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在刘邦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了千古唯一的霸王项羽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该把首都定在哪里。
刘邦一开始是想定都洛阳的,因为洛阳这个地方不仅曾经是东周的首都,地理位置确实非常不错,位于当时大汉疆域的中心。
不仅有肥沃的土地,水运交通也很便利,可以大大节省从地方征调物资进入中央的成本。
可是一个小兵却让刘邦改变了这个想法,这个无名小卒认为如果汉朝定都洛阳,必将很快灭亡,而刘邦贵为皇帝居然真的接受了这个提议。
无名小卒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给刘邦提建议的小兵就是娄敬,因为提出了这个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之后被刘邦赐姓刘。
娄敬的家庭是当时最基层的老百姓,具体家庭出身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出生在现在的山东济南,也就是当时的齐国境内。
汉高祖五年,娄敬这个时候还只是个戌边的小卒子,在去陇西戌边的路上正好经过了洛阳。
当时大汉的首都还没有定下来,娄敬见到刘邦停留在这儿,就知道他想在洛阳建都。
于是他找到了同乡的虞将军,希望能在他的引荐下见到皇帝,当面痛陈利害。
或许是娄敬之前和这位老乡处得不错,总之虞将军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甚至还让人准备好了衣服,让娄敬收拾一下仪表再去见皇帝。
可娄敬却表示,不需要换衣服,原来穿什么就穿什么,咱们的这位皇帝本来就是草莽出身,穿的和贵族一样说不定还会被他当成绣花枕头。
很快,在虞将军的搭线下,无名小卒娄敬得到了刘邦的召见。
小人物的大见识
刘邦也是个实在人,正好快到饭点了,就让人给娄敬好酒好菜招呼着。吃得差不多了,才想起来问娄敬,为了什么事找他。
娄敬这个时候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把国都定在周朝的故都洛阳,是想要让大汉和周朝一样繁荣吗?”
作为此生几乎唯一一次的能够获得重用、改变命运的机会,娄敬非常谨慎,并没有一开始就否定皇帝定都洛阳的举措,而是先旁敲侧击。
刘邦随后回答,我就是要让大汉像曾经的周朝一样强盛。
娄敬随后笑着摇了摇脑袋:“陛下,你取得天下的途径和周王朝是不同的,周朝之所以能成为鼎盛王朝,是长期积德、久治的成果。”
刘邦取天下经历的是秦末大乱,全国上下的造反团队加起来不说一千也有八百,如今天下刚刚平定,和周朝曾经那种长治久安的环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娄敬认为,在社会长治久安,政治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定都洛阳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是如今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其实娄敬这里还有不方便说的衍生意思,当初刘邦为了摆平项羽,出让了太多的权力和利益,汉初的那些列侯、那些军功集团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别的不说,就说说被后世称为兵仙的韩信。
当初刘邦正面硬抗项羽的攻势的时候,派出韩信牵制北方的诸侯,结果韩信几乎是凭借一己之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横扫北方五国,项羽死后谁敢说自己带兵打仗能比得过韩信?
洛阳周围几乎都是大平原和低山丘陵,几乎算是无险可守,首都定在这里太容易遭到攻击了。
而如果定都秦国所在的陕西关中平原就不一样了,土地和洛阳一样肥沃,还具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军事优势。
从中原到关中的豫西通道上可都是雄关,当年秦国只要把函谷关一守,任凭东方六国如何合纵,都不能奈何秦国分毫。
更何况,在秦始皇治下被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的匈奴,这几年趁着秦末天下大乱如今又有抬头的趋势。
作为华夏文明当时主要的敌人,北边游牧民族寇边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关中比洛阳更靠近北部边疆,可以让军事力量更加集中,也更加省钱,不需要再征调大量的后勤民夫和军队同时固守北部边疆和首都。
结语
娄敬这一番话可以说让刘邦茅塞顿开,要说这个草根皇帝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听劝。
在听取了娄敬的建议,并且再次征求了张良的意见之后,刘邦很干脆地做出了决定,将首都定在了关中的长安。
自此,西汉将近200年的历史拉开帷幕,长安也在此后一千多年间作为十三朝古都,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上。
参考: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邦赐姓封号的济南人 - 舜网新闻
刘敬 (西汉) - 维基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