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上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青岛市《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案例成功入选。此十大案例包括三个省级、七个地市级案例,青岛市该案例是唯一一个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典型案例,也是山东省省、市两级首次入选。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难点堵点问题,青岛市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高标准、矩阵式建设青岛中央法务区,集聚100余家高端法务资源,创新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为企业出海提供覆盖海外投资、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条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让企业出海更有底气。
优化涉外法律服务。在线下,青岛中央法务区总部设置了涉企、涉外、涉海、群众等12个服务窗口,与青岛市民中心建立联动机制,为企业、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线上,青岛中央法务区汇聚全市法治数据资源,嵌入20余个服务场景,打造数字法务线上平台和掌上应用端。同时,青岛在青岛市民中心、企业园区布设“青法小屋”,可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智能化法治服务体验。
提升涉外法治质效。青岛创新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平台,2024年以来,平台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580余件,标的额约130亿元,案件调撤率45%。加大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发应用知识产权智能3D证据系统、AI比对系统,制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及风险防控指南、商业秘密保护一站式服务指南等文件。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监测预警机制,2024年以来,发出预警信息300余份。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青岛在全市搭建外资企业圆桌会、关企面对面等政企沟通交流平台矩阵,开展“青岛口岸讲坛”“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等特色宣讲活动。组建“青法先生”服务团,制定40余项法律服务自助点餐清单,开展“青法先生·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企业出海体检,帮助企业化解企业知识产权、税收缴纳等领域风险1000余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