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再次送上大礼,这一次不是能源、也不是矿产,而是一条航线,也就是北极航线,实际上俄国很早便提出了从北极穿越北冰洋开辟新航线的计划,只是迫于现实挑战一直无人问津,但如今随着国际局势和地缘格局的改变,这条航线也正在成为很多国家眼中的香饽饽,那么,俄罗斯为何要找中国开辟这条北极航线呢?对我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能源贸易与航运战略
俄乌冲突、西方制裁、能源价格波动等一系列打击下,俄罗斯最缺的是什么?是钱。8月7日,俄罗斯财政部初步估算,今年1至7月,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了4.9万亿卢布,折合人民币4411亿元,占其GDP的2.2%,比2025年1.7%的目标高出了29%,与去年同期相比,财政收入则仅增长了2.8%,支出却增幅高达20.8%。
其中支出大头都用在了军事上,按照经济学家估算,目前俄罗斯军队每天花费的成本达到了数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为了保持军事开支,俄罗斯甚至不得不削减其他支出,比如社会福利等。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眼下对于俄罗斯来说最紧迫的便是赚钱,那靠什么赚钱?答案是能源。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相关产业链和出口程序比较完善,只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欧洲能源市场受挫,只能将重心放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上。
如今乌军的战略打击目标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炼油厂等设施,目的就是为了掐断俄罗斯的能源线,本月已经有10家遭袭,导致俄罗斯炼油产能明显下降。这一情况更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困境。要想弥补这些窟窿,还是要想方设法的扩大能源出口。今年,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传出了新消息,据悉该项目在遭到制裁停滞后,已经在4月恢复了天然气加工,并且成功装载五批货物至受制裁的油轮,项目共包括三条生产线,第三条计划采用中国技术。而这一项目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的格达半岛,那生产的液化天然气如何运输呢?这个时候北极航线就派上了大用场。俄罗斯主导开发的北极航线,是北冰洋海域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三条主航道之一,起点位于北欧,沿亚欧大陆北岸,经俄罗斯在北冰洋地区的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楚科奇海等水域,穿越白令海峡,最终抵达亚洲,这条航线是当前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条北极航线,去年货运量达到了3790 万吨,占北极总货运量的 98%。剩下的西北航道主要经过加拿大沿岸,由于美国不愿交过路费,以及受复杂冰清和基础设施限制,导致这条航线通行运用程度不高,中央航道则穿越北极点附近,开辟难度更大。
对于俄罗斯来说,有了这条航线,北极地区的能源要想东转运往中国,就变得容易多了。除此之外,这条航线还将为俄罗斯带来更多其他经济收入,比如过路费、破冰船使用费等等。虽然受全球气候变化,北极地区的冰川明显变薄,但也需要借助破冰船护航,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动力破冰船队的国家,核动力破冰船数量达到了8艘,这是俄罗斯的一个战略优势,据统计去年俄罗斯这一船队仅护航费收益就达到了5000万美元。
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北极航线,一方面能通过破冰船直接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北极通航能力,反向输出船舶制造技术,这又是另一份收益。总之,俄罗斯扩大能源贸易也好,开辟新航线也好,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北极航线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19%的商船队和30%的港口吞吐量,但还是主要依赖传统的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而北极航线,相较于传统航线,抵达欧洲的航程缩短了近2500公里,由于北极航线不需要穿过那么多海峡,不用排队,因此运输时间将更加短,节省了15到20天,燃料成本降低15%,这都是北极航线将带给我国的直接好处。
并且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航道还面临着复杂的地缘关系,一旦因地缘矛盾导致运河封锁,我国又将面临运输安全等其他更多挑战,但走北极航线,只要中俄能够长期保持深度合作和利益绑定,就能够尽可能避免地缘冲突带来的潜在隐患,这将是中国与欧洲贸易的加速器,也是我国航运贸易和供应链安全的双重保险。更将是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关键抓手。总之,北极航线对我国来说,既是当下破局西方围堵的战略通道,也是未来引领世界治理的关键支点。
而北极航线的崛起则是一场全球航运格局的变革性突破,未来随着亚欧贸易版图的一步步重塑,不只是俄罗斯,中国也将迎来更多新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