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的风,真是说变就变!
前脚,辛芷蕾还因为一本时尚杂志的封面站位,被嘲讽“镶边咖”、“德不配位”。
后脚,人家直接捧回了一座沉甸甸的奖杯,让所有嘈杂的声音戛然而止。
然而,奖杯还未捂热,内娱就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噬”大戏!
不到24小时,从万人追捧的“国际影后”到旧料缠身的“争议人物”。
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彻底撕开了娱乐圈的虚伪面纱,究竟是谁急了?
一个影后,半个内娱都坐不住了
辛芷蕾的这次获奖,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85花”这池看似平静的水。
她这一步,直接从曾经的“小透明”,一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领头羊”,甚至有人开始将她与巩俐相提并论,视作一种传承。
这种“弯道超车”的戏码,无疑让原本的格局产生了剧烈动荡。
当杨幂还在努力凭借《生万物》撕掉“花瓶”标签,赵丽颖从剧圈转战大银幕却仍被“土气”困扰。
刘诗诗的“古装女神”光环在《一念关山》的风流刺客形象中摇摇欲坠时,辛芷蕾用一座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后奖杯,直接实现了“飞升”。
她的成功,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成功的路径。
电影节的评奖机制,看的不是影片有没有公映,更不是票房有多高,而是评委团的艺术判断。
有些导演拍电影,目标就是拿奖。
辛芷蕾的胜利,恰恰印证了这条路的可行性,也狠狠地打了那些只看流量和人气的“唯数据论”一记耳光。
其实早在2016年,她就凭《长江图》去过柏林电影节,可惜当时铩羽而归。
谁能想到,多年蛰伏之后,她会以这样一种“一鸣惊人”的方式,重塑了整个“85花”的竞争维度。
扒黑料,比恭喜来得还快
荣誉的光环还没戴稳,放大镜就已经对准了辛芷蕾的每一个毛孔。
网络上,恭喜的声音还没散去,对她过往“黑料”的“考古”行动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她在《演员的诞生》里的表现。
当时她和舒畅对戏,贡献了一段极具爆发力的哭戏,却还是输了。
据说她在后台很不服气,直言“不觉得舒畅演得有多好”,这番话让她立刻被贴上了“狂妄”、“不懂谦逊”的标签。
尽管后来宋丹丹特意发文向她道歉,承认现场判断失误,觉得辛芷蕾“演得好”。
章子怡也是唯一投票给她的评委,但这些都无法抹去她当时留给大众的“嚣张”印象。
紧接着是《花儿与少年》里的“低情商”事件。
她在节目里当着大家的面,提及杨洋所谓“二十年不参加综艺”的说法。
此言一出,立刻被网友嘲讽为“自作主张”,可能会影响杨洋的商务合作。
虽然杨洋从未说过这话,辛芷蕾事后也火速道歉,但“情商低”的帽子,算是结结实实地扣上了。
就连她在威尼斯走红毯的造型,都能引发一场争议。
她身穿一件低胸棕色礼服,胸口一朵若隐若现的“玫瑰纹身”格外抢眼。
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该不该纹身的讨论甚嚣尘上,指责她“不正能量”的声音此起彼伏。
直到有眼尖的网友放大图片,才发现那不过是礼服上的装饰图案,因为肉色打底太逼真才引发了误会。
甚至她和翟天临的恋情绯闻也被再度翻出。
自从翟天临因“学术风波”事业受挫后,这段从未被当事人承认的关系,就成了许多人眼中辛芷蕾的“污点”,认为男方“配不上”她。
这次她拿了影后,这种声音更是甚嚣尘上。
她把野心写在脸上
面对这些汹涌而来的审视和争议,辛芷蕾似乎早有准备。
因为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屑于掩饰自己欲望的“异类”。
她刚出道时就公开宣称要成为“国际巨星”,这句话在当时引来了无数嘲笑。
如今,在威尼斯的领奖台上,她坦然地重提当年的“吹牛”,并笑着说自己做到了。
这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姿态,用实力狠狠“打脸”了曾经的质疑者。
她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由野心驱动的奋斗史。
在资源匮乏的时期,她给江疏影、蒋依依做过配,但她抓住每一个荧幕机会,寻求“逆风翻盘”。
她从不讳言对“成功”和“爆火”的渴望,因为那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看看她选择的角色,就能窥见她的性格。
无论是《绣春刀》里一心要“终结沈炼”的丁白缨,还是《如懿传》里“面如桃李、心如蛇蝎”的金玉妍。
她的角色鲜有浓情蜜意,个个都是狠角色,充满了侵略性和生命力。
即便是在群星云集的剧里,她也总能脱颖而出。
在《庆余年》中,她演的海棠朵朵,本是个衬托男主的工具人,却被她演得活色生香,甚至让观众主动“拉郎配”。
在王家卫的《繁花》里,她虽是三番,但那个顶着大红唇、波浪卷的李李,风情万种又充满算计,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她未能入围白玉兰奖时,网友都为她鸣不平。
这种强大的表现力和不服输的韧劲,正是她能从杂志封面的“镶边”,一路走到国际A类电影节领奖台中央的底气。
结语
辛芷蕾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个“女性独立”的时代精神不谋而合。
她那种毫不掩饰的野心、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强大的“高配得感”,在过去可能会被视为格格不入,但在今天,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共鸣和欣赏。
她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在演艺圈这个名利场,流量、人气、背景固然重要,但最终能让你站稳脚跟的,还是过硬的实力。
曾经那些被定义为“狂妄”、“低情商”的争议,在“影后”头衔的加持下,似乎也被重新解读为一种难得的“真性情”和率真个性。
互联网的记忆很短,舆论的反转也很快。
从“造神”到“祛魅”往往只在一瞬间,但对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演员来说,与其费尽心思去维护一个完美人设,或是担忧别人“堵路”,不如踏踏实实磨练演技。
因为,脚下的路,永远都堵不死。
实力,才是最硬的那张通行证。
信息来源:
辛芷蕾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