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滨州: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0
分享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如潮水般涌来…

十四载浴血抗争,无数烈士以生命为炬照亮前行之路,指引我们穿越风雨、勇毅前行。

八十载岁月峥嵘,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激励我们自强不息、薪火相传。

铭记:血与火的淬炼



八十年前的血火淬炼出中华民族最坚硬的精神脊梁,那段历史应永远被铭记。渤海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五大战略区之一,由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而成,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早期抗战先锋。“七七事变”后,渤海区军民率先响应党的号召,发动盐山起义、黑铁山起义、牛头镇起义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等武装力量,在津浦路沿线顽强阻击日军南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对清河区和冀鲁边区的抗日斗争十分重视。1938年9月,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萧华率部抵达冀鲁边区,先后组织了韩集伏击战、三打灯明寺、激战大宗家等战斗,严厉打击了入侵的日军。


平原抗战典范。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日伪军更加残酷的“扫荡”和“清剿”,渤海区军民加强团结、咬紧牙关,创造性地开展平原游击战,大挖“抗日沟”、利用青纱帐,组建武工队,形成“敌进我进、化整为零”的灵活战术,成功收复被“蚕食”的益寿临广四边根据地,并于1944年后发起全面反攻,解放县城33座,歼敌3万余人。

抗日战争中,渤海区牺牲县团级以上干部130人,群众遇难13.6万人,财产损失达2755亿元(北海币)。在国家已公布的四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渤海区共计39位,他们的英勇事迹彰显了老区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革命传统。

致敬:尊与崇的礼赞

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6年来,紧紧围绕“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始终坚持把最高效、最优质、最暖心的服务送给“最可爱的人”,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努力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厚积尊崇底气。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设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274家,打造26家“枫桥式”退役军人标杆服务站,实现了服务站从标准化建设向特色化、效能化升级。高质量落实就业安置、优抚褒扬、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权益维护等各项政策,制作退役军人政策“一键知晓”二维码,实现政策“码”上知,服务“码”上办,举办各类政策宣讲活动,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政策落实落地,把政策法规变成惠及广大退役军人的实际红利。


彰显尊崇力度。6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光荣牌集中悬挂、退役军人精准信息采集、基本优待目录制定、零散烈士墓迁移保护等工作;完成了全省首个军休干部医养结合试点和优待证申领发放试点工作;率先实现退役军人乘坐市内和城际公共交通工具全部免费;率先实施跨军地就医补贴政策,给予驻滨部队官兵每人每年1000元医疗补助;随军未就业家属地方生活补贴标准全省最高;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支持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的政策,率先对退役军人教育教学能力提供免费培训,全市共17名退役军人通过单列计划招聘或计划安置方式进入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提前两年完成退役军人人事档案数字化;在全省首创“6+N”双拥共建模式,省内外30余个县市区先后来滨参观学习······每一项工作,都彰显着滨州对退役军人的尊崇力度,跑出了“滨州速度”,体现了“滨州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滨州经验”“滨州模式”。



引领尊崇风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风尚,滨州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滨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荣获“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成立滨州市渤海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在各县市区设立工作站和专项基金,链接社会各方爱心资源,构筑起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共同体”。

成立滨州市军创企业家协会,推动军创企业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76名创业导师深入退役军人开展创业指导活动,服务退役军人2000余人次。

广泛开展社会化拥军,签约717家双拥优抚服务点、1299个门店,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推出“拥军套餐”“拥军计划”700余项;持续扩大“荣军联盟”朋友圈,实现亮证即享优待,累计提供优惠6500余万元;组织开展“双拥优抚大篷车·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提供文艺表演、医疗义诊、电信套餐等七类专属服务,惠及5万余人次;每月定期开展“相约兵之家共议兵之事”综合服务开放日活动,累计服务17200余人次;深入开展“成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梦想行动”,组织开展226场招聘活动,累计发放创业扶持贷款3.02亿元,贴息1945.37万元,发放创业带动就业奖励2.5万元,形成了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全社会支持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最优生态。

传承:魂与脉的永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以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凝心铸魂的“红色记忆”。讲好“老兵故事”,设立“平凡英雄榜样力量”专栏,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等平台发布宣传稿件69篇(部);与市委宣传部、大众网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一枚勋章的故事--致敬渤海荣光”采访宣传活动,深入挖掘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以镌刻着忠诚与奉献的勋章故事激励当代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联合齐鲁网·闪电新闻制作短视频《如愿|跨越83年一张合影续“团圆”》,利用AI技术制作石景芳与妻子刘德荣“合照”送给其后代,深情讲述石景芳烈士的英勇事迹。创新“老兵课堂”,建立老兵宣讲团队伍,开展“老兵心语”宣讲一刻钟、“老兵永远跟党走”等活动;打造“老兵云宣讲”平台,开展“峥嵘岁月忆初心·云端宣讲传薪火”老兵云宣讲大赛,引领退役军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老兵力量”,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召开“庆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和退役誓词、观看红色电影、举办文体活动等形式,回忆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教育引导退役军人在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抢险救灾、城市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市2.2万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3万场次。



血脉传承的“精神密码”。打造老渤海革命传统教育综合体,组织开展英烈文化“六进”活动110余场次,为10万余人次开展老渤海红色教育。

7月16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的“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首场复赛在我市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等进行宣传报道。

8月份,相继推出“山河铭记·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老渤海子弟讲述父辈抗战岁月”短视频、《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等主题系列,从不同角度展现渤海抗日根据地的英勇战斗风貌和先辈们的伟大抗战精神。

9月3日,我市3名抗战烈士亲属、烈士遗属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120余名滨州籍现役军人和2名滨州民兵入选阅兵方队、参与保障工作。

9月4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山河映忠魂”英烈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滨州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7名优秀英烈讲解员,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刻骨铭心的英雄故事。

9月份开学季,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英烈文化进校园”活动,英烈讲解员、志愿者等走进全市大中小学,以英烈故事宣讲、英烈事迹展览、英烈精神讲座等形式讲好“开学第一课”,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来源:滨州日报

编辑:吴爱华

审核:邱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滨州日报 incentive-icons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官方网易号
6888文章数 12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