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到底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林雅怒吼着,手中紧握着一张银行转账记录。
"我没有瞒你什么。"陈浩平静地擦着游泳镜,仿佛刚才的质问与他无关。
"那这每个月固定到账的500万是什么?你一个游泳教练哪来的这些钱?"
陈浩的手停了下来,游泳镜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四年了,林雅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比她小23岁的丈夫。
直到今天,她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
01
2019年3月的福州,春雨绵绵。
林雅站在万达中心的游泳馆门口,犹豫了很久才推开那扇玻璃门。47岁的她,正值事业巅峰,担任福建某知名房地产公司副总裁,年薪近百万。但身体却开始发出警告信号。医生建议她多运动,游泳是最好的选择。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
一个年轻男子走了过来。身高一米八五,肌肉线条完美,典型的游泳运动员身材。更让林雅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神清澈干净,笑容温和真诚。
"我想学游泳。"林雅有些紧张。
"没问题,我是这里的教练,叫陈浩。您以前游过吗?"
"完全不会。"
陈浩笑了:"那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放心,我会很耐心的。"
第一堂课,陈浩的专业让林雅刮目相看。他没有因为林雅年龄大就敷衍了事,反而格外认真。从最基本的憋气开始,一遍遍地示范,一次次地纠正动作。
"林总,您的手臂再伸展一些。"
"怎么知道我姓林?"
"您刚才填表的时候我看到了。林雅,很好听的名字。"
林雅脸红了。很久没有男人夸过她的名字了。
一个月后,林雅已经能游完整的50米。陈浩在岸边为她鼓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林雅感动。
"林总,您进步很快。"陈浩递过毛巾。
"叫我林姐吧,总感觉太生分了。"
"好的,林姐。"
陈浩的声音很温暖,让林雅想起初恋时的心动。但她很快就摇摇头,这个想法太荒谬了。他才24岁,比自己小23岁,可以当自己的儿子了。
课程结束后,陈浩总是会主动送林雅到门口。有时候会聊聊天气,有时候会问问她的工作。林雅发现,这个年轻的教练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林姐,您觉得房地产行业未来会怎么发展?"
林雅很惊讶:"你对这个有了解?"
"只是好奇。我觉得您很厉害,能在这么竞争激烈的行业做到副总。"
这样的对话让林雅感到被理解。在公司,她是铁娘子,是工作狂。很少有人关心她作为女人的感受。
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陈浩突然说:"林姐,我想请您吃个饭。"
林雅愣住了:"为什么?"
"就是想和您聊聊天。如果您不方便就算了。"
林雅犹豫了一下:"好吧。"
晚餐选在了一家安静的西餐厅。陈浩点菜时的熟练让林雅有些意外。一个游泳教练,收入应该不高,但他对红酒的了解超出了她的预期。
"这瓶酒不错。"陈浩给林雅倒酒。
"你很懂红酒?"
"只是略知一二。"陈浩笑了笑:"林姐,您一个人生活久了吗?"
"十年了。"林雅没有回避:"离婚后就一直一个人。"
"为什么不再找一个?"
"年纪大了,也习惯了。再说,找什么样的呢?"
陈浩看着她的眼睛:"找一个真心对您好的。"
那一刻,林雅心跳加速了。
![]()
从那天开始,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游泳课之外,陈浩会主动约林雅吃饭、看电影。他总是很绅士,从不越界,但眼神中的温柔越来越明显。
"林姐,您相信一见钟情吗?"有一天,陈浩突然问。
"不太相信。"林雅如实回答。
"那您相信日久生情吗?"
林雅没有回答,但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三个月后的一个雨夜,陈浩送林雅回家。在小区门口,他突然拉住了她的手。
"林姐,我有话想对您说。"
"什么话?"
"我喜欢您。"
林雅震惊了:"陈浩,你知道我们差多少岁吗?"
"我知道,23岁。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了。别人会怎么看?你的未来怎么办?"
陈浩握紧她的手:"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只知道,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开心。您也开心,不是吗?"
林雅无法否认。这三个月,是她十年来最快乐的日子。
"但是..."
"没有但是。"陈浩打断了她:"给我们一个机会,好吗?"
那夜,林雅失眠了。理智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但内心深处,她渴望被爱。
第二天,林雅主动约了陈浩。
"我想了一夜。"林雅说:"我们可以试试,但有条件。"
"什么条件?"
"低调。我不希望公司的人知道。"
陈浩笑了:"当然。"
就这样,一段不被世人看好的恋情开始了。
02
交往的第一个月,林雅小心翼翼。她害怕同事的眼光,害怕被人说闲话。但陈浩的体贴让她逐渐放下了戒备。
陈浩会在她加班到深夜时送来热汤,会在她生理期时买来红糖姜茶,会在她心情不好时静静陪在身边。他像一个成熟的男人,而不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
"陈浩,你为什么这么成熟?"林雅有时候会问。
"可能是生活经历比较多吧。"陈浩总是这样回答。
关于陈浩的过去,林雅了解得很少。他说自己是外地人,在福州没有亲戚朋友。父母早逝,一个人打拼。这样的身世让林雅更加心疼他。
交往两个月后,陈浩突然提出了一个让林雅震惊的建议。
"林姐,我们结婚吧。"
"什么?"林雅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是认真的。我想和您结婚。"
"陈浩,你疯了吗?我们才交往两个月。"
"时间不是问题。我确定我爱您,也确定想和您过一辈子。"
林雅被他的认真吓到了:"你才24岁,还有大把的青春。为什么要和一个47岁的女人结婚?"
"因为我遇到了对的人。"陈浩握住她的手:"林姐,您愿意嫁给我吗?"
那一刻,林雅的理智完全被击垮了。没有女人能抵抗这样真诚的求婚。
"我需要时间考虑。"
"好,我等您。"
![]()
接下来的一周,林雅陷入了激烈的内心斗争。嫁给他,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不嫁给他,她可能会失去这辈子最后一次被真心爱的机会。
朋友们都反对。
"雅雅,你疯了吗?一个游泳教练,能给你什么?"
"他才24岁,图你什么?肯定是图你的钱。"
"姐妹恋没有好结果的,醒醒吧。"
但林雅下定了决心。47岁了,她想为自己任性一次。
一周后,林雅给出了答案:"我愿意。"
陈浩激动得把她抱了起来,转了好几圈。那一刻,林雅觉得自己又年轻了20岁。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最亲密的朋友。陈浩坚持要办,说要给林雅一个正式的仪式。他穿着租来的西装,紧张得手心出汗。
"陈浩,你紧张什么?"林雅笑他。
"我怕您后悔。"
"我不会后悔的。"
交换戒指的时候,陈浩的手在颤抖。林雅从没见过他这么紧张的样子。
"我发誓,我会用一生来爱您。"陈浩说得很郑重。
婚礼结束后,两人去民政局领了证。拿到红本本的那一刻,林雅觉得一切都不真实。她真的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23岁的男人。
同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反应很激烈。有人恭喜,更多的人是八卦和质疑。
"林总竟然嫁了个小鲜肉。"
"肯定是男方图她的钱。"
"这种婚姻能维持多久?"
面对这些议论,林雅选择无视。她有自己的判断。
新婚夜,陈浩显得比白天更加紧张。
"林姐...不,应该叫老婆了。"他有些结巴。
"怎么了?还紧张?"
"我想让您幸福。"
那夜,陈浩表现得格外温柔。林雅感受到了久违的被爱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陈浩就起床为林雅准备早餐。煎蛋、牛奶、水果,搭配得很营养。
"你会做饭?"林雅惊讶。
"会一点。以后我来负责做饭。"
"你不用上班吗?"
"游泳馆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我可以安排好的。"
从那天开始,陈浩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他说林雅工作辛苦,回家就应该休息。这样的体贴让林雅感动得想哭。
但很快,林雅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陈浩对她的身体特别关注,总是询问她的生理期,督促她按时吃叶酸。
"为什么要吃叶酸?"林雅问。
"对身体好。"陈浩回答得很简单。
"你怎么知道叶酸的?"
"网上看到的。"
林雅没有多想,毕竟陈浩对她好是事实。
03
新婚第一周,陈浩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积极主动。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林雅亲密,有时候一晚上要好几次。
"陈浩,你这么积极干什么?"林雅有些吃不消。
"因为我爱您啊。"陈浩笑着说:"而且,我们要孩子。"
"要孩子?"林雅愣住了:"我都47岁了,还能要孩子吗?"
"当然能。现在医学这么发达,47岁生孩子的大有人在。"
"但是风险很大。"
"我会照顾好您的。我们一定会有健康的宝宝。"
陈浩的眼神中有一种坚定,让林雅感动。她以为这是新婚丈夫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为了要孩子,陈浩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晨练,督促林雅一起运动。饮食更是精心搭配,各种营养品从不间断。
"这个是提高质量的。"陈浩拿出一瓶保健品。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查了很多资料。为了我们的宝宝,我要做最充分的准备。"
陈浩的用心让林雅很感动,但也有些疑惑。一个24岁的男人,对生孩子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执着?
不仅如此,陈浩还为她安排了最好的妇产科医生,定期检查身体。那种专业程度,连医生都夸奖。
"您先生真贴心,准备得这么充分。"医生对林雅说。
"是的,他比我还紧张。"
两个星期后,林雅怀孕了。
陈浩看到结果后,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太好了!我们有宝宝了!"
那种喜悦,完全不像是演出来的。林雅被他的兴奋感染,也开始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
怀孕期间,陈浩的照顾无微不至。每天换着花样为林雅做营养餐,按时提醒她吃药,陪她去产检。
"陈浩,你这样照顾我,工作怎么办?"
"工作不重要,您和宝宝最重要。"
"但是我们需要钱啊。养孩子很费钱的。"
"您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林雅注意到,虽然陈浩说要想办法,但他从来不显得焦虑。对于一个月薪只有几千块的游泳教练来说,这种淡定有些奇怪。
三个月后的产检中,医生告诉他们一个惊喜的消息。
"恭喜您,是双胞胎。"
林雅震惊了,但陈浩的反应更让她意外。他没有震惊,反而像早有预料。
"真的是双胞胎吗?"陈浩问医生。
"确定是双胞胎,而且都很健康。"
回家的路上,林雅问陈浩:"你为什么不惊讶?"
"可能是直觉吧。我觉得我们会有双胞胎。"
这样的回答让林雅更加疑惑,但她没有深究。
怀孕后期,陈浩变得更加紧张。他几乎24小时守在林雅身边,生怕出任何意外。
"陈浩,你太紧张了。我只是怀孕,又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不能大意。您的年龄比较大,必须小心。"
分娩当天,陈浩比林雅还紧张。在产房外面来回踱步,不停地问护士情况。
"先生,您别紧张,产妇很顺利。"护士安慰他。
"真的没问题吗?孩子健康吗?"
"都很健康,放心吧。"
当护士抱着两个儿子出来时,陈浩眼中含着泪水。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那种小心程度让人感动。
"老婆,我们的儿子真漂亮。"
林雅虚弱地笑了:"是的,我们的儿子。"
但她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开始。
月子期间,陈浩不仅要照顾林雅,还要照顾两个新生儿。但他从来不喊累,总是精神饱满。
"陈浩,你不累吗?"林雅心疼地问。
"不累。看到您和孩子健康,我就有力气。"
更让林雅意外的是,陈浩在照顾孩子方面显得很有经验。换尿布、喂奶、哄睡觉,样样精通。
"你以前带过孩子吗?"
"没有。可能是天赋吧。"
出月子后,陈浩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
"老婆,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
"什么?"林雅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刚生完不到两个月。"
"我知道现在不行,但可以考虑明年。"
"为什么还要?两个孩子还不够吗?"
"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孩子。我想要一个女儿。"
![]()
陈浩眼中的渴望让林雅动摇了。虽然理智告诉她,这个年龄再生孩子风险很大,但看到陈浩对孩子的爱,她又舍不得拒绝。
一年后,林雅再次怀孕。这次依然是双胞胎,两个女儿。
陈浩得知消息后,激动得在房间里转了好几圈。
"太好了!我们有女儿了!"
那种兴奋,让林雅觉得很幸福。至少,她的丈夫是真心爱孩子的。
04
两次分娩,四个孩子,林雅的身体受到了很大影响。但陈浩的照顾让她恢复得很好。他请了最好的月嫂,买了最营养的补品,甚至学会了各种调理身体的汤品。
"陈浩,你怎么知道这些?"林雅喝着他熬的汤问。
"网上学的。现在网上什么都有。"
但林雅发现,陈浩的知识不像是网上临时学来的,而是很系统很专业。
四个孩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开销。奶粉、尿布、各种用品,每个月的花费都要好几万。
"陈浩,我们的钱够吗?"林雅有些担心。
"够的,您别担心。"
"但是我现在不能工作,你一个人的收入..."
"我有办法的。"陈浩打断了她:"您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身体,其他的交给我。"
林雅想辞职在家带孩子,但陈浩坚决反对。
"您的事业很重要,不能因为孩子而放弃。"
"但是四个孩子需要人照顾。"
"我可以照顾。我的工作时间灵活。"
确实,陈浩的工作时间非常灵活。有时候一整天都在家,有时候只是晚上出去几个小时。林雅问过他具体的工作安排,但陈浩总是说"游泳馆的工作就是这样"。
更奇怪的是,虽然陈浩说收入不高,但家里从来不缺钱。孩子的用品都是最好的,林雅的营养品也从不间断。
"陈浩,你的工资真的够吗?"
"够的。而且,我还做一些兼职。"
"什么兼职?"
"帮人训练游泳,收入还不错。"
这样的解释勉强说得通,但林雅总觉得哪里不对。
孩子们渐渐长大,陈浩对他们的关注让林雅感动。他会亲自给孩子们洗澡、讲故事、陪他们玩耍。那种耐心和细致,连林雅都自愧不如。
"爸爸,我们去游泳吧。"大儿子陈明说。
"好的,但是要等妹妹们大一点。"陈浩温柔地说。
"为什么要等妹妹们?"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要一起做事情。"
这样的回答让林雅很感动。陈浩不仅爱孩子,还在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
但有时候,陈浩的一些行为也让林雅困惑。比如,他会偷偷带孩子们去医院做各种检查,说是要确保他们健康。
"陈浩,孩子们身体很好,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查?"
"现在医学发达,早发现早预防。"
"但是检查费很贵啊。"
"孩子的健康最重要,钱不是问题。"
每次说到钱,陈浩都表现得很大方。这和他游泳教练的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孩子们两岁的时候,陈浩突然说要带他们去新加坡玩。
"新加坡?那不是很贵吗?"林雅惊讶。
"我想让孩子们见见世面。而且,我有朋友在那边。"
"什么朋友?"
"以前认识的,现在在新加坡做生意。"
这是陈浩第一次提到他的朋友。之前,林雅一直以为他在福州没有任何社会关系。
"你以前没说过有朋友在新加坡。"
"以前没联系,最近才重新联系上。"
新加坡之行安排得很仓促,但陈浩显得很兴奋。他为全家人办理护照,预订机票和酒店,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
"陈浩,你怎么这么熟悉新加坡?"
"我查了很多资料。"
但到了新加坡后,林雅发现陈浩对那里的熟悉程度不像是查资料能达到的。他知道哪里的餐厅最好,哪里的景点最适合带孩子,甚至连路线都很熟悉。
"陈浩,你是不是以前来过新加坡?"
"没有,这是第一次。"
但他的表现明显不像第一次来。
![]()
更让林雅意外的是,在新加坡期间,陈浩接到了几个电话。电话里,他说的不是中文,而是流利的英文。
"你会说英文?"林雅惊讶。
"会一点。"陈浩有些尴尬:"之前学过。"
"你学过英文?什么时候?"
"很早以前了。"
这样的回答让林雅更加疑惑。一个普通的游泳教练,为什么会说这么流利的英文?
05
从新加坡回来后,林雅开始更加留意陈浩的一些细节。
首先是他的消费习惯。虽然陈浩从来不炫富,但他买东西从来不看价格。孩子们的用品,都是最好的品牌。林雅的护肤品,也都是国际一线品牌。
"陈浩,这些东西很贵的。"
"好的东西用起来舒服。"
"但是我们的收入..."
"别担心钱的事。我有办法的。"
每次谈到钱,陈浩都是这样回答。他从来不解释具体的"办法"是什么。
其次是他的知识面。陈浩对很多领域都有涉猎,包括金融、法律、医学等。有时候随口说出的话,专业程度让林雅吃惊。
"最近股市不稳定,您公司的投资要小心。"陈浩有一次这样提醒林雅。
"你怎么知道这些?"
"平时关注一下。"
但他的分析水平,明显超出了"平时关注"的程度。
还有就是他的生活习惯。陈浩很注重细节,从穿衣搭配到餐桌礼仪,都很讲究。这种讲究不是刻意学来的,而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陈浩,你家里以前条件很好吗?"林雅试探性地问。
"还行吧。"陈浩回答得很模糊。
关于陈浩的家庭背景,林雅了解得很少。他说父母早逝,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在外打拼。但有时候,他会无意中透露出一些信息。
比如,他知道很多高档餐厅的特色菜,知道各种红酒的年份和产地,甚至知道一些艺术品的价值。
"这幅画不错。"在商场里,陈浩指着一幅抽象画说。
"你懂画?"
"略懂一点。这是莫奈的风格。"
这样的知识,不是一个普通游泳教练能掌握的。
最让林雅疑惑的是陈浩的社交圈。他说自己在福州没有朋友,但有时候会接到一些电话。电话里,对方明显很尊重他。
"陈先生,您看这件事怎么处理?"
"陈先生,合同已经准备好了。"
这些称呼让林雅很困惑。一个游泳教练,为什么会有人这样称呼他?
"谁打的电话?"林雅问。
"以前的同事。"陈浩回答得很简单。
"游泳馆的同事?"
"嗯。"
但林雅感觉不像。游泳馆的同事,不会用这样正式的语气说话。
孩子们三岁的时候,陈浩开始为他们安排各种培训班。钢琴、画画、英语、游泳,每一样都是最好的机构。
"陈浩,这些培训班很贵的。"
"孩子的教育不能省钱。"
"但是我们..."
"钱不是问题。"陈浩打断了她:"我希望孩子们有最好的教育。"
为了孩子的教育,陈浩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他亲自考察每一个培训机构,和老师详细沟通孩子的情况。那种认真程度,让培训机构的老师都印象深刻。
"您先生真用心。"钢琴老师对林雅说:"很少见到这么重视孩子教育的父亲。"
确实,陈浩对孩子们的教育投入了很多精力。他会陪孩子们练琴,检查他们的功课,甚至亲自辅导他们学英语。
"爸爸,你的英语说得真好。"大女儿陈欣说。
"多练习就会了。"陈浩谦虚地说。
![]()
但林雅知道,陈浩的英语水平远超一般人。有时候看英文电影,他甚至不需要字幕。
除了教育,陈浩对孩子们的健康也格外关注。定期体检、营养搭配、运动锻炼,一样都不落下。
"陈浩,你为什么这么关心孩子们的健康?"
"他们是我们的宝贝,当然要关心。"
这样的回答没有问题,但陈浩的关心程度确实超出了常人。他甚至为每个孩子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每一次检查结果。
"这样做有必要吗?"林雅问。
"当然有必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雅对陈浩的疑惑越来越多。但她始终没有深究,因为陈浩对她和孩子们确实很好。
直到四年后的那一天,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林雅意识到,她对这个丈夫一无所知。
林雅无意中在陈浩的旧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张过期的会员卡。
那是福州最顶级私人俱乐部的至尊会员卡,黑金配色,质感厚重。卡片上印着陈浩的名字,会员等级是"钻石级终身会员"。
林雅的手在颤抖。这样的会员卡,年费高达50万,还需要严格的资产审核。即使是她这样的企业高管,也未必有资格申请。一个月薪几千的游泳教练,怎么可能拥有这样的身份象征?
当晚,林雅开始仔细观察丈夫的一举一动。那些她曾经忽略的细节,此刻都显得格外刺眼。
他手上的表,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表盘上那个小小的标志,林雅认出来了,那是百达翡丽的标志。这块表的价值,至少在几十万以上。
他接电话时无意识的用词,带着某种她说不出的贵族腔调。"好的,我知道了。""这件事按计划进行。""资金没有问题。"
更让她心惊的是,在整理陈浩的证件时,她发现了一个让她完全想不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