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这几年在防空上没少花钱,尤其是对付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那些无人机便宜得很,一窝蜂冲过来,油田、机场啥的都成靶子。沙特从中国买了激光武器,本来觉得靠谱,结果最近爆出不少吐槽。话说回来,这批评来得真巧,就在中国2025年9月3日阅兵上亮出LY-1舰载激光武器第二天。沙特这是在暗示啥?想换新货吧。美国那边看着,肯定心里不是滋味,自家激光项目卡壳好几年了。
先说说沙特买的中国激光武器。最早是“寂静狩猎者”,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搞的低空激光防空系统。2022年,沙特买了这个玩意儿,很快就上战场。2022年3月,沙特在世界防务展上宣布,用它击落了胡塞的无人机,开了全球激光武器实战先河。之后,2023年2月,又爆出一次击落13架无人机的战绩。数据上看,21发21中,命中率100%。这系统功率30千瓦,能打3公里内的目标,响应快,切换目标只需6秒。沙特当时还挺满意,因为对付低成本无人机,用导弹太亏,激光一发成本就几块钱。
后来,沙特又引进了“天盾”系统,这是综合反无人机防御系统,结合激光和电子干扰。2025年7月,沙特用它拦截了21架胡塞无人机,全中。系统出口到20多个国家,在中东实战中表现亮眼。激光部分精准,电子干扰能让无人机迷航坠毁。沙特军队用这些装备护住了关键设施,油田周边部署了好几套。总的来说,中国激光武器帮沙特省了不少导弹钱,还提升了防控效率。
可最近,风向变了。2025年9月4日,一位沙特退役军官在媒体上公开指摘这些激光武器的毛病。说在沙漠里用着不顺手,部署时间长,得半小时以上才能就位。要是敌人突然袭击,这慢半拍就麻烦。沙尘大,覆盖镜面,激光束衰减严重,得照射好一会儿才能击落目标。高温50度以上,冷却系统吃力,大部分功率用来散热,不是打仗。地形起伏,瞄准容易偏移。电子干扰部分倒还行,大多无人机是它搞定的,但激光本体在恶劣环境下拉胯。
这些问题不是沙特独有。激光武器天生怕沙尘、雾霾、高温,这些物理限制谁都绕不开。美国、以色列的系统也碰过类似麻烦。沙特沙漠环境极端,沙尘风暴一刮,光学系统就磨损。维护起来费劲,滤网堵塞,供电不稳。军官没说退货,而是点出希望改进。时机选得准,就在中国阅兵后。LY-1亮相,功率超300千瓦,是美军同类五倍,能光速拦截无人机和导弹。沙特一看,肯定动心,想升级现有装备,适应沙漠。
美国这下尴尬了。自家激光项目起步早,投入大,但进展慢。空基激光夭折,舰载系统迟迟没规模部署。海军的激光武器演示过,但实战少。中国一边卖,一边迭代,客户反馈直接推动升级。美国媒体像Defence Blog、Newsweek抓着沙特的批评猛报,说中国系统在沙漠测试失败。言下之意,美国人想借此打击中国军售。可现实是,沙特没放弃合作,反而催更。国防部联系中国供应商,谈升级事宜。哈立德·本·萨勒曼,这位国防部长,推动多元化采购,从美国转部分到中国。
沙特为啥这么做?胡塞无人机袭击频发,2019年油田被炸,损失大。美国导弹贵,一发几十万刀,打千元无人机不划算。激光可持续,精度高,成了首选。中国路径清晰,从地面到车载,再到舰载。边用边改,积累数据。沙特实战反馈成加速器,推动系列化产品。中东、岛链、高原,都能找到对应型号。LY-1亮相,信号明确:功率密度高,集成成熟。买家一看,就知道可靠。
全球激光武器赛道热闹。美国推迟项目,中国滚动开发。俄罗斯、以色列也搞,但实战少。沙特批评没否认有效性,只提环境适应和效率。分寸拿捏好,留谈判空间。生意不光看性能,还看态度。大国竞争在外贸端见真章。谁先跑通闭环,谁拿订单。以前发布会够用,现在得看实战击落数、维护麻烦度。
这事儿有意思。沙特批评像鞭策,逼供应商进步。激光天花板高,更大功率、远距离、复杂天气是方向。未来不止无人机,导弹也进视野。但现在,脚踏实地。沙特用词讲究,没踩线。全球干旱国家排队等新版。美国项目旧,客户催升级,解读成落后。可懂行人知,迭代常态。谁快谁稳,谁赢。
沙特批评有理,不是甩锅。沙漠挑战真,激光需适应。LY-1亮相,沙特心动。升级需求明。美国傻眼,自家落后。全球格局变,中国军售升。沙特策略精,多元化稳。未来看,谁迭代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