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句话:在家越勤快的男人越没出息。因为在家勤快的男人在外面没有事业,最终也将不能做到发家致富。
对着这句话思考了很久,很久,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男人的舞台是在外面的,女人的舞台是在家里的。有本事的男人都在外面打拼,从外面往家里赚钱养家。明理的女人都知道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让男人解除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的在外面好好挣钱。男女内外结合,各司其职,以家和兴万事与万业。
我们古人常说:“男女有别”。“别”在哪里?我想不仅仅是“别”在“性别”,更重要的是“别”在家庭和社会分工。
古人强调:女人未出嫁前,要呆在闺房里学习针线女红,或者琴棋书画,不出闺房半步,学做淑女。从年纪轻轻就把女人的未来锁在闺房这个小天地里。后来,封建礼教又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和倡导”女人裹小脚”。这些都是让女人脱离学识和见识,安心在家持家。
女孩成年后要出嫁,“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把“穿衣吃饭”作为嫁人的目的,也是要把女人固定在家庭里。
女孩成家后,家庭和社会也都有明确分工,那就是“男耕女织,相夫教子”。男耕在外,女织在家,相夫教子也是在家。
可见,古人认为只有把女人固定在家里,家庭才能稳定和谐。
至于男人,社会则赋予了更多更重的责任。对男人的要求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男儿志在四方”,“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男人要“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要求男人要学知识、长见识,增加历练,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鼓励男人去外面闯荡。去打拼,去挣钱养家,去发家致富。
这样的“男女有别”、“男女分工”,固然限制了女人,稳定了家庭;同时也加强了男人责任,增大了男人压力。所以男女都觉得有些委屈,男人喊累,女人说苦,最后又提倡“男女平等”,结果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女人社会地位提高,挣钱养家负担减轻,同时男女互相陪伴减少,也增添了家庭的不稳定。
所以,现在离婚的特别多,同样也带来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女人离开家之后没有了家,男人失去了女人家庭也变成了一地鸡毛。
那么,男女到底如何做才能让家庭稳定和社会更和谐呢?看来这还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家庭和社会课题。大家认为该怎么做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