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卡拉斯凌晨在美网男单决赛击败辛纳,拿下第六座大满贯奖杯,再次把世界第一的位置抢了回来,这本身已经够热闹,但更有意思的是,四大满贯赛事的官方社交媒体几乎同时送上“贺信,表面是祝贺,实际上却是一场小型比拼,谁能用最有梗的方式刷一波存在感,这场场外的角逐让球迷们津津乐道。
美网自然是主场,官博直接把纽约夜晚搬出来,冠上“最闪耀的星这种带氛围感的词,既有仪式感又不失炫耀味道,好像在说你看吧,冠军还是要回到法拉盛,这其实没毛病,阿尔卡拉斯的两个美网冠军,都是在这里捧起奖杯,纽约的夜空撑得起他刷存在的底气。
温网的口味明显不同,他们一句“旧梦已生一拨新芽,诗意到有点文艺范,看似含蓄,其实暗戳戳提醒大家别忘了温网才是草地圣地,这里面还夹了个事实:阿尔卡拉斯三年前在美网夺冠后掉过队,如今再度登顶,时间跨度就是最好的伏笔,温网带点老友口吻的祝贺,挺在行的。
法网则更像是打了一段宣讲稿,风暴、逆境、青春,关键词一个不少,配上“22岁正当年的标签,既强调阿尔卡拉斯年轻有为,也顺带抽了辛纳一鞭子——你再强也拦不住西班牙小伙上位,这种调调很法网,有浪漫,又有点顽固硬气。
最会玩梗的还得属澳网,什么“发型基础,成绩就不基础,这话明显冲着阿尔卡拉斯的标志性造型开的玩笑,轻松又带梗,点赞和对喷都算在他们预料范围里,其实这就是澳网常见的风格,善用网感调侃,让球迷觉得松弛,不光是祝贺,更像在蹭热点。
从效果来看,美网是主场光环,气质上大方但略套路,温网走文艺小清新,法网拿正能量说事,澳网则是轻松调侃,每家都有特色,但真要比起谁最有传播力,大概率澳网这一波最容易在社交媒体刷屏,因为梗好记也好传播,至于谁最有格调,可能温网会赢得“文青球迷的心。
这背后还有个现实,就是四大满贯都在抢夺话语权,球员夺冠是他们最好的公关时机,不蹭一波热度等于白白浪费,尤其是现在年轻球员逐渐取代三巨头,赛事需要更鲜明的符号去绑定话题,阿尔卡拉斯这种又有实力又有个性的人,自然成了四方争抢的最佳人选。
另一方面,阿尔卡拉斯的成长速度确实够快,22岁的年纪,已经六个大满贯在手,别忘了德约科维奇当年还在和费德勒纳达尔周旋,他能在这个时间点稳定收割,不光靠天赋,也和他能抗压、能在硬地和红土都拿冠有直接关系,说白了就是多面手,能打硬仗。
辛纳在本届美网也不算差,决赛能跟阿卡对到最后,已经说明差距不在天赋,而在关键分的处理上,不少现场观众就说,阿卡在大舞台上的冷静和爆发,让人想到年轻时候的纳达尔,这句话夸张但也切中要害,他有那股“能熬住还能回怼的劲头。
问题来了,这样的局面会不会重演“二人转,甚至拉开和其他年轻人的差距,目前看可能性很大,辛纳和阿卡互相对喷、互相摆烂的镜头以后会常见,但别忘了网坛的不可预测性很高,一次伤病或者一波状态低迷,都可能改变格局,四大满贯拼命刷存在,其实也是在为未来预热。
阿尔卡拉斯用美网第六冠证明了自己依旧是当下最有统治力的年轻人,而四大满贯的贺信大战,也侧面说明了他已经成为不可绕开的中心人物,这既是对冠军的祝贺,也是未来舆论格局的缩影,你要问谁最强,答案还是场上的阿尔卡拉斯,不过在文案battle里,澳网恐怕赢了眼球,温网收了格调,美网守住主场,法网刷了一波热血,各自精彩,但对阿尔卡拉斯而言,这些都只是背景板,主角只有一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