下。”
![]()
01
我叫张卫国,今年五十八,是宏盛机械厂的仓库主管。
这活儿,我干了整整二十年。
“张叔!张叔!快去三号会议室,新来的范厂长点名要你过去!”
我的徒弟小马气喘吁吁地跑进仓库,一脸的焦急。
我正戴着老花镜,核对今天下午要出库的一批轴承清单,闻言,慢悠悠地抬起头。
“急什么,天塌不下来。”我取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又是那个范厂长。
范磊,三十出头,据说是从德国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的海归硕士,
被总公司派来当我们的新厂长。
来了不到三个月,整个厂子被他搅得鸡飞狗跳。
他嘴里天天蹦着我们听不懂的词儿,
“精益生产”、“工业4.0”、“降本增效”,
听得厂里这些干了一辈子活儿的老师傅们一愣一愣的。
我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清单交给小马:“你盯着点,别出岔子。”
“知道了张叔,可是……”小马欲言又止,眼神里全是担忧。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多说,转身朝办公楼走去。
三号会议室里,十几号车间主任、部门主管都坐在那儿。
主位上坐着的,就是范磊。
我进来的时候,他正好讲到兴头上。
“各位,我们宏盛机械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他猛地一拍桌子,“是效率!是成本!是落后的管理模式!”
他身后的PPT上,是一个鲜红刺眼的柱状图,上面写着“人力成本分析”。
“就拿我们的仓库来说,”
“一个仓库,竟然养了五个人!”
“管理方式还是最原始的纸质记账!”
“每年光是张主管一个人的工资,就要二十万!”
我的心,咯噔一下。
我知道,他这是冲我来的。
从他上任第一天,巡视到我那间堆满了几十年账本的老旧仓库时,
我就从他眼神里看到了毫不掩饰的鄙夷。
“一个优秀的现代化工厂,仓库管理必须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我已经联系了德国的供应商,准备引进一套全新的WMS仓储管理系统!”
“新系统上线后,仓库只需要两个人!”
“一个负责系统操作,一个负责叉车!”
“每年,光仓库这一块,我们就能节省下至少四十万的人力成本!”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生产车间的李主任,一个跟我一起进厂的老伙计,忍不住开口了:
“范厂长,张主管在厂里二十年了,仓库里上万种零件,哪个放在哪个架子上,他闭着眼睛都摸得到。”
“生产线上缺个什么急用件,只要跟他说一声,三分钟之内保证送到。”
“这……这系统能有张主管好用吗?”
范磊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李主任,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不能再用这种陈旧的‘人情’和‘经验’来管理工厂。”
“商业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我们是企业,不是养老院,更不是慈善机构!”
“对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人,公司只能进行‘优化’。”
我看着范磊那张年轻而傲慢的脸,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我和老厂长陈哥,带着十几个兄弟,在这片荒地上打下第一根桩;
我看到了工厂第一次接到大订单,我们连着三天三夜没合眼,累倒在车间里;
我看到了工厂差点倒闭,陈哥抵押了房子,我们所有人几个月没拿工资,硬是把厂子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那时候的宏盛,哪有什么“精益生产”,靠的就是一股子兄弟情,一股子拼命的劲儿。
可现在,这些在范磊眼里,都成了“陈旧”和“落后”的代名词。
我心里一阵发凉,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我这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这点事,还不至于让我乱了方寸。
会议结束了。
范磊叫住了我,还有人事部的刘经理和生产部的李主任。
整个宏盛,也就李主任还敢替我说两句话了。
02
“张主管,”他慢条斯理地开口,将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
“这是公司根据劳动法给你拟定的离职补偿协议,N+1,一分钱都不会少你的。”
我没有去看那份协议。
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被我看得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换上了一副假惺惺的语气:
“张主管,我知道你在公司年头久,有感情。”
“但是你要理解,这是公司发展的需要。”
“再说,你年纪也不小了,快六十的人了,早就该退休享享清福了。”
“这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嘛。”
“好事?”我终于开口了,
“范厂长,我今年五十八,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
“上个星期公司体检,我的各项指标比你还好。”
“我每天早上六点到仓库,晚上七点走,二十年风雨无阻。”
“你凭什么说我该‘享清福’了?”
我的话,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张卫国!”他的态度也变了,连“张主管”都懒得叫了,
“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这是在跟你商量吗?我是在通知你!”
“公司让你走,你就必须走!这是命令!”
一旁的李主任急了:“范厂长,你不能这样!老张为厂里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人事部的刘经理也一脸为难:“范厂长,要不……我们再商量商量?张主管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
“特殊?有什么特殊的?”范磊不耐烦地打断了她们,
“在宏盛,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包括我!”
“一个仓库主管而已,开了就开了!”
“李主任,刘经理,你们两个要是再多话,就跟他一起走人!”
李主任和刘经理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范磊满意地靠回椅子上,他看着我说道:
“张卫国,给你三天时间办交接。”
“三天后,我不想再在厂里看到你。”
我慢慢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
我看着范磊,忽然笑了。
我的笑,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范厂长,”我一字一顿,语气平静得可怕,“开除我可以。”
范磊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想到我会这么轻易就范。
我顿了顿,看着他那张错愕的脸,缓缓说出了下一句话:
“不过,在让我走之前,麻烦你先把八千万的土地收回款,结一下。”
“什……什么?”
范磊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了。
“你说什么?什么八千万?”
我没有再解释,只是平静地看着范磊,重复了一遍:
“八千万。土地收回款。一分都不能少。”
说完,我没再看他们一眼,转身,拉开办公室的门,走了出去。
身后,是范磊气急败坏的声音。
“张卫国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什么狗屁八千万!你这是敲诈!!”
03
我回到仓库,小马立刻迎了上来。
“张叔,怎么样?那个姓范的没为难你吧?”他一脸紧张。
我摇摇头,笑了笑:“没事,一个小年轻,翻不起什么浪。”
我坐回到我那张掉了漆的办公桌前,给自己泡了杯浓茶。
热气氤氲中,我的思绪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时候,这片现在矗立着宏盛厂房的土地,还只是一片荒草丛生的郊野。
而这片地,是我们老张家的。
当年,老厂长,也就是我叫了半辈子“陈哥”的陈宏生,还是个一穷二白的毛头小子。
他怀揣着做中国最好的机械零件的梦想,却连租个小作坊的钱都拿不出来。
我父亲和他一见如故,当即拍板,把家里这块地,以近乎白送的价格,租给了他。
![]()
租期五十年。
唯一的条件,写在了一份补充协议里。
那份协议,陈哥叫它“君子协定”。
协议规定,陈哥必须善待所有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创始员工,
只要员工本人不愿意走,工厂就不能以任何理由单方面辞退。
如果违约,我们张家,有权立刻收回土地。
而收回土地,工厂就必须支付一笔“土地收回及地上附着物清理费用”。
这笔钱,按照当年的约定,是八千万。
父亲说,我们张家不图他那点租金,图的是一份情义,一份承诺。
他希望宏盛能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工厂。
为了监督这份“君子协定”,也因为我自己确实喜欢跟这些叮当作响的铁疙瘩打交道,我就进了厂,从一个最普通的仓库管理员,干到了现在。
二十年来,陈哥一直信守承诺。
哪怕是在工厂最困难的时候,他宁愿卖掉自己的房子给大家发工资,也从未动过裁掉任何一个老员工的念头。
可是现在,陈哥退休了,厂子卖给了大集团,派来了这个叫范磊的“海归精英”。
他不懂宏盛的历史,更不懂什么叫“君子协定”。
在他眼里,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只是他财务报表上可以被随时抹掉的“成本”。
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也好,是时候让这些只认数字不认人的年轻人们,上一堂课了。
另一边,厂长办公室里,范磊已经快要疯了。
“查!给我查!把这个厂里所有跟土地有关的合同都给我翻出来!”
“我倒要看看,这个老东西到底在耍什么花招!”
他对着人事刘经理和财务王总监大吼。
“还有,那个叫张卫国的,把他所有的档案,背景,都给我查个底朝天!”
“我就不信了,一个破仓库管工,能掀起什么风浪!”
刘经理和王总监战战兢兢地跑了出去,立刻开始翻箱倒柜。
范磊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敲诈?勒索?
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头子,有这个胆子?
他刚才那副平静得可怕的样子,根本不像是在虚张声势。
难道……真的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他烦躁地扯了扯领带,抓起电话,打给了集团总部的法务部。
“喂,孙律师吗?我是宏盛的范磊。”
“我这里遇到点麻烦……”
04
工厂的档案室里,财务王总监和人事刘经理,带着两个年轻员工,
满头大汗地在一堆堆落满灰尘的文件柜里翻找着。
“找到了!找到了!”一个年轻员工举着一个牛皮纸袋,兴奋地喊道。
王总监和刘经理如获至宝,赶紧接了过来。
纸袋已经泛黄,边角都磨破了,上面用毛笔写着四个大字——“土地租约”。
他们小心翼翼地吹开上面的灰尘,打开了纸袋。
里面,是一份用老式打字机打出来的合同,和一份手写的补充协议。
他们快速地浏览着主合同。
出租方:江城安居置业有限公司。
承租方:江城宏盛机械厂。
租金:每年拾万元整。
“每年才十万?”王总监倒吸一口凉气,
“这片地,在现在这个地段,一年的租金至少也得五百万起步!这简直跟白送一样!”
刘经理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她把那份手写的补充协议,举到了王总监面前。
“老王,你看这个……”
王总监凑过去一看,瞳孔猛地收缩。
那份补充协议,字迹苍劲有力,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为保障工厂稳定,承租方(宏盛机械厂)需保证创始员工(名单附后)之长期雇佣关系。”
“若无重大过失或本人自愿离职,承租方不得单方面与服务年限超过十五年之创始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若承租方违反此约定,则视为根本性违约。”
“出租方(安居置业)有权单方面终止主租赁合同,并要求承租方于三十日内,支付土地收回及地上附着物清理费用,共计人民币捌仟万元整。”
合同的末尾,是两个签名。
一个,是老厂长陈宏生的。
另一个,他们不认识。
但当他们翻到附上的那份创始员工名单时,两个人的呼吸都停止了。
名单的第一个名字,赫然就是——
张卫国。
“我的天……”王总监的腿一软,差点坐到地上去,“这……这他妈是真的……”
刘经理的脸色也惨白如纸:“快……快给范厂长打电话!”
范磊接到电话的时候,正焦躁地等着集团法务的回音。
“范厂长!找到了!合同找到了!”王总监的声音带着哭腔。
“怎么样?是不是那个老东西在胡说八道?”范磊急切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王总监才说道:
“范厂长……那个……八千万的违约金条款……是真的……”
“而且,合同上写得很清楚,只要开除张卫国,对方就有权立刻收回土地……”
“什么?!”
范磊手里的钢笔,“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感觉自己的血液,瞬间凉了半截。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陈宏生那个老糊涂!他怎么会签这种卖身契一样的合同?!”他对着电话咆哮。
“那个……出租方,那个‘安居置业’,到底是什么来头?”范磊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我……我马上去查!”王总监颤抖着挂断了电话。
范磊瘫坐在椅子上,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看似简单的裁员决定,怎么会牵扯出这么一个天大的地雷。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他就不只是在宏盛待不下去的问题了。
让集团损失八千万,外加失去整个工厂的土地,他范磊的职业生涯,将彻底完蛋!
不,他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那个张卫国,一个土老帽仓库管工,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背后,一定有阴谋!
05
工厂食堂,下午三点。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食堂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工人在角落里喝茶聊天。
我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捧着一个搪瓷缸,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熟悉的厂房。
“张叔。”生产主任李刚在我对面坐下,脸上带着关切和一丝好奇。
“老李啊,坐。”我示意他坐下。
李刚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耳语:
“老张,你下午在范厂长办公室说的那些话……厂里都传遍了。”
“你……你真有那么大本事?”
我微微一笑,神色平静。
“传就传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
李刚还是不敢相信:
“老张,你真的是那个什么……安居置业的老板?这片地真的是你的?”
我轻轻摇头,抿了一口茶。
“不全是,确切地说,这块地是我家的祖产。”
“至于安居置业,只是一个持有这块地的壳公司而已。”
李刚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那你为什么要在仓库当个主管?这么多年……”
我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因为我喜欢。”
“我喜欢这些铁疙瘩,喜欢看着这些零件从我手里出去,变成一台台机器,运往全国各地。”
我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
“陈哥当年创业时,我爸看中他的人品和志向,就把这块地以很低的价格租给了他。”
“唯一的条件是,工厂要有‘人情味’,要善待那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我微微一笑。
“而我自己,则选择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一来是真的喜欢干活,二来也是想亲眼看看宏盛是否遵守了承诺。”
李刚听得入神,半晌才叹了口气:“原来是这样……难怪陈总在的时候,从来不亏待我们这些老家伙。”
我继续道:“二十年来,陈哥一直信守承诺。”
“公司从小作坊发展到上市企业,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裁撤过任何一个工作满十年的员工。”
我看着李刚,眼神锐利起来。
“直到你们的范厂长来了。”
李刚低下头,有些惭愧。
“老张,范厂长他……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
我轻轻摇头。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接手一家公司前,应该了解它的一切,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化。”
“范厂长急于证明自己,用他那套所谓的‘德国经验’来衡量一切,却忽视了宏盛真正的根基所在。”
李刚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老张,那你真的会要那八千万吗?那可不是小数目,厂子可能会被拖垮的。”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呢?”
李刚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手。
“放心吧,我不会做出伤害宏盛的事情。”
“我只是想给那个年轻人一个教训,让他明白,管理工厂不仅仅是看数字和报表,更是要看人心和道义。”
李刚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担忧。
“可是现在厂里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猜会发生什么……”
我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
“等陈哥明天回来,一切自然会明朗。”
我微微一笑。
“现在,我该去仓库看看晚班的备料了。”
06
夜幕降临,江城的霓虹灯点亮了天空,
但宏盛机械厂的厂长办公室里,却是一片死寂。
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寂静。
是集团法务总监孙律师的来电。
“查到什么了吗?”他的语气急切。
孙律师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听起来有些疲惫。
![]()
“范总,我们查了工商、税务和国土等多个部门的记录。”
他顿了顿,似乎在整理思绪。
“安居置业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主营土地和房产投资的企业,注册资本一个亿。”
范磊皱起眉头。
“股东结构呢?”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孙律师的声音变得低沉。
“安居置业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唯一股东和法人代表,就是张卫国。”
范磊感到一阵不安。
“那张卫国本人呢?他是什么背景?”
孙律师沉默了几秒。
“从表面上看,张卫国就是个普通的江城本地居民。”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
“但根据我们从一些地方志和老档案里找到的线索,张氏家族在解放前是江城有名的实业家族,拥有大量土地和房产。”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张卫国的父亲,正是张家的嫡系后人。”
范磊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窗台,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你是说,张卫国可能是……隐形富豪?”
“很有可能。”孙律师的回答简短而肯定。
“而且,那份补充协议,我们的律师团队看过了,条款清晰,权责明确,从法律上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
范磊深吸一口气。
“我知道了。”他挂断电话,思绪万千。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范磊头也不回地说道。
财务王总监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疲惫和焦虑。
“范厂长,我刚从市国土局回来。”他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查到了这块地的历史权属记录。”
范磊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盯着他。
“说。”
王总监咽了口唾沫,递上一份文件。
“这块地在解放前确实属于张氏家族。”他的语气变得越来越低。
“后来经过一些政策变动,但在改革开放后,这块地的使用权确实又回到了张氏家族手中。”
他指着文件上的一段记录。
“1998年,也就是安居置业成立的那一年,这块地正式划归安居置业所有。”
范磊沉思片刻,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你的意思是,从法律上来说,这块地确实是张卫国的?”
王总监点点头,表情凝重。
“是的,所有权无可争议。”
范磊深吸一口气,走回办公桌前坐下。
“那么,我们现在的选择是什么?”
王总监谨慎地回答:
“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他竖起一根手指。
“一,收回裁员决定,向张主管道歉,继续按照现有租约履行合同。”
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
“二,坚持裁员,但立刻要准备好八千万现金,并且准备好在三十天内搬离这里,重新选址建厂。”
范磊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答案显而易见。
但作为一个空降而来、雄心勃勃的厂长,向一个自己看不起的老员工低头认错,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耻辱,更会让他未来在工厂的管理威信扫地。
正当他陷入两难时,人事刘经理打来了电话。
“范厂长,不好意思打扰您。”刘经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
“有件事我觉得您应该知道……”
范磊皱起眉头。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