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4岁老人偶然翻看杂志,才发现失踪30多年的儿子,已是国家功臣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核潜艇之父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一本旧杂志中的黑白照片令一位年迈母亲泪眼朦胧,照片中的人竟是她失踪三十余年的亲生儿子!

那么当年毫无征兆的他为何会突然音讯全无?

这段迟到的真相,竟与打造国家重器息息相关!



医生之子为何投身造船事业

1987年广州郊区的一间屋子里,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正努力地拿着放大镜,专注地盯着一页杂志。

她视力早已模糊,但目光却被一幅黑白肖像紧紧吸引。照片上那熟悉的眉眼,特别是那坚毅的下巴,让她内心震动。



这太像她那个失踪三十年的儿子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次神秘调动后,排行第三的儿子黄旭华便如人间蒸发,杳无音信。

多年来,家人有过各种猜测,有人说他远赴海外,有人甚至怀疑他早已不在人世,但这位母亲始终坚信他还活着。



她逐字逐句地读着报道,当看到文中提到此人妻子名为李世英,出生地也完全吻合时,她终于确认了。

这就是她的儿子,那个三十年来从未回家、从未寄过一封信的孩子。

黄旭华的人生起点,原本是行医济世。1924年他出生于广东汕尾田墘镇,一个远近闻名的医生世家。



父亲黄树榖医术精湛,母亲曾在广州大医院担任助产士,夫妻俩开设的医馆口碑极佳,尤其对贫困百姓,常常免费施诊,将医德置于首位。

在七个子女中,黄旭华排行第三,自幼体弱多病,性格内向寡言,按理说最适合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医生。



但动荡的时代从不给人安稳的选择。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为求学一家人辗转迁徙,最远到达广西。他亲眼目睹日军飞机盘旋,亲耳听到炸弹在不远处炸裂的轰鸣。



在广州街头他看到过控诉侵略者的宣传画,在学校里他曾出演抗战话剧,饰演一位逃难的孩子,台词不多,主要靠哭泣表达。

那些真实的恐惧和屈辱,深深印刻在一个少年的心中。他开始明白,一个国家若装备落后,就只能任人欺凌,拯救一个人远不如振兴一个国家。



医生的梦想悄然改变,1946年他做出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考入国立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

在当时这绝对是个冷门专业,报考者寥寥无几,但他心中清楚,未来的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舰船。

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思想的航向愈发坚定,1949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上海,从事舰船设计,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直到1958年夏天,一纸绝密调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算盘敲出的国之重器



那是一项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任务,代号09工程,研制核潜艇。接到前往北京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命令时,黄旭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他没有告诉父母兄弟自己要去哪里,也没说去做什么。



对妻子他也只是模糊地交代了一句,说是调去外地工作。这一走,就是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里,他与家人彻底断了联系,仿佛消失在茫茫人海。

挑战是极其严峻的。当时中国在核潜艇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几乎是从零开始。

原本承诺提供技术支持的苏联,突然单方面毁约,专家撤离,资料销毁,连一张核潜艇的外形图纸都不愿留下。



最终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黄旭华与团队像大海捞针一样,从国外公开的报纸、杂志、新闻报道中搜集蛛丝马迹,拼凑信息。

他们将收集来的资料逐条分析、消化,然后亲手绘制图纸、搭建模型、开展试验。

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复杂得令人头皮发麻的数据,全靠算盘和计算尺。



为了核实一个关键数据,团队反复推演,耗时三个月是常有的事。设计图纸上任何一个参数出错,整个方案都可能需要推倒重来。

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为了给试验基地选址,他们连一张像样的海图都没有,只能亲自划着小船测量水深。



科研人员白天要下地劳动,晚上才能回到简陋的工房挑灯夜战搞设计。因为项目的高度保密性,他们还曾被误解,被扣上“技术走资派”的帽子。

每当团队士气低落时,黄旭华总是坚定地说:“我们不是为名利,是为中国人争口气!”

靠着这股信念,他们硬是挺了过来。1968年项目进入冲刺阶段,黄旭华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眼神里却闪烁着光芒。



1970年12月26日,渤海湾天气寒冷,海风凛冽,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如巨鲸入海,成功下水。

岸边的黄旭华和同事们激动地鼓掌,热泪盈眶,但这份喜悦只能深藏心底,没有庆功宴,没有媒体报道,更没有奖章。

所有人的名字,继续隐匿在历史的幕后。



因为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1988年,核潜艇需要进行一次极限深潜试验,这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测试,一旦潜艇结构无法承受巨大水压,就会艇毁人亡。

在当时没人敢打包票,也没有人愿意承担首次下潜的责任。



关键时刻,已经64岁的黄旭华站了出来。他本可以选择退休安享晚年,但他只说了两个字:“我上。”

他对忧心忡忡的同事们说:“我比谁都了解这艘艇,我跟你们一起下去,出了问题我负责!”

总设计师亲自登艇,为一次高风险试验压阵,这在世界核潜艇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沉着冷静给了所有人极大的信心。潜艇缓缓下潜,深度计上的数字不断跳动,艇内安静得能听见每个人的心跳。

最终潜艇成功下潜至极限深度,随后顺利上浮,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实现了零故障。

这次成功的深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也正是从这次试验之后,黄旭华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才逐渐被外界所知。



那个默默无闻的“黄工”,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

2019年,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身着中山装,微微低头。

那一刻他或许想起了197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或许想起了那位用放大镜在报纸上寻找他的母亲。

从隐姓埋名到举国皆知,从“黄工”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用一生践行了“为中国人争口气”的誓言。



结语

大家觉得,要是换作我们自己,面对需要为大事舍弃小家的情况,能否做出黄旭华那样的决定?

而作为家人,面对亲人长期失联,又能否像曾慎其老人一样,始终选择相信与包容呢?



参考资料:湖北日报《揭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传奇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西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被“双开”

江西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被“双开”

新京报
2025-09-15 15:09:01
婉拒拜仁邀请!蓝军废柴选择躺平:周薪32万 无需参加合练

婉拒拜仁邀请!蓝军废柴选择躺平:周薪32万 无需参加合练

球事百科吖
2025-09-16 03:21:01
《红楼梦》翻拍,贾宝玉的人选呼声最高的五位,你觉得谁最适合?

《红楼梦》翻拍,贾宝玉的人选呼声最高的五位,你觉得谁最适合?

窦韦侃影视
2025-09-10 10:36:32
股票狂飙!马斯克砸10亿美元!史上最大手笔增持特斯拉

股票狂飙!马斯克砸10亿美元!史上最大手笔增持特斯拉

华人生活网
2025-09-16 04:25:57
武大这次真的扬眉吐气!广州黄埔前往招聘,有234名教师体制名额

武大这次真的扬眉吐气!广州黄埔前往招聘,有234名教师体制名额

火山诗话
2025-09-12 10:46:26
初中阶段,这两科若是能同时拔尖,中考就稳了一大半!

初中阶段,这两科若是能同时拔尖,中考就稳了一大半!

好爸育儿
2025-09-15 08:50:05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澳门赛最大输家非林诗栋!当雨果输给王楚钦后,王皓举动别有深意

澳门赛最大输家非林诗栋!当雨果输给王楚钦后,王皓举动别有深意

侃球熊弟
2025-09-16 00:20:03
600243,股价涨近150%!公司公告: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00243,股价涨近150%!公司公告: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9-15 22:38:10
警惕!“对中国,美罕见达成跨党共识”

警惕!“对中国,美罕见达成跨党共识”

观察者网
2025-09-15 17:33:19
台新版“民安手册”被批制造恐慌,张亚中:赖清德正带着台湾之舟全速驶向巨大冰山

台新版“民安手册”被批制造恐慌,张亚中:赖清德正带着台湾之舟全速驶向巨大冰山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06:50:54
卢秀燕向赖清德求饶,却惨遭拒绝;国民党大好局势,陷入四分五裂

卢秀燕向赖清德求饶,却惨遭拒绝;国民党大好局势,陷入四分五裂

普览
2025-09-15 16:24:40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9-15 10:07:04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暖心人社
2025-08-09 22:31:41
里程碑,延边龙鼎36岁后卫金泰延完成职业生涯第300次出场

里程碑,延边龙鼎36岁后卫金泰延完成职业生涯第300次出场

懂球帝
2025-09-15 13:23:17
A股:股民准备好下车,主力要演不下去了,9月16日周二尾声将到?

A股:股民准备好下车,主力要演不下去了,9月16日周二尾声将到?

兴史兴谈
2025-09-15 16:53:53
北电78届明星班重聚,张丰毅展现青春肌肉,方舒未出席,两位已故

北电78届明星班重聚,张丰毅展现青春肌肉,方舒未出席,两位已故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16 01:47:26
中美在太空进行了一次较量,绝对是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中美在太空进行了一次较量,绝对是高手过招,招招致命!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5 07:52:21
A股:今日行情不对劲,主力在加速套现!行情无忧,还会加速上涨

A股:今日行情不对劲,主力在加速套现!行情无忧,还会加速上涨

虎哥闲聊
2025-09-15 11:35:48
确认了!她宣布离职

确认了!她宣布离职

天津族
2025-09-15 11:33:32
2025-09-16 05:16:49
哄动一时啊 incentive-icons
哄动一时啊
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历史。
2777文章数 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