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乙巳年农历中元节期间,韶山市大坪乡月城赵氏宗祠内张灯结彩、香火鼎盛,来自湘潭市及周边地区的赵氏宗亲齐聚一堂,共同举办“中元祀祖暨始祖妣薛老太君677岁诞辰庆典”。活动由原湘潭市委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市文联主席赵志超带队,衡汑赵氏、青山伍赵、中湘赵氏等分支代表共同参与,主祭嗣孙赵跃进携宗族子孙以传统礼仪追思先祖,弘扬家风。
![]()
千年迁徙路:从山西闻喜到湘乡月城
月城赵氏族谱记载,其祖源可追溯至山西闻喜。南宋建炎年间,名相赵鼎辅佐高宗赵构,其子赵汾奉遗命隐居湖北荆门。传至惠山公时,赵氏一支迁居湘乡,历经元明战乱,至明洪武年间,庭辉公(又名辉三)自湘乡白田薜家冲徙居月城,成为月城赵氏开基祖。庭辉公育有六子,分为文珍、思珍、碧珍、贵珍、景珍、智珍六大房,其中景珍公外徙无考,其余五房繁衍至今已680年,人丁近十万。
![]()
据民国五年《月城赵氏五修族谱·序》记载,庭辉公与其兄基一、光二生于元末乱世,社会动荡、灾荒频发。基一更姓贺隐居他乡,光二迁徙桐樑,唯庭辉公赘入薛氏,定居月城,复赵氏根基。其妻薛老太君以睿智豁达之姿,助夫兴农奠居,开启月城赵族辉煌篇章,更以九十高龄成为族中首位长寿者,为后世注入优质基因。
![]()
中元祭祖:香火绵延六百余载
乙巳年甲申月甲子日(农历中元节),月城赵氏宗祠内庄严肃穆。主祭嗣孙赵跃进率宗族子孙,以香楮、酒醴、庶馐、粢盛之仪,致祭于始祖赵庭辉公与薛老太君神像前。祭文追述先祖迁徙之艰、开基之勇:“庭辉太祖毕路蓝缕,圈地月城,声振九皋;薛氏太祖母高瞻远瞩,同甘共苦,共启华章。”
![]()
赵志超宗亲在致辞中强调,月城赵氏历经680年繁衍,班行字辈歌“相焕兴先绪,士隆忠孝光”等四十代字辈,详载于历修族谱,班班可考。他指出,此次庆典不仅是对先祖的追思,更是对家族文化、忠孝精神的传承。
![]()
宗祠兴衰:从毁于四清到重修墓莹
月城赵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湘乡县治50华里外的月城村,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已传至第22世。然而,1949年后社会变迁,原丁家坳赵家祠堂于“四清”时期被强拆,始祖塑像尽毁,族谱散佚。1985年,宗族子孙重修庭辉公与薛老太君墓莹;2005年,再度修缮宗祠,恢复祭祀传统。
![]()
参与庆典的宗亲赵明华表示:“每次回到祠堂,都能感受到血脉相连的力量。薛老太君的智慧与坚韧,始终激励着我们后辈。”如今,月城赵氏后裔遍布海内外,但每年中元、清明,宗亲们仍会返乡祭祖,维系家族纽带。
![]()
字辈传承:四十代班行铭刻家族记忆
自第十六世起,月城赵氏制定四十代班行字辈歌,以“相焕兴先绪,士隆忠孝光”开篇,末句“念祖用基恢”收尾,涵盖清廉、厚道、慎守等家风训诫。赵志超解释,字辈不仅是辈分标识,更蕴含先人对子孙“清简官宜则,宽廉本克培”的期许。
庆典现场,年轻一代赵氏子孙齐声诵读字辈歌,稚嫩的童声与苍老的祭文交织,见证着家族文化的生生不息。宗族长老赵德安感慨:“字辈歌是我们的根,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只要说出班行,就知道是一家人。”
![]()
赵氏家风永续,薪火相传
此次乙巳年中元祀祖暨薛老太君诞辰庆典,不仅是一次宗族聚会,更是一场跨越六百余年的文化传承。从山西闻喜到湘乡月城,从南宋名相到明初农耕,赵氏子孙以忠孝为本、以勤俭为训,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家族记忆。
![]()
正如祭文所言:“诒孙期学懋,念祖用基恢。”月城赵氏的故事,是中华姓氏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无数家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生动写照。展望将来,这支从月城走出的赵氏后裔,将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新篇章。【2012年5月10日,正式将湘乡市9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管辖,湘乡市月城更名韶山市月城】(文/中湘马圫赵氏:赵子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