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老司机驾新车)
钨专家会议:钨价高企,硬质合金需求如何?
一、钨价飙升:三大因素共振引发市场热潮
价格飞涨态势尽显:自2025年初起,钨价涨势强劲,江西标矿(65%品位钨精矿)交易价从年初14.15万元每标吨飙升至当前28.15万元每标吨,8月末碳化钨粉均价突破55.5万元每吨,单月暴涨12.75万元,中颗粒碳化钨粉现报价已达62.5万元每吨,市场不确定性大增,下游合金企业观望情绪浓,采购意愿降低。
政策约束收紧供应:今年自然资源部严格实施钨矿开采配额制度,2025年首批开采配额仅5.8万吨,同比降6.45%,江西等主产区配额削减,新矿产资源法执法力度加强,违法成本提升,众多中小矿山停产整顿,原生矿供应缺口扩至12%左右。同时,欧盟、美国积极推进钨储备,加剧国际资源争夺。
资源瓶颈抑制供给:长期大规模开采致国内钨矿资源品位从0.42%降至0.28%,开采难度和成本大增,环保标准提高进一步压缩矿山利润空间,抑制供给弹性,众多中小矿山企业不堪重负。
需求多元爆发增长:新能源领域,光伏钨丝渗透率提升,动力电池领域钨应用前景广阔;高端制造需求旺盛,航空航天、半导体等产业对高性能硬质合金需求爆发;全球各国加大钨战略储备,我国出口管制加剧供应短缺,引发抢购热潮。
二、企业困境:成本重压、竞争加剧与需求波动
成本激增利润缩水:碳化钨粉价格飞涨使硬质合金企业成本大幅攀升,以APT生产企业为例,按当前钨精矿价格测算,成本大幅提高,下游合金企业难锁定利润,生产经营压力巨大。物价上涨传导滞后,终端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部分刀具产品毛利率跌破10%,中小企业陷入困境。
成本结构负担加重:碳化钨粉在合金成本中占比约70%,是成本压力主因。此外,能源、环保、人力和运维成本均呈上升态势,进一步增加企业负担。
竞争格局复杂严峻:价格战中,原材料涨价叠加淡季需求萎缩,中小企业竞价惨烈,部分企业面临淘汰,大型企(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业凭借优势提升行业集中度。替代品威胁显现,新材料与跨界企业加剧竞争,市场份额争夺激烈,格局愈发复杂。
下游需求喜忧参半:传统制造业需求疲软,汽车等行业订单下降,开工率不足,采购需求减少,给行业带来压力。新兴产业需求虽增,但处于发展初期,需求不确定,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增加。
三、企业破局: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与政策助力
技术革新引领升级:新材料研发取得突破,新型钨钽铌类硬质合金性能优异,满足高端领域需求。智能制造提升效率,自动化生产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绿色制造顺应趋势,回收利用废旧合金,降低污染和成本。
市场拓展开辟新径:“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为企业提供机遇,企业可加强合作、完善体系提升份额。高端市场需求旺盛,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对硬质合金要求高,企业应加大研发创新,把握重大工程机遇。
政策扶持保驾护航:产业政策鼓励创新、调整结构,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引导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升级。资源保障政策加强资源管理,实施配额制度,增加勘探投入,稳定供应,降低企业风险。
三大策略突围困境:成本控制上,优化采购、加强生产管理、开展成本核算,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未来展望与热点问答:价格、需求与市场趋势全解析
价格走势短期高位,长期回归理性:短期钨精矿供应紧张,需求增长,预计价格维持高位或继续上探。中长期随着新资源开发和技术进步,价格有望企稳回落。
合金技术多方向突破发展:高端硬质材料产品应用广泛,烧结、成型、涂层和检测技术均有进展,但规模化生产仍需提升。
钨用量及下游应用结构明晰:2024年钨消费结构中,硬质合金占比最高,未来三年各领域需求增速有别。下游硬质合金产品应用集中在切削、耐磨和地矿工具,各有特点和利润水平。
海外需求受多因素驱动增长:未来三年海外需求预计增长,受产业链重构、新兴产业发展和军事需求增加影响,军工需求复合增长率可观,海外原钨消耗量有望提升。
成本传导因产品而异:合金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高,钨原料占比大。高端刀具价格传导畅通,中低端困难,地矿工具能一定程度传导成本。
硬质合金需求多领域向好:今年订单整体向好,传统领域上半年需求增长,新兴领域成为新增长点,部分企业销售业绩提升。
价格传导部分领域顺畅,部分受阻:原料价格上涨传导滞后,军工和光伏领域能较好传导,传统硬质合金行业传导困难,中低端产品压力大。
高位买矿贸易商与企业并存:贸易商和生产企业根据库存补充钨资源,贸易商策略多样,原料自给率低的企业有采购需求。
淡旺季影响今年有所变化:市场淡旺季通常明显,但今年淡季需求表现不明显,刚需补库支撑价格,旺季需求向好,供应收紧或致价格上涨。
价格高点与回调预测难度大:今年钨价走势特殊,下游需求支撑弱,价格上涨和回调位置难测,需结合长单和政策判断。
Q&A
Q1:拆解整体钨的用量,预测未来三年的变化趋势,并确认是否为国内数据?
A1:从安泰科统计数据可知,2024年钨消费量为7.08万吨。其中,钨硬质合金消费钨4.14万吨,占比58%;钨特钢消费钨1.6万吨,占比15%左右;钨材消费钨约1.6万吨,占比23%左右;钨化工方面消费钨0.27万吨,占比4%左右。未来三年预测如下:硬质合金用户量占比将保持在58%-60%附近,增速与整体钨需求增速接近,保持在5%-6%左右;钨特钢需求预计保持相对稳定,增速平缓,用户量占比维持在14%-16%左右,增速在3%-5%左右;随着光伏公司需求持续放量以及军工等领域对钨材需求增长,未来三年钨材产量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用户量占比有望达到25%-28%左右,增速在10%-20%左右;钨化工领域用户量较小且增长缓慢,随着半导体等行业发展,对六氟化钨等钨化工产品需求可能增加,预计未来三年用户量占比变化不大,维持在3%-4%左右,增速保持在1%-3%左右。目前研究以国内数据为主,因为国内是最主要的市场。
Q2:拆分下游最终用处的比例?
A2:在硬质合金的下游消费结构中,主要分为三大块。汽车刀具合金占比45%左右,主要应用于生产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如车刀、铣刀、钻头等,适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电子信息领域;耐磨工具合金占比27%左右,利用硬质合金高抗弯强度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制作成模具或耐磨零件,如拉丝模喷嘴、冷镦模等,终端应用涵盖消费电子、装备制造以及汽车制造等领域需要进行压制加工的情况;地矿工具合金占比25%左右,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韧性,主要用于凿岩挖掘等方面的工具,在矿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矿山开采使用的钻头以及盾构机上的刀片刀具;还有一部分特殊类的硬质合金,占比3%左右。
Q3:讲述海外用户需求的量,并展望未来三年的增长情况?
A3:国内对海外用户需求了解较少,但预计未来三年海外用户需求处于增长态势。主要受全球服务产业链重构、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军事需求增长等因素驱动。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加强,欧美再工业化政策有望拉动钨需求增长;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有望加速工业化进程,贡献需求增量;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推动穿甲弹、防空弹药等军事需求激增,2024年全球军费突破2.3万亿美元,预计2025-2027年海外军工方面对钨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7%-9%左右。根据弗洛斯特沙利文的预测,海外原钨消耗量有望从2023年的3.676万吨增至2027年的4.48万吨,复合年增长率可达5%左右。
Q4:拆解硬质合金中的成本占比指数或含量占比?
A4:以刀具以及地矿类产品为例,在合金生产成本中,加工成本占比10%左右,原材料成本约占90%左右。在原材料成本中,钨原料占比70%-90%,钴占比10%-30%。以硬质合金刀具为例,其成本中直接钨的直接材料占比80%,碳化钨在钨钴成本里占80%,碳化钨在钨原料里占86%-90%左右。碳化钨粉价格上涨10%左右,刀片类合金生产成本可能需上调7%以上才能平衡成本压力。对于高端刀具,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价格传导畅通,利润较高,客户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企业能较好地将物价上涨成本压力传导给下游;中低端刀具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提价幅度受限,价格传导难度大。地矿类工具对硬质合金性能要求高,物价上涨时成本增加,但因其应用于矿山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成本较高,客户对价格和提价敏感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原材料上涨成本传导至下游客户。
Q5:分析今年硬质合金整体的需求情况?
A5:今年硬质合金整体需求呈现复杂但向好的态势。在传统领域,如汽车、轨道交通以及工程器械等行业,2025年上半年景气度较高,对硬质合金刀具需求量明显增长。例如,株洲华瑞精密工具2025年上半年营收55.19亿元,同比增长26.48%,其业绩增长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株洲集团钻头事业部年初订单量同比翻倍增长,增长了114%。在新兴领域,新能源领域对硬质合金的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在物价上涨情况下,合金需求有一定程度上涨,全球需求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合金企业销售订单增长,尤其是国有硬质合金企业,凭借全产业链模式可控制原料成本,甚至贴补合金利润。华瑞精密今年在切削刀具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针对锂电池方面的消费量同比增长22%左右。
Q6:详细拆解现在物价高的情况下价格往下传导的情况,并说明不能传导的传统硬质合金领域主要应用的下游?
A6:整体来看,原料端价格上涨很难快速传导至下游产业链。部分企业为稳固市场份额,在成本增长时对产品价格调整策略保守,实际调价幅度难以达到预期,且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效应。能够顺利传导价格的领域包括军工和光伏领域。军工领域对钨有刚性需求,钨是穿甲弹核心材料,全球军备竞赛升级,今年中国钨工业军工钨制品订单增长12%左右,部分企业军工订单排期到2026年,军工需求增长使下游企业能接受一定程度价格上涨;光伏领域,光伏钨丝渗透率从2024年的20%跃升至预计今年的40%左右,全年需求量可能超4500吨,三门钨业等龙头企业深度绑定光伏客户,能消化原料价格上涨成本。随着制造业复苏,Pcb、汽车、刀具等领域对钨用量有潜在潜力,对钨价上涨有一定承受能力。不能顺利传导价格的领域主要是传统硬质合金行业,尤其是中低端产品。传统硬质合金行业后端客户对核心产品提价接受度不高,可能出现价格倒挂情况,独立合金企业因无上下游业务支撑,利润和成本压力大,难以将成本压力传递给下游客户。产业链整合型企业虽可通过内部调节维持盈利水平,但也面临价格传导压力。传统硬质合金领域主要应用于传统汽车刀具、地矿类的中低端产品,应用于正常加工领域。
Q7:询问现在还在高位买矿的主要是企业还是贸易商?
A7:现在高位买矿以大型贸易商为主,他们在价格上涨过程中采取提价并小批量放货策略,在边拉高边出货情形下适当补充库存量。也有部分贸易商因手中原料不充裕且与冶炼厂签了较多长单,为交货需在市场采购原料。生产企业中,原料自给率较低的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需求也需要对外采购矿,如章源等企业有对外采购情况。
Q8:了解硬质合金行业是否有淡旺季说法,以及淡旺季对钨矿价格是否有明显影响?
A8:市场的淡季和旺季比较明显。一般7月和8月是需求淡季,此时处于夏季,天气炎热,部分工厂停产检修,下游制造业需求弱,市场成交活跃度有限;9月和10月是传统旺季,即金九银十,相关企业会重新商定下一年度供货量协议框架,并补充原料库存以弥补冬季矿产开采不足。但今年7月和8月淡季作用不明显,7月份全球钨市场再度拉涨,海内外钨矿价格再创新高,8月份钨市场热度依旧不减,年内涨幅超50%以上。虽然处于传统淡季,但制造业处于大周期底部区间,向下空间不大,经过一年库存消耗,前后端产业和贸易商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刚需补库对钨价格形成较强支撑。金九旺季到来,叠加光伏和锂电池领域需求释放,若供应收紧情况持续且超出预期,钨价格可能进一步升高。
Q9:预测今年钨价最高能到的水平,以及企稳回调后的底部时间?
A9:今年情况特殊,脱离了传统走势范畴,国内物价持续跳涨,但下游需求对前端原料价格持续增长的支撑薄弱,场内交投围绕刚需进行,难以支撑价格持续大幅跳涨。此次价格上涨是贸易商吸收挺价和部分场外资金高价炒作成交导致的。通过与相关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大咖沟(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通,短期内粉末价格可能上探到700元每公斤,钨矿价格从现在的二十八点几万短期内可能涨到31万每标吨左右,APT价格对应的可能涨至47万每吨左右。而回调底部需结合后续长单执行情况和未来政策导向预测,目前难以准确把握价格上涨高点和回调底部情况,也难以预料后续行情运行和价格调整变动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