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以为鬼魂害怕佛号,实则不然,孟婆提醒鬼最怕的是这3句佛经

分享至

冰冷的雨丝混着黑夜里的腥气,打在慈恩寺的琉璃瓦上,发出“噼啪”的轻响。上百个黑影,就这么静静地立在雨中,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死死盯着寺门后那个瑟瑟发抖的年轻和尚。

“慧空法师,没用的。”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那声音沙哑得像是两块石头在摩擦,“你念的这些,哄哄小鬼可以,对付它们,还差得远。”

慧空猛地回头,只见一个拄着扫帚的婆婆,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他的身后。他嘴唇哆嗦着,手里的佛珠几乎要被捏碎:“那……那该如何是好?阿弥陀佛……”

“佛?呵呵,” 婆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光,“有时候,要送走一些东西,靠的不是佛,是比它们更狠的手段……”

01

大唐贞观十三年,七月十五,中元节。

长安城里,白日里还是一片繁华景象,叫卖声、马蹄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成一首热闹的曲子。可太阳一落山,这热闹劲儿就像是被谁掐断了似的,一下子就没了声。

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门前都挂上了崭新的柳枝,撒了些石灰,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说是能挡一挡那些从阴间回来探亲的“客人们”。

街上空荡荡的,只有风卷着纸钱的灰烬,打着旋儿,飘向不知名的地方。

慈恩寺坐落在长安城的东南角,平日里香火鼎盛,可今天,却也是异常地安静,连一声蝉鸣都听不见。

慧空法師站在大雄宝殿的屋檐下,看着天边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他今年才二十出头,眉清目秀,人也勤快,是寺里最受老方丈器重的弟子。可不知道为什么,从今天下午起,他的右眼皮就一直跳,心里头也像是压了块石头,闷得慌。

晚课的时候,他念经都念错了好几个字,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

“师兄,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身边的小沙弥低声问。

慧空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将手里的佛珠又捻紧了几分。

寺里的老师傅们常说,中元节这天,阴门大开,是鬼魂最活跃的时候。寻常人家害怕,他们这些出家人,本该是心如止水的。可今天这气氛,实在是太诡异了。

安静,太安静了。

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

就连寺里养的那条大黄狗,平日里最是爱叫,今天也夹着尾巴,呜呜咽咽地躲在厨房的角落里,不敢出来。

慧空绕着寺院走了一圈,检查了各处的门窗。当他走到后院的偏门时,脚步停了下来。

门外的石板路上,有一串湿漉漉的脚印。

那脚印很小,像是个女人的,一步一步,从远处的黑暗里延伸过来,最后就停在了门外。

奇怪的是,今天一天都没下雨,这湿脚印是哪来的?

慧-空伸出手,想去触摸那门栓,可手刚伸到一半,一股刺骨的寒意就从门缝里钻了出来,冻得他一哆嗦,赶紧缩了回来。

他没敢开门,只是隔着门板,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门外,没有任何回应。

那串脚印,也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就那么凭空消失在了黑暗里。

慧空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今晚,恐怕要出大事了。

02

子时三刻,钟声悠悠地在夜空中传了三响。

这是寺里一天中最后一次钟声,也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刻。

“来了。”

老方丈盘坐在禅房里,闭着眼睛,轻轻吐出两个字。

几乎是同时,寺院外面,开始起了一阵阵阴风。那风不像是自然界的风,刮在人脸上,像是刀子在割,还带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土腥味和腐烂的臭气。

慧空和几十个寺里的僧人,全都集中在了大雄宝殿前的院子里。他们手里拿着法器,嘴里念着经文,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恐惧。

借着微弱的月光,慧空看到,寺院的围墙上,慢慢地爬上了一个又一个黑色的影子。

那些影子,形态各异。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脑袋耷拉在肩膀上,有的肚子上破了个大洞,肠子都流了出来……它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就那么安安静静地,一个接一个地翻过墙头,落在了院子里。



上百个厉鬼,就这么把整个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它们身上散发出的怨气和寒意,让整个慈恩寺的温度,都仿佛降到了冰点。

“诸位,随我一同念诵往生咒,为这些施主超度!”

慧空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大喝一声,率先盘腿坐下,敲响了手中的木鱼。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众僧也跟着念了起来。一时间,佛音阵阵,响彻夜空。

按理说,佛号和经文,是鬼魂最为忌惮的东西。那声音里蕴含的佛法之力,能净化它们的怨气,让它们感到灼烧般的痛苦。

可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院子里的上百个厉鬼,听到这震天的佛音,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一个个都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它们一步一步,朝着念经的僧人们逼近。

“怎么会这样?” 一个年轻的僧人吓得声音都变了调,“佛号……佛号为什么没用?”

慧空的心也乱了。他念得更大声,木鱼敲得更快,可那些厉鬼的脚步,没有丝毫的停顿。

眼看着,最前面的一个无头鬼,已经走到了离他不到三步远的地方。那鬼的脖子上,还在“滴答滴答”地往下流着黑色的血。

慧空的额头上,冷汗“唰”地一下就下来了。他念经的声音,也开始发颤。

他心里清楚,今晚,他们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忽然在所有人的耳边响起。

“一群不成器的东西,在这里闹什么?”

这声音不大,却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厉鬼的心头。

只见那些原本气焰嚣张的厉鬼,听到这个声音,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个个都僵在了原地,然后齐刷刷地转过头,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它们的眼神里,不再是凶狠和怨毒,而是深深的……敬畏。

03

慧空也顺着厉鬼们的目光看了过去。

只见大殿的角落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那时一个老婆婆,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她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正慢悠悠地扫着地上的落叶,仿佛眼前这上百个厉鬼,不过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

是她!

慧空认出来了,这不就是傍晚时分,提醒他天黑早点关门的那个扫地婆婆吗?

寺里什么时候有这么个人了?他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婆婆,危险!快躲起来!” 慧空急忙喊道。

那老婆婆却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不紧不慢地扫着地。她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厉鬼,最后,目光落在了慧空的身上。

“小和尚,我刚才就跟你说了,你念的那些,没用。”

老婆婆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慧空的耳朵里。

那些厉鬼,在她目光的注视下,竟然开始一步步地往后退,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与她对视。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慧空彻底懵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扫地婆婆,竟然能让上百个连佛号都不怕的厉鬼,吓成这个样子?

“你……你到底是谁?” 慧空颤声问道。

老婆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拄着扫帚,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她身上没有任何法力波动,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可她每走一步,那些厉鬼就集体后退一步,仿佛她身上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佛号,度的是心有善念的魂,驱的是道行浅薄的鬼。” 老婆婆开口了,声音沙哑而古老,“可它们不一样。”

她用手里的扫帚,指了指周围那些瑟瑟发抖的厉鬼。

“它们,生前怨气冲天,死后执念不散。还有的,生前本就是修行之人,只不过走错了路,入了魔道。你念的那些大路货色的佛号,对它们来说,就像是挠痒痒,根本伤不到根子。”

慧空听得目瞪口呆。这些道理,他闻所未闻。

“那……那该如何是好?”

“真正能镇住它们的,不是佛号,而是佛经。” 老婆婆一字一句地说道,“是三句能直指它们魂魄本质,从根子上瓦解它们意志的经文。”

说完,她不再理会慧空,而是转过身,对着那些厉鬼,冷冷地说了一个字:

“滚。”

话音刚落,那上百个厉鬼,像是得到了大赦一般,如潮水般退去。它们争先恐后地翻过围墙,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院子,又恢复了寂静。

如果不是地上还残留着那股阴冷的寒气和淡淡的腥臭味,慧空几乎要以为,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老婆婆,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04

“婆婆……” 过了许久,慧空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他对着老婆婆,深深地行了一礼,“多谢婆婆救命之恩。敢问婆婆,究竟是何方神圣?”

老婆婆摆了摆手,转身继续扫地,仿佛刚才只是赶走了一群苍蝇。

“我不是什么神圣,只是一个看管门户的糟老婆子罢了。” 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看尽世间沧桑的疲惫。

慧空知道,对方不想透露身份,他也不敢再多问。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老婆婆刚才说的那三句经文。

“婆婆,您刚才说,有三句经文,能从根本上瓦解它们的意志。不知是哪三句?” 慧空恭敬地问道。

这不仅仅是为了好奇,更是为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能有自保和度化之力。今晚的经历,彻底颠覆了他过去二十年对佛法的认知。

老婆婆扫地的动作停了一下。

她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幽幽地叹了口气。



“小和尚,天机不可泄露。那三句经文,威力太大,不能轻易传于人。”

慧空心中一紧,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老婆婆看了他一眼,似乎是有些不忍,又继续说道:“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个醒。这些东西,之所以不肯入轮回,无非是执着于三个问题。”

“哪三个问题?” 慧空连忙追问。

“第一个,‘我为什么会死?’,这是对因果的执念。”

“第二个,‘我为什么不甘心?’,这是对表象的执念。”

“第三个,‘我为什么不肯走?’,这是对万物的执念。”

老婆婆每说一句,慧空的心就跟着震动一下。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像三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那些厉鬼最核心的痛苦之中。

“想通了这三个问题对应的答案,你自然就知道是哪三句经文了。”

说完,老婆婆不再言语,拿起扫帚,慢悠悠地朝着后院走去。她的身影,很快就融入了黑暗之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慧空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院子里,反复咀嚼着老婆婆留下的那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死……”

“我为什么不甘……”

“我为什么不肯离去……”

他盘腿坐下,闭上眼睛,开始入定。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三句经文,更是一次对自身佛法修行的巨大考验。如果看不破这个谜题,他今晚所受的冲击,恐怕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心魔。

05

三天三夜。

慧空就在大雄宝殿前的院子里,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整整坐了三天三夜。

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老婆婆的话,以及佛经里的万千法门。

“我为什么死?” 这是一个关于“因”与“果”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前因,导致了今生的恶果?

慧空想到了《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又觉得不妥。他想到了《法华经》里的偈语,也觉得差了点意思。

直到第三天黎明,当第一缕阳光照在他脸上时,他脑中豁然开朗。

是了!不是去解释因果,而是去承认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这一句,不是佛经原文,却是对因果最直接、最根本的阐述。你今生所承受的一切,就是你前世种下的因。不要问为什么,接受它,便是解脱的第一步。

想通了这一点,慧空觉得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又开始思索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不甘心?”

不甘心,是因为执着于生前的种种,财富、地位、美貌、恩怨……觉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失去了,便万念俱灰。

如何破除这种执念?

慧空脑中灵光一闪,一句经文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没错!你所执着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是虚假的幻象。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不甘之心,又从何而来?

慧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我为什么不肯离去?”

不肯走,是因为留恋这个世界,放不下心中的人和事,觉得这一切都是永恒的。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慧空这一次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成,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你所留恋的,终将逝去。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不放?

当想通这最后一句话时,慧空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的精神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境界。

他睁开眼,发现那个扫地的老婆婆,正站在他的面前,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赞许。

“不错,孺子可教。”

“孟……孟婆……” 慧空看着她,这一次,他没有再叫“婆婆”,而是用一种极其不确定的语气,说出了一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名字。

老婆婆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淡淡地说道:“这三句话,你悟得很好。但你要记住,它们不能轻易示人。”

“为何?” 慧空不解。

“因为人心难测。” 孟婆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这三句话,在有慈悲心的人手中,是度化亡魂的无上法门。可若被心术不正的人学了去,就能变成控制鬼魂、奴役阴灵的歹毒咒语。他们可以利用这三句话,击溃鬼魂的意志,让它们为己所用,为祸人间。”

慧空听得心中一寒。

“而且,” 孟婆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使用这三句经文,对使用者自身的修为和心性要求极高。若是你心存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或是慈悲心不够,非但度化不了对方,反而会被对方的怨气反噬,轻则重病一场,重则……当场毙命。”

慧空这才明白,为何这三句看似简单的佛理,却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风险。

他正想再问些什么,孟-婆却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让他永生难忘的话。

“其实,这三句经文,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罢了。它们能度化的,终究还是那些尚有一丝悔悟之心的鬼魂。”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什么东西听到一样。

“除了这三句经文,还有一种更神秘,也更……霸道的方法。它不需要你的慈悲心,也不需要你的佛法修为,只要念出来,就能让任何鬼魂,无论道行多深,怨气多重,都在瞬间……灰飞烟灭。”

“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