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不要!我就不要吃青菜!"
"小轩,你给我坐好,把这盘菜吃完!"
"我不吃!你凭什么管我!"
六岁的小轩猛地把筷子一摔,青菜汤汁溅了一桌子。35岁的林晓雨脸色瞬间涨红,周围食客纷纷侧目。
母子俩刚走出"老王家常菜"的大门,餐厅伙计小张就对收银员小李嘀咕:"你看见没?这孩子才六岁就敢这样跟他妈对着干,一点都不怕。他妈估计以后想住养老院都困难。"
林晓雨穿着一身得体的黑色职业套装,脚踩五厘米高跟鞋,即使是周末带孩子出来吃饭,也保持着精致的妆容。
她是市里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薪过百万,开着一辆白色奔驰GLC,住在市中心最昂贵的学区房里。在外人眼里是典型的成功女性。
但此刻,她正狼狈地追着自己六岁的儿子。
"小轩,你给我站住!"林晓雨的声音有些发抖,既有愤怒,也有无奈。她的高跟鞋踏在地面上发出急促的咔哒声,引来路人频频回头。
小轩头也不回,反而跑得更快了。他穿着一身名牌童装——巴宝莉的小西装外套,耐克的运动鞋,整套衣服价值五千多,比很多成年人一个月的工资还高。但此刻那张精致得像洋娃娃的小脸上,写满了倔强和反抗。
"妈妈又生气了!妈妈又要打我了!"小轩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声音在街道上回荡,引得更多人投来异样的目光。
终于,林晓雨追上了儿子,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知不知道刚才在餐厅里有多丢人?"
"我不想跟你在一起!"小轩甩开母亲的手,大声喊道,"你老是管我,老是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我讨厌你!"
"讨厌"这个词像一把刀子,狠狠刺痛了林晓雨的心。她看着周围指指点点的路人,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有个大妈摇着头说:"现在的孩子啊,真是没法管了。"还有人小声议论:"这么小就这样,长大还得了?"
林晓雨强忍着怒火,蹲下身子试图和儿子沟通:"小轩,妈妈刚才只是希望你把蔬菜吃完,这样对身体好。你看你最近又瘦了,妈妈很担心..."
"我不要你管!"小轩打断了母亲的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奶奶说了,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管得太多了!奶奶还说,小孩子就应该快快乐乐的,不应该像我这样天天不开心!"
听到"奶奶"两个字,林晓雨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愤怒、无奈、还有深深的挫败感。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们回家再说。上车。"
"我不要上车!我要去找奶奶!"小轩依然在抗议。
"立刻上车!"林晓雨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吓得小轩不敢再闹,乖乖坐进了车里。
与此同时,回到那家餐厅,伙计小张正和收银员小李聊着刚才的事情。
"你说那个女的,看起来挺有钱的,衣服鞋子都是名牌,开的车也不便宜,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六岁的儿子。
"小张一边擦桌子一边摇头,桌上还残留着刚才小轩打翻的青菜汤汁痕迹。
小李点点头,回忆着刚才的场面:"我注意到了,那孩子特别叛逆。刚才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他妈让他吃青菜,他直接把盘子推到一边,还大声说'我在家从来不吃这些东西,奶奶都不让我吃,奶奶说青菜很难吃'。"
"最夸张的是,"小张压低声音,四处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客人注意到,"那孩子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你不是我真正的妈妈,我真正的妈妈不会这样管我,奶奶才是真正爱我的人',当时那个女的脸都绿了,手都在发抖。"
"什么意思?后妈?"小李好奇地问,一边收拾着桌子上的残羹剩饭。
"不像,看那女的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应该是亲妈。而且你看她的反应,那种心疼和愤怒混合的表情,不是装得出来的。
"小张摇摇头,"我觉得问题出在那个奶奶身上。你听那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奶奶说''奶奶说',明显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那你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小李指的是小轩说的"你不是我真正的妈妈"。
"可能是孩子气话吧,但是你看,六岁的孩子就敢这样顶撞,等到十六岁还得了?"
小张继续擦桌子,"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了。孩子从小被惯坏,长大了就成了白眼狼。这女的现在管不住,等孩子再大点,指不定会怎么折腾她。
别说养老了,能不被气死就算好的了。我估计这女的以后想住养老院都困难,指不定这孩子会想方设法把她的钱都弄走。"
老板娘王姐从厨房出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你们少议论客人。不过这对母子我也注意到了,已经来了三四次了,每次都是这样。"
"王姐,您看出什么问题了吗?"小李好奇地问。
王姐叹了口气:"这个女的我看着心疼。她应该是单亲妈妈,压力很大。每次来都是精心打扮,但眼神里有种疲惫。而那个孩子,太聪明了,聪明得有点可怕。"
"可怕?"
"你们刚才没注意到吗?当他妈妈情绪激动的时候,那孩子的眼神很冷静,就像在观察,在计算。这不是一个六岁孩子应该有的眼神。"王姐的话让小张和小李都愣住了。
此时的林晓雨正开车回家,车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透过后视镜,她看着坐在后座闷闷不乐的儿子。小轩抱着胳膊,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睛盯着车窗外,一副"打死也不跟妈妈说话"的样子。
"小轩,妈妈刚才的语气可能重了点,但是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林晓雨试图缓和气氛。
"我不听!"小轩突然爆发,声音在狭小的车厢内显得格外刺耳,"你每次都这样!说什么为了我好,可是你从来不问我想要什么!你只知道让我学这个学那个,从来不关心我开不开心!"
林晓雨透过后视镜看着儿子涨红的小脸,心里五味杂陈。她想反驳,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种母子冲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小轩四岁开始懂事以来,他们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
作为单亲妈妈,林晓雨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给小轩报了六个兴趣班:钢琴、书法、围棋、游泳、英语、数学思维。
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周一到周五放学后都有课程,连周末也要上两个班。
钢琴课一年3万,英语外教课一年5万,数学思维课一年2万...仅仅是这些兴趣班,每年就要花费15万,这还不包括购买钢琴、书法用品等设备的费用。
在林晓雨看来,自己的童年太过平凡。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月薪加起来不到五千,住的是老旧的工厂家属楼,从小到大她连一节兴趣班都没上过。
高考时因为基础薄弱,只考上了一个普通二本,后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凭自己的努力和一些运气。
现在她有能力了,绝对不能让儿子重复自己的平庸人生。"我要给他最好的教育,让他从起跑线就领先别人。"这是林晓雨经常对自己说的话。
但小轩显然不这么想。
六岁的他已经学会了各种反抗技巧:上钢琴课的时候故意弹错,把老师气得够呛;
书法课上故意把墨汁洒在衣服上,说是意外;游泳课时假装肚子疼,在池边哭闹;英语课上装听不懂,对着外教老师一脸茫然...
最让林晓雨头疼的是,小轩总是把奶奶搬出来做挡箭牌。
林晓雨的母亲今年65岁,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在教育理念上和女儿完全相反。老人家认为孩子应该快乐成长,童年应该充满游戏和欢声笑语,而不是被各种兴趣班填满。
"晓雨,你这样做是在抹杀孩子的天性。"这是母亲经常说的话。
"妈,您这样惯着他,是在害他!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习,我们不能落后!"林晓雨不止一次跟母亲争论过这个问题。
"晓雨,你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不是也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把孩子逼得这么紧?"
母亲总是这样回应,"孩子还小,让他多玩玩有什么不好?童年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社会竞争比我们那时候激烈一百倍!您看看现在的高考,看看现在的就业市场!不从小抓紧,将来怎么办?"
这样的争论从来没有结果,反而让小轩更加有恃无恐。
每当林晓雨严格要求他的时候,小轩就会说:"奶奶说你这样是不对的!""奶奶说小孩子应该多玩!""奶奶说你小时候也很调皮,为什么不让我调皮?"
更过分的是,小轩已经学会了挑拨离间。他会对奶奶说:"妈妈不让我看电视,说奶奶教坏了我。"然后对妈妈说:"奶奶说你不懂教育孩子,说你会把我教坏。"
到家后,林晓雨打开门,小轩直接冲进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声音大得整个房子都震了震。
林晓雨站在客厅里,看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她脱掉高跟鞋,光着脚走到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坐在餐桌前开始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
其实,今天的冲突起源于一件很小的事情。
早上八点,林晓雨叫醒小轩,按照她制定的"周末学习计划",小轩需要在去餐厅之前先完成一页数学练习题和半页英语阅读。
"为什么要做题?今天是周末!"小轩当时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
"正因为是周末,才要保持学习的习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林晓雨耐心解释,"你看隔壁家的小明,人家周末还要上两个补习班呢。小区里的王阿姨昨天还夸小明英语说得好,都能和外国人对话了。"
"我不要跟小明比!小明一点都不快乐!他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小轩坐起来,小脸涨得通红。
"快乐不快乐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能考上好大学,能有好工作,能有好生活。"林晓雨理所当然地说道。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小轩。六岁的他虽然不完全理解什么是"好大学""好工作",但他能感受到母亲话语中的冷漠,感受到母亲对他现在的生活状态的否定。
"我现在就不快乐!我现在就不开心!你为什么不在乎?"小轩大声喊道。
林晓雨当时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理性:"小轩,你现在还小,不懂这些道理。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
在餐厅里,积压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当林晓雨要求他必须把青菜吃完时,小轩选择了最激烈的反抗方式。
林晓雨知道,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正在恶化,并且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她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作为一个在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她习惯了用理性和逻辑来解决问题。
在律师事务所里,她可以用严密的逻辑说服任何人,可以用精准的分析解决最复杂的法律问题。但面对六岁的儿子,所有的职场技巧都失效了。
她给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规划了完整的成长路径,设计了科学的营养搭配...她甚至为儿子做了一个Excel表格,详细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但越是这样,儿子越是反抗。
"也许是我太严格了?"林晓雨有时候也会这样想,但很快她就会告诉自己:"不,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他好。现在苦一点,将来就会甜一点。"
手机突然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晓雨,小轩今天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林晓雨疲惫地回答,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
"你是不是又逼他学习了?"母亲的语气带着责备,还有一丝心疼。
"妈,我没有逼他,我只是按照计划..."
"什么计划?孩子才六岁,你给他安排得像个大人一样!"母亲的声音提高了,"小轩是个很聪明很善良的孩子,但你这样管教,会把他的天性扼杀掉的。"
"什么天性?调皮捣蛋的天性吗?反抗长辈的天性吗?"林晓雨的声音也提高了八度,"妈,您看看现在的社会,看看现在的竞争!我们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
"晓雨,你冷静一点。孩子还小,你不能用大人的标准要求他。而且,你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心?"
母亲的话像一记耳光,狠狠打在林晓雨脸上。
她愣了几秒钟,然后愤怒地说:"妈,您能不能别在小轩面前说这些话?他现在什么都不听我的,张口闭口就是'奶奶说''奶奶说'。您这样做,是在破坏我的教育!"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母亲叹了口气:"晓雨,要不,这个周末让小轩到我这里住几天吧。你们母子俩都冷静冷静。"
"不用了。"林晓雨果断拒绝,"他是我儿子,我会处理好的。"
挂掉电话后,林晓雨感到更加孤立无援。连最亲近的母亲都不理解她的用心良苦,都不支持她的教育理念。
她走到儿子房门前,轻轻敲门:"小轩,妈妈可以进来吗?"
里面没有回应。
"小轩?妈妈想和你谈谈。"
还是没有声音。
林晓雨有些担心,直接推门而入。
小轩正坐在床上,抱着一个毛绒熊玩具,默默流泪。那是他两岁时买的玩具,现在已经有些旧了,但小轩一直舍不得扔。
看到这一幕,林晓雨的心瞬间软了。她走过去,想要抱抱儿子,但小轩往后缩了缩,明显不想和她接触。
"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小轩突然问道,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林晓雨耳中。
这个问题让林晓雨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没想到,六岁的儿子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你怎么会这样想?妈妈当然爱你,妈妈最爱的就是你。"
"可是,你总是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总是生我的气,总是说我不够好。"小轩擦了擦眼泪,"奶奶说,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开心,应该关心他的感受。可是你从来不问我开不开心。"
林晓雨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她蹲下身子,与儿子平视:"小轩,妈妈爱你,妈妈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你。妈妈希望你将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我现在不开心。"小轩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我想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周末可以看动画片,可以去游乐园,可以不用做作业,可以吃我喜欢的零食..."
"但是小轩,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就会后悔的。妈妈小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所以..."
"将来是什么时候?"六岁的小轩用困惑的眼神看着母亲,"是明天吗?还是后天?还是下个星期?"
林晓雨发现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将来"是一个太过抽象的概念。
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父母没有给她报任何兴趣班,虽然家里的条件很一般,但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她会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捉迷藏,会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会在雨天踩水坑,会偷偷爬到屋顶看星星...
那些快乐的回忆,到现在还能让她会心一笑。
而她的儿子,六岁就已经活得这么沉重,每天都在为各种学习任务发愁。
"妈妈,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小轩突然说道。
"当然可以。"
"你小时候快乐吗?"
这个问题让林晓雨愣住了。她想说"快乐",但想到自己现在对儿子的要求,这个词很难说出口。
"妈妈小时候...很快乐。"她最终还是说了实话。
"那为什么我不可以快乐呢?为什么我的童年要和你的不一样?"
林晓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抱起儿子,感受着小小身体的温暖:"小轩,妈妈保证,以后会让你更快乐一些,好吗?"
小轩在母亲怀里点了点头,但林晓雨知道,这个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她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改变并不容易。
而小轩,也已经习惯了反抗。即使母亲做出了承诺,他心里也还是有疑虑。
母子俩的关系,究竟该如何修复?
第二天早上,林晓雨醒来时发现小轩已经不在床上了。她慌忙起身寻找,最后在客厅沙发上找到了儿子。
小轩正安静地坐在那里,背挺得笔直,手里拿着一张纸,表情异常严肃,就像一个正在处理重要事务的小大人。
"小轩,你在做什么?"林晓雨走过去问道,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小轩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坚决:"妈妈,我写了一份协议,我们需要签字。"
林晓雨愣住了。六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写协议?而且还要她签字?
她接过纸张,发现这是一张小轩专用的画画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虽然有些字写错了,但意思很清楚:
"妈妈和小轩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