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高人自述:山海经世界真实存在,地球有多个入口,两个遗址

分享至

“李教授,这个符号,您能解读吗?”周迁递过一张泛黄的纸。

李焱接过纸,瞳孔骤然收缩。“这不可能……这与《山海经》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749局成立的目的,就是验证一个假设——《山海经》不是神话,而是古人留下的地图。”张朔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而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入口。”

李焱转身,看见张朔手中握着一把形状诡异的钥匙,闪烁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光芒。



01

李焱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揉了揉自己酸痛的眼睛。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古籍资料,其中大部分与《山海经》有关。

作为国内顶尖的考古学家,李焱四十岁的年纪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尤其是在上古文献解读方面。

这天清晨,当他推开办公室的门,发现桌上多了一个没有邮戳的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只写着他的名字,没有任何其他标记。

李焱本能地觉得有些奇怪,他环顾四周,办公室里一切如常。

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字:“李教授,你对《山海经》的研究已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今晚八点,老城区的藏书楼等你。”

落款处只有一个奇怪的印章:“749局”。

李焱反复检查这张纸,纸质看起来很新,但印章却有一种古老的质感。

这是一个设计精妙的恶作剧,还是真有其事?

好奇心最终战胜了谨慎,当晚七点五十分,李焱站在了老城区那座几乎被人遗忘的藏书楼前。

藏书楼的灯光昏暗,门口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一身普通的灰色西装,却给人一种不普通的感觉。

“李教授,我是张朔,请跟我来。”那人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藏书楼内部比外表看起来大得多,穿过几排书架后,张朔按动了一个隐藏的按钮。

书架缓缓移动,露出了一条向下的台阶。

“749局,成立于1949年,但真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我们的使命是研究和保护那些被主流学术界忽视或否认的真相。”张朔边走边介绍。

李焱跟随张朔走下台阶,来到一个现代化的地下设施,墙上挂满了《山海经》中描绘的奇异生物和地理图。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但在告诉你更多之前,我需要确认你是否愿意加入我们。”张朔停下脚步,转身直视李焱的眼睛。

这一刻,李焱意识到他面临的是一个改变人生的选择。

“如果我拒绝呢?”李焱试探性地问道。

张朔微微一笑:“那么你会安全离开,只是会忘记今晚发生的一切。”

李焱感到一丝寒意,但内心深处,那种对未知的渴望已经被彻底点燃。

“我接受,但我有权利知道我将面对什么。”李焱坚定地说。

张朔点点头,领着他走进了一个宽敞的房间,房间中央是一个全息投影装置,显示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李教授,你对《山海经》的研究非常出色,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它不仅仅是神话,而是古人对真实世界的记录呢?”

李焱看着投影中那些奇异的地形和生物,一时语塞。

“749局的真正目的,是证实并研究《山海经》描述的世界确实存在,而且可以通过地球上的多个入口到达。”张朔的声音平静,却让李焱感到震撼。

第二天一早,李焱被带到了749局的档案室,这里存放着无数珍贵的古籍和资料。

“这些是我们多年来收集的关于《山海经》的所有研究成果,从今天开始,它们都对你开放。”张朔说完便离开了,留下李焱一人在资料的海洋中。

李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很快就被一本特殊的笔记吸引。

笔记的作者是一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学者,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读《山海经》的方法。

传统解读将《山海经》视为神话或地理志,而这位学者却认为它是不同空间维度的地图。

按照笔记中的方法,李焱重新解读了《山海经》中的几处描述,发现它们与地球上的某些特殊地理位置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

特别是青海的一处山区,按照《山海经》的描述,那里可能存在通往“山海经世界”的入口。

李焱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张朔,后者对此似乎并不惊讶。

“我们已经派团队前往过那里,但没有找到确切的入口位置,也许你的新方法能带来突破。”张朔说道。



两周后,李焱和749局的地质学家周迁踏上了前往青海的旅程。

周迁看起来三十出头,体格健壮,说话简洁有力,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张局长说你是个天才,希望这次不会让我们失望。”这是周迁在飞机上对李焱说的第一句话。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深入了人迹罕至的山区,按照李焱的计算寻找可能的入口。

第三天的傍晚,他们发现了一处奇特的岩石构造,岩石上有不寻常的纹路,像是某种符号。

“这些纹路,它们和《山海经》中描述的'天门'标记非常相似。”李焱兴奋地说道。

周迁用专业设备扫描了岩石,数据显示这里的地质构造确实非常异常。

“这下面可能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但我们需要更多设备才能确认。”周迁皱着眉头说。

当晚,他们在山脚下的小村庄借宿,遇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

老人告诉他们,山上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仙境之门”的传说,据说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人莫名消失在那片区域。

“小时候,我亲眼看见过一个猎人追着一只受伤的野兽进了山里,再也没有回来。”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

李焱和周迁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和谨慎。

第二天,他们带着更多设备重返那处岩石构造,经过一整天的勘测和分析,确认了下方确实存在一个人工开凿的空间。

“我们需要开挖,但得小心行事。”周迁通过卫星电话向总部报告了情况。

02

三天后,749局派来了专业的考古挖掘团队,他们开始了谨慎而系统的开挖工作。

一周后,他们终于挖掘出了一个入口,通向山体深处。

入口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上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图案。

“这些符号类似甲骨文,但又有明显区别,似乎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古代文字。”李焱边走边研究着墙上的刻痕。

通道越来越宽,最终通向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

建筑风格不同于任何已知的古代文明,墙壁上的壁画描绘着各种奇异的生物和景观,与《山海经》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

“这……这简直难以置信!”李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一幅壁画特别引人注目,它描绘了一个人形生物站在某种“门”前,门的另一侧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满了奇异的生物和植物。

周迁对壁画拍了大量照片,同时用设备扫描整个建筑结构。

“这些建筑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但保存状态不应该这么好。”周迁的话语中带着专业的疑惑。

李焱发现建筑中央有一个圆形的石台,石台上刻满了符号,他开始尝试解读这些符号。



经过两天的努力,李焱初步破解了一些符号的含义。

团队继续深入探索这座地下建筑群,每一个新发现都让他们更加确信《山海经》描述的世界可能确实存在。

在第七天的下午,当他们来到建筑群最深处的一个密室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的沉默。

一位队员手电筒的光束照到墙壁上,突然惊叫一声,手电筒从手中滑落,在地上滚动了几圈。

“那是...那是什么?”他的声音因恐惧而变调。

李焱快步上前,捡起手电筒,将光束重新照向墙壁,随即也倒吸一口冷气。

“上帝啊...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眼睛无法从墙上的东西移开。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