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主题活动
“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
活动聚焦达斡尔族乌钦
哈库麦勒舞蹈、达斡尔族剪纸等
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旨在唤醒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版权意识
推动民族优秀文化
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梁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晓磊,以及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科长任勇,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科副科长刘冰共同参与活动。
在莽格吐村党群服务中心
任勇为非遗传承人、乡村文艺骨干等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解读课。他结合达斡尔族非遗的实际案例,细致讲解版权保护的法律框架、实践路径与执法机制,让高深的法律条文变得可知可感。随后的知识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参与,在互动中深化了对版权的认知。现场还设立了“版权登记流动服务站”,联合市新闻出版局受理当地非遗作品的版权登记申请与咨询,提供“一站式”服务。活动之余,梁艳一行还欣赏了达斡尔族传统歌舞表演,实地调研莽格吐乡“红石榴”项目保护传承基地和渔猎文化专题展,真切感受这片土地深沉的文化脉搏。
当日下午
版权保护的种子进一步播撒至校园。在卧牛吐镇中心校,达斡尔族剪纸非遗传承人胡睿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哈尼卡制作课。她从文化渊源讲起,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哈尼卡的世界。同学们亲手实践、发挥想象,一张张彩纸在他们手中被赋予生命。课程结束后,现场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哈尼卡作品,并将为这些稚嫩却充满灵感的创作申请版权登记——这不仅是一纸证书,更是一次真实的启蒙,让同学们早早理解:文化尊重,从珍惜自己的创造开始。
这场聚焦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的专项行动,不仅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的重要实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呼应。它生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文化传承理念——以现代版权制度为古老技艺注入法治尊严,让民族民间的文化基因在法治的轨道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放眼更长远的未来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将继续推进版权保护
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持续探索符合本民族特色的
版权登记、转化与传播机制
让每一段古老吟唱
每一针民族绣片
每一个稚嫩却真诚的哈尼卡
都不再是“飘零的遗产”
而是有身份、有归属
有未来的文化生命
记者丨王子铜
编辑丨赵伟男 校对丨耿德波
责编丨陈佳玉 总编丨丛明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