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昆山昆城广场与周庄古戏台同时迎来一场跨越六百年的戏曲对话。两大濒危剧种广灵大秧歌与大同耍孩儿在夜幕下上演,以原生态的唱腔和质朴生动的表演,在江南水乡掀起一阵北方戏曲的热潮。
广灵大秧歌具有丰富多彩,音乐优美流畅、奔放,板式变化自如等特点,唱腔朴实明快,表演贴近生活,2009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本次百戏盛典唯一的民间班社,广灵县艺承秧歌演出团已是第三次参加百戏盛典。“开放场景下的展演让传统戏曲走出剧场,贴近大众。我们希望通过‘接地气’的演出,为古老剧种注入新活力。”广灵县艺承秧歌演出团团长郭喜勤说。
![]()
广灵大秧歌《草场》表演场景。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展演中,84岁的广灵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郭世德成为焦点。作为本届百戏盛典最年长的参演艺术家,郭世德在《雷横磕枷》选段中唱腔高亢激越,一招一式尽显古韵,将梁山好汉雷横的侠义气概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不少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瞬间。
“坚持爱心、信心、耐心、恒心——这是我老师传下的嘱托,也是我唱戏几十年的信念。”郭世德动情地说:“登上百戏盛典的舞台,来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就是想让更多人看见山西戏曲的魂!”
大同耍孩儿剧种则以独特的“咳咳”拖腔惊艳四座,被誉为“戏曲活化石”,这一国家级非遗剧种表演夸张生动、舞蹈性强。一级演员、国家级传承人王斌祥领衔出演《送妹》《访白袍》《狮子洞·扇坟》三出经典选段。其中,《狮子洞·扇坟》取材自《西游记》,悟空智斗妖怪的剧情搭配欢腾锣鼓,引得现场叫好连连。
![]()
大同耍孩儿《访白袍》表演场景。 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没想到现场这么震撼!”观众刘先生感慨地说,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濒危剧种”四个字,今天亲耳听到唱腔、亲眼看到表演,才真正理解传统艺术的感染力。”
据悉,9月7日至8日,广灵大秧歌与大同耍孩儿还将继续在戏曲百戏博物馆、亭林园古戏台、昆山体育中心北广场展演,为江南观众再现山西濒危剧种的永恒魅力。
(编辑:晚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