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78岁的比尔·克林顿,这位曾经亲手将中国引入世界贸易体系的美国前总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美国的未来做出了“宿命般”的预言,并且还希望中国能答应他一件事。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美国总统如此直白地预言美国的结局?而他又希望中方答应他一件什么事?
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他力排众议,坚决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为了说服国内的质疑者,他向美国国会描绘了一幅由三大“美好设想”构成的蓝图。
经济上,他拍着胸脯保证,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凭借关税降低和贸易壁垒的拆除,美国企业将能凭借其固有优势,轻松主导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安全上,他认为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对话与合作,能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从而实现一种“提早防范”的战略效果。
更深层次的,是在意识形态上。
克林顿当时坚信,经济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渗透,能够潜移默化地给中国“洗脑”,推动中国向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靠拢,最终让中国实现所谓的“西化”。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中国的发展却没有像这位美国前总统所预想的那样。
在近期的采访中,克林顿本人也坦然承认,当初的设想已全面落空。
他直言不讳:美国的相对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中国终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实现了爆炸性增长,从世界第六位一路飙升至第二位。
这组可观的数据,无情地宣告了克林顿当年经济设想的破产。
美国企业非但没有如愿占领中国市场,反而是在中国本土企业的强势崛起和产业升级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况且,克林顿的这番反思,早已不是对个人政治遗产的重新评估那么简单,这更是对美国过去数十年对华战略根本性误判的一次深刻承认。
在内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政府未能处理好全球化带来的内部撕裂问题。
当制造业岗位大量外流,导致以“铁锈带”为代表的地区底层工人失去饭碗,整个中产阶级焦虑加剧时,政府却未能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和再培训体系。
这种巨大的社会裂痕,最终催生了民粹主义的崛起,并直接导致了他的妻子希拉里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败给了特朗普。
克林顿对此无奈地表示,希拉里“不是输给了特朗普,而是输给了这个时代”。
在外部,美国正逐渐失去其引以为傲的“节奏控制能力”。
在乌克兰战场,随着美国援助大减,局势陷入长期拉锯。
据报道,乌克兰外交部甚至开始请求中国出面调解并帮助重建,这无异于将传统的“世界调解人”角色拱手相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来自美国政坛鹰派高官的判断,为克林顿的预言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佐证。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可·卢比奥,将当前的中美关系精准地定义为“战略相持期”(strategic stalemate period)。
这个定义非常关键。
它从一个在任强硬派官员的口中,间接承认了美国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对中国形成绝对优势或单方面压制,双方进入了一种力量相对均衡、相互牵制的对峙阶段。
如果说克林顿是从历史和未来的长时段看到了衰落的必然结局,那么卢比奥的“相持期”论断,则是对当前僵持局面的精准分析。
这表明克林顿的看法并非孤例,而是美国政界一部分人,即便是强硬派,也已经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正因为进入了“相持”,所以才需要开始思考“相持”结束后的共存之道。
在清晰预判了结局之后,克林顿向中国提出了那个核心请求:“希望中国在那一天到来时,不要对美国不利”,言外之意,希望中国能够“高抬贵手”。
这句话,绝非简单的“认怂”或示弱。这恰恰是一位资深政治家基于现实主义的深刻考量。
它标志着美国一部分精英心态的根本性转变——从一个习惯于在全球发号施令的霸主,转变为一个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安全着陆”的前霸主。
这个请求的本质,是克林顿对未来世界力量格局的最终认知。
他深知,依靠打压和遏制已无法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中国的角色正在从全球化的“参与者”不可逆转地转变为新秩序的“塑造者”。
他那句“希望中国以智慧和宽容对待美国”,实际上是从侧面承认了未来力量对比的逆转。
当一个78岁的老人,还在为“美中关系”的未来发出声音时,他所担忧的已不再是如何赢得竞争,而是如何在美国失去绝对优势后,为自己的国家争取一个相对体面和安全的位置。
这既是对中国崛起的最终认可,也是对美国未来命运最深沉的担忧。
克林顿的预言与请求,与其说是对中国的期许,不如说是对美国过去一个时代霸权逻辑的最终告别。
他用自己的反思,亲手为自己开启的那个“美国可以塑造中国”的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克林顿的坦白,撕下了蒙在美国精英脸上最后的“自信面纱”,将一个帝国在黄昏时分的真实心态暴露无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