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6岁才明白:老人吃药有讲究,这4个时间段最好不要吃,吃了不好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爸,
您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儿子王强推开门,
看到66岁的老父亲王建民正捂着胸口,
脸色煞白地坐在沙发上。

「没事没事就是刚才吃完药有点不舒服王建民摆摆手但额头上的冷汗出卖了他。

「吃药不舒服?您吃的什么药?」王强急忙走过去。

「还是那些老药,
降压药、心脏药,
刚才饭后马上就吃了。」
王建民喘着粗气。

「饭后马上吃?爸,
您这样吃药多长时间了?」

「好几年了啊,
医生不是说要按时吃药吗?我每天三顿饭后都按时吃。」

王强的脸色瞬间变了:「爸,
您这样吃药可能出大问题!赶紧,
我们现在就去医院!」

王建民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坚持了好几年的「按时吃药」习惯,
竟然差点要了他的命。

更让他震惊的是,
原来老人吃药有这么多讲究,
这4个时间段绝对不能随便吃药,
否则不但不治病,
反而会伤身体。

如果他早点知道这些,
就不会在急诊科里躺了整整一夜...



01

王建民今年66岁,
退休已经6年了。

身体倒还算硬朗,
就是有些老年人的常见毛病:高血压、心脏不太好,
还有点糖尿病。

这些年来,
他手里的药越来越多。

降压药、心脏药、降糖药、护肝药,
大大小小十几种。

「老王,
你这药可真不少。」
老邻居张大爷每次来串门,
看到茶几上那一堆药盒,
都要感叹一句。

「没办法,
年纪大了,
不吃不行啊。」
王建民苦笑着摇摇头。

王建民的老伴去世得早,
儿子王强又在外地工作,
平时就他一个人在家。

吃药这事全靠自己操心。

「医生说了要按时吃药一日三次我就三顿饭后立马吃王建民对自己的用药纪律很自豪「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落过一次

确实王建民把吃药这事看得比天大。

每天早上7点吃早饭吃完立马吃药。

中午12点吃午饭

晚上6点吃晚饭

雷打不动从不耽误。

就连出门旅游他都要带个小药盒到点了不管在哪里先把药吃了再说。

「王叔叔真是自律吃药比闹钟还准时小区里的年轻人都这么夸他。

王建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这个老年人当得很称职。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

胸闷的次数多了有时候心慌得厉害。

血压也不太稳定有时候量出来偏低有时候又偏高。

「可能是药量需要调整了王建民自己分析「等下次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问问医生

但是那个「下次」还没等到问题就来了。

三天前的中午王建民像往常一样吃完午饭。

今天午饭吃得比较丰盛红烧肉、炖鸡汤还喝了点小酒。

吃得有点撑但是药还是要按时吃的。

王建民拿起药盒把所有的药都倒在手心里一口气吞了下去。

没过多久,
他就感觉胃里翻江倒海。

胸口也开始发闷,
心跳得很快。

「可能是吃多了,
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王建民躺在沙发上,
闭着眼睛。

可是症状不但没有缓解,
反而越来越严重。

胸口疼得像有石头压着,
呼吸都变得困难。

王建民吓坏了,
赶紧给儿子打电话。

02

「爸,
您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好好的突然就不舒服了?」王强接到电话,
立马请假往家赶。

「我也不知道,
就是吃完药后开始不舒服的。」
王建民的声音有些虚弱。

「您今天吃的药和平时一样吗?」

「一样的,
还是那些药,
按时吃的。」

王强虽然不是学医的,
但也知道老年人用药要小心。

「爸,
您等着,
我马上回去,
咱们去医院看看。」

挂断电话,
王强开车一路狂奔回家。

看到老父亲的样子,
王强心里咯噔一下。

王建民脸色苍白,
嘴唇都有些发紫。

「爸,
您这样不行,
咱们赶紧去医院。」

「我现在走不动,
你扶我一把。」
王建民挣扎着想站起来。

王强赶紧扶住父亲,
慢慢地搀扶着他下楼。

一路上,
王建民都在大口喘气,
额头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往下滴。

到了医院急诊科,
值班医生是个40多岁的中年女医生,
姓李。

「患者什么情况?」李医生一边检查一边问。

「我爸今天中午吃完药后就开始不舒服,
胸闷、心慌、呼吸困难。」
王强详细描述着症状。

「吃的什么药?」李医生问道。

王建民从口袋里掏出药盒,
哆哆嗦嗦地把药倒在桌子上。

李医生看了看,
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些药您平时都是怎么吃的?」

「一日三次,
饭后立即服用。」
王建民回答。

「饭后立即?」李医生的语气有些严肃,
「您这样吃药多长时间了?」

「好几年了,
一直这样吃的。」

李医生摇摇头:「老先生,
您这种吃药方法是错误的。」

「错误?」王建民愣了,
「医生不是说要按时吃药吗?」

「按时吃药没错,
但是吃药的时机很重要。」
李医生指着药盒里的药,
「特别是您这个年纪,
有些药在特定的时间段是不能吃的。」

王强在一旁听着,
也觉得很意外:「李医生,
您的意思是吃药还要分时间?」

「当然要分时间!」李医生的表情很认真,
「尤其是老年人,
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
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都比年轻人慢。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吃药,
不但影响药效,
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那我今天这是怎么回事?」王建民着急地问。

「您今天中午吃了什么?」

「红烧肉、炖鸡汤,
还喝了点酒。」

李医生点点头:「问题就在这里。您吃了高脂肪的食物,
又喝了酒,
然后立即服药,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为什么危险?」王强问道。

李医生耐心地解释:「高脂肪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酒精会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再加上饭后立即服药,
胃肠负担过重,
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王建民听得一头雾水:「那我应该什么时候吃药?」

「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李医生说,
「不同的药物,
不同的时间要求。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有些时间段是绝对不能随便吃药的。」

03

经过一系列检查,
王建民的各项指标都有所异常,
但还算稳定。

李医生给他开了一些缓解症状的药,
同时建议住院观察。「不用住院吧?我在家休息休息就好了。」
王建民不想麻烦。「老先生,
您这次的情况不是小事。」
李医生严肃地说,
「而且我觉得您对用药知识了解得太少,
这样下去很危险。」
「李医生,
那您能不能详细给我爸讲讲,
老年人吃药到底有什么讲究?」王强主动请教。李医生看了看表,
现在是下午3点多,
急诊科暂时不忙。「那我就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
李医生拉了把椅子坐下,
「老年人用药,
确实有很多讲究。」
「首先,
你们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
李医生拿起纸笔,
开始画图解释,
「药物进入人体后,
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
这四个过程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说,
胃酸分泌减少,
肠道蠕动变慢,
会影响药物吸收。」
「肝脏和肾脏功能下降,
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血液循环变慢,
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王建民和王强都听得很认真。「所以,
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比年轻人更加小心。」
李医生强调,
「特别是用药的时间,
绝对不能马虎。」
「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
老年人有4个时间段是不宜服药的。」
「这4个时间段,
任何一个都可能让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王建民急忙问:「是哪4个时间段?」李医生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个时间段,
就是您今天犯的错误。」

04

「第一个不能吃药的时间段,
就是饭后立即服药。」
李医生看着王建民,
「您今天中午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饭后不能立即吃药?」王建民很意外,
「可是药品说明书上不是写着『饭后服用』吗?」「饭后服用不等于饭后立即服用。」
李医生摇摇头,
「这是很多老年人的误区。」
「那应该间隔多长时间?」王强问道。「一般来说,
饭后至少要间隔半小时到一小时再服药。」
李医生解释,
「特别是刚吃完丰盛的大餐。」
「为什么要间隔这么长时间?」「有几个原因。」
李医生掰着手指头数,
「第一,
刚吃完饭,
胃里装满了食物,
胃酸大量分泌,
这时候吃药,
药物很难被充分吸收。」
「第二,
食物会稀释药物浓度,
影响药效发挥。」
「第三,
某些药物会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
产生不良反应。」
王建民想起刚才的经历,
不禁后怕:「我今天吃的那些药,
哪些不能饭后立即吃?」李医生拿起王建民的药,
一一介绍:「您这个降压药,
属于钙离子拮抗剂,
如果饭后立即服用,
特别是吃了高脂肪食物后,
会导致血药浓度波动过大。」
「您的血压本来就不太稳定,
这样吃药只会让血压更难控制。」
「还有这个心脏药,
」李医生拿起另一盒药,
「如果与食物同时进入胃里,
吸收会受到很大影响,
药效可能只有正常的50%。」
「那护肝药呢?」王强指着一盒药问道。「护肝药更不能饭后立即吃。」
李医生说,
「刚吃完饭,
肝脏正在忙着处理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
这时候再加上药物,
肝脏负担太重了。」
「特别是您今天还喝了酒,
酒精本身就需要肝脏来代谢,
再加上药物,
肝脏简直是雪上加霜。」
王建民听得心惊肉跳:「那我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吃药,
怎么以前没出过问题?」「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
只是您没有察觉到。」
李医生说,
「您刚才不是说最近经常感到胸闷、心慌吗?血压也不稳定?这些很可能就与您错误的用药时间有关。」
「今天之所以症状这么严重,
是因为您吃得太丰盛了,
又喝了酒,
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
身体终于受不了了。」
王强在一旁听得直摇头:「我爸平时也挺注意身体的,
怎么就不知道这些常识呢?」「这不能怪老先生。」
李医生说,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用药细节。甚至有些医生在开药的时候,
也不会详细说明用药时间的重要性。」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王建民急切地问。「如果药品说明书上写着『饭后服用』,
您应该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再吃。」
李医生详细说明,
「这样既能避免空腹服药对胃的刺激,
又能保证药物的正常吸收。」
「如果是『饭前服用』的药,
应该在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吃,
让药物有足够的时间被吸收。」
「还有『空腹服用』的药,
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睡前服用,
这时候胃里基本没有食物。」
王建民连连点头:「我记住了,
以后一定按您说的做。」
「等等,
这只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时间段。」
李医生提醒道,
「还有三个时间段,
老年人也是绝对不能随便吃药的。」

05

「第二个不能随便吃药的时间段,
是睡前两小时内。」
李医生继续讲解。「睡前不能吃药?」王建民有些疑惑,
「我有些药就是睡前吃的啊。」
「我说的是不能随便吃药,
不是所有的药都不能睡前吃。」
李医生解释,
「有些药确实需要睡前服用,
但有些药如果睡前吃,
可能会出大问题。」
「比如说?」王强好奇地问。「比如利尿剂。」
李医生拿起王建民的一盒药,
「这个药如果睡前吃,
您一晚上得起来好几次上厕所,
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而且老年人夜里起床容易摔倒,
这就更危险了。」
王建民想了想:「我确实吃过这个药后,
晚上总是要起夜。」
「还有一些兴奋性药物,
比如某些感冒药、止痛药,
如果睡前服用,
会导致失眠。」
李医生继续说,
「老年人本来就容易失眠,
再吃这些药,
整夜都睡不着。」
「那心脏病的急救药呢?比如硝酸甘油?」王强问道。「硝酸甘油是急救药,
需要的时候当然要吃,
不分时间。」
李医生说,
「我说的是常规用药,
不包括急救情况。」
「但是即使是心脏药,
如果不是急救,
睡前服用也要小心。」
「为什么?」「因为睡眠时人体的血压、心率都会自然下降。」
李医生解释,
「如果这时候再吃降压药或者某些心脏药,
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多,
引起头晕、跌倒等危险。」
「特别是老年人,
夜间本来就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再加上药物的作用,
风险更大。」
王建民听得很认真:「那我的那些药,
哪些不能睡前吃?」李医生仔细看了看药盒:「您这个利尿剂,
绝对不能睡前吃,
最好上午吃。」
「这个降压药,
如果不是医生特别交代,
也不建议睡前吃。」
「还有这个护肝药,
睡前吃会增加肝脏夜间的工作负担。」
「那什么药适合睡前吃呢?」王强问道。「一些安眠药、抗过敏药,
还有某些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
李医生说,
「但是具体哪种药适合睡前吃,
最好咨询医生或仔细阅读说明书。」
「记住一个原则:如果说明书上没有明确说明要睡前服用,
就不要睡前吃。」
「特别是老年人,
睡前两小时内最好不要服用任何常规药物,
除非有特殊医嘱。」
王建民点点头:「我明白了,
以后一定注意。」
「还有两个时间段,
都很重要。」
李医生提醒道,
「第三个时间段,
是很多老年人都会犯的错误。」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06

「第三个不能随便吃药的时间段,
是运动前后一小时内。」
李医生说道。「运动前后不能吃药?」王建民觉得很新奇,
「我有时候就是晨练回来后吃药的。」
「这就危险了。」
李医生摇摇头,
「运动会改变人体的血液循环、心率、血压等多项生理指标。这时候吃药,
药物的作用会被放大或者削弱,
都很危险。」
「具体会有什么问题?」王强问道。「首先说运动前吃药。」
李医生开始详细解释,
「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
如果运动前吃了降压药,
运动时血压可能会下降得过多,
导致头晕、乏力,
甚至晕倒。」
「我见过一个老先生,
晨练前吃了降压药,
结果在公园里晕倒了,
差点出大事。」
王建民听得心惊:「我有时候也是晨练前吃药的。」
「还有一些心脏药,
运动前服用也很危险。」
李医生继续说,
「运动本身就会增加心脏负担,
再加上药物的作用,
心脏可能承受不了。」
「那运动后吃药呢?」「运动后吃药同样有问题。」
李医生说,
「运动后人体处于兴奋状态,
心率加快,
血管扩张,
这时候吃药,
药物的吸收速度会比平时快很多。」
「药物吸收快不是好事吗?」王建民不理解。「不一定是好事。」
李医生摇头,
「药物吸收太快,
血药浓度会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
可能超出安全范围。」
「就像您今天的情况,
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吃药,
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王强想了想:「我爸平时确实有时候晨练回来就吃药,
还以为这样比较规律呢。」
「很多老年人都有这个习惯。」
李医生说,
「晨练回来,
洗把脸,
然后吃早饭,
吃完饭立即吃药。这个流程看似很合理,
其实问题很大。」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如果您有运动习惯,
用药时间要重新安排。」
李医生建议,
「最好是运动前两小时或运动后两小时再服药。」
「这样既能保证药物的正常作用,
又不会与运动产生冲突。」
「如果实在安排不过来,
至少要间隔一小时。」
王建民认真地记着:「运动前后一小时内不能吃药,
我记住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
如果您在服药期间突然想要增加运动量或改变运动方式,
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李医生提醒道,
「老年人的身体适应能力有限,
药物和运动的配合需要专业指导。」
「还有最后一个时间段,
这个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李医生说,
「但也是最危险的。」


07

「第四个不能随便吃药的时间段,
是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
李医生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情绪波动也会影响吃药?」王建民觉得很意外。「当然会影响!」李医生强调,
「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老年人的身体调节能力本来就差,
如果在情绪波动时吃药,
很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
王强在一旁听着,
也觉得很新鲜:「李医生,
您能具体说说吗?」「比如说,
当人愤怒或者激动的时候,
血压会升高,
心率会加快。」
李医生解释,
「这时候如果吃降压药,
可能会造成血压的剧烈波动。」
「有些老人吃了药后血压不降反升,
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悲伤或者抑郁的时候,
人体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
药物的吸收也会变差。」
「更危险的是,
某些药物本身就会影响情绪,
如果在情绪不稳定时服用,
可能会加重情绪问题。」
王建民想起自己的经历:「我有时候确实是生气或者着急的时候吃药的。」
「这很危险。」
李医生摇头,
「我见过一个老太太,
和儿媳妇吵架后马上吃了心脏药,
结果心率失常,
差点出事。」
「那应该怎么办?」王强问道。「如果情绪波动比较大,
最好先平复一下心情至少等半小时后再服药李医生建议,

可以深呼吸听听音乐或者找人聊聊天,

如果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引起的情绪波动比如疼痛、

焦虑等要先处理情绪问题再考虑用药,

特别是老年人情绪管理很重要李医生语重心长地说,

很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其实都与情绪管理有关,

王建民连连点头:「我以后一定注意」

李医生拿起纸笔写下几个要点,

老年人用药这4个时间段要特别注意:

「第一,
饭后不要立即服药至少间隔半小时

第二,睡前两小时内不要随便服药,

第三,运动前后一小时内不要服药,

第四,情绪波动时不要马上服药,

这4个时间段任何一个都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王建民和王强都认真地记着笔记。

「除了这4老年人用药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王强问道。李医生看了看时间现在已经快5点了急诊科开始忙碌起来。「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李医生站起身来,

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先处理其他病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以...」

就在这时急诊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几个医生护士推着一辆急救车快步走过,

车上躺着一个看起来七十多岁的老人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又是一个用药不当的老人」,

李医生叹了口气快步走向急救室。

王建民和王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爸您现在感觉怎么样?」王强关切地问。

「好多了刚才李医生说的那些我都记住了,」

王建民心有余悸地说,

没想到吃药还有这么多学问,
是啊,

看来我们平时对这些常识了解得太少了,

李医生刚才说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详细了解一下,

王建民说「毕竟这关系到生命安全,

那我们等李医生忙完再请教她。」

就在他们等待的时候,

急救室里传来了医生和护士紧张的对话声。

「患者血压60/40心率120情况很危急!」

「家属说是刚吃完药后出现的症状!」

「什么药?什么时候吃的?」

「降压药和心脏药说是喝酒后立即服用的!」

听到这些对话王建民的脸色又白了。

「这和我今天的情况一模一样!」

他紧张地对王强说「如果不是您及时带我来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半小时后李医生从急救室里出来脸色凝重。「怎么样?」王建民关切地问。「暂时稳定了但需要住院观察李医生摇摇头,

又是一个用药时间不当的老人和您今天的情况几乎一样」。

「李医生」王强站起身来

「我爸现在很想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您看...」

李医生看了看王建民又看了看王强似乎在考虑什么。

「这样吧」李医生最终说道「除了刚才说的4老年人用药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注意,

如果您真的想要全面了解这些知识避免今天这样的危险再次发生...」李医生停顿了一下,
看着王建民期待的眼神缓缓说道:「那我就把我这么多年总结的老年人安全用药经验完整地告诉您...



08

我们洗耳恭听王强赶紧搬了两把椅子过来。

李医生重新坐下表情很认真:

「除了刚才说的4老年人用药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药物相互作用「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

王建民问道。

「简单说就是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吃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李医生拿起王建民的药盒,
「您看您现在吃这么多种药如果不注意搭配很可能出问题,

「我一直都是医生开什么我吃什么啊」,

王建民有些困惑。「问题就在这里,
现在的医疗体系分科很细,
内科医生开心脏药,
内分泌科医生开降糖药,

消化科医生开护肝药。

每个医生都只关注自己专科的药物,

很少有人统筹考虑所有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就需要您自己学会识别和预防,

王强听得很专注:「那怎么识别呢?」

「我举几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李医生指着王建民的降压药「这个降压药如果和某些感冒药一起吃降压效果会大打折扣」,

「真的吗?」王建民很惊讶「我前段时间感冒确实感觉血压控制得不太好「还有这个护肝药」李医生拿起另一盒药,

「如果和某些抗生素一起吃不但不护肝反而会增加肝脏负担,」

「最重要的是每次看病的时候都要把您现在吃的所有药物告诉医生」李医生强调,
不管是去哪个科室都要这样做。

「可是有些医生很忙根本没时间听我说这些」,

王建民有些无奈。

「那您就把所有的药装在一个袋子里直接拿给医生看,

这样既省时间又不会遗漏,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选择一个固定的医院和固定的医生,」

「为什么要固定?」王强问道。

「固定的医生对您的病情和用药历史比较了解,

开药的时候会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李医生解释「如果今天在这个医院看明天在那个医院看,

每个医生都不了解您的全部情况,
就容易出问题」,

王建民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实用,

除了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用药还有一个特殊问题,

就是剂量问题」。李医生继续说。

「剂量不是医生定好了吗?」

「医生定的剂量是针对一般成年人的标准剂量」。

李医生摇头「但是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和成年人差别很大,

有时候需要调整剂量,
比如说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下降,

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会延长。

如果还按照标准剂量吃可能会造成药物积累引起中毒」,

「那怎么知道自己需要调整剂量?」王建民着急地问。

「这就需要您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李医生说「我教您一套方法叫做『用药自检法』」。


09

「用药自检法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很简单」,

李医生拿出纸笔,

「就是每天记录您的身体状况然后分析是否与用药有关」,

「具体怎么记录?」王强问道。

「分三个方面记录:症状、药物、时间」。

李医生边说边写,

「每天早中晚各记录一次,
症状就是您的身体感受,

比如头晕、乏力、胸闷、心慌等等,

药物就是您当天吃的所有药物,

包括剂量和时间,
时间就是症状出现的具体时间,」

「记录这些有什么用?」王建民有些不解。

「用处大着呢!」李医生的眼睛亮了。

「我给您举个例子,
有个老先生每天下午3点左右都会感到头晕。

开始以为是低血糖但查血糖正常。

后来我让他按照这个方法记录了一周,

发现他每天中午12点吃降压药,

下午3点正好是药物作用的高峰期,

原来是降压药的剂量太大了导致血压下降过多,

调整了剂量之后头晕的症状就消失了,」

王建民听得很认真:「那我也要开始记录,」

「记录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

我教您几个分析的要点,
第一,

如果某个症状总是在吃药后的固定时间出现,

很可能与药物有关如果增加了新药物后出现新症状,

要高度怀疑是药物副作用,

如果症状在停药后消失恢复用药后又出现,

基本可以确定是药物引起的,

学会了这些分析方法您就能及时发现用药问题,

避免严重后果,」

王强在一旁记着笔记:「这个方法确实很实用,

还有一个问题,
很多老年人都会遇到就是忘记吃药或者重复吃药,

这两种情况都很危险」。

「忘记吃药我能理解,
重复吃药为什么危险?」王建民问道。

「重复吃药会导致药物过量可能引起中毒,

特别是某些药物,
比如降糖药,

如果重复服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昏迷,」

「那怎么避免这些问题?」

「我推荐您用『七日药盒法』,

就是买一个有七个格子的药盒,

每个格子代表一天,

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吃的药都放进去,

这样的话如果格子里还有药说明还没吃;

如果格子空了说明已经吃过了,

既能提醒您按时吃药又能避免重复用药」。

王建民连连点头:「这个方法好简单实用,

除了管理药物您还要学会与医生有效沟通,

很多老年人看病的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不到重点,

这样医生很难准确判断您的情况」。

「那应该怎么和医生沟通?」王强问道。

「我总结了一个『看病沟通五步法』「按照这个步骤说医生就能快速了解您的情况」。


10

「看病沟通五步法听起来很有条理」王建民来了兴趣。

「第一步主要症状李医生开始详细介绍,

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您最不舒服的地方。比如『胸口疼』、『头晕』、『气喘』等等。

「第二步症状特点李医生继续说,

描述症状的具体特点比如什么时候疼、怎么个疼法、持续多长时间等等。

「第三步诱发因素」李医生指了指王建民,

「就像您今天要说明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之前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第四步目前用药,
这一步最重要一定要把所有正在吃的药都告诉医生,

「第五步既往病史李医生总结道,」

「简单说说,

以前得过什么病,
做过什么手术,
对什么药物过敏等等,

按照这五步说医生就能快速准确地了解您的情况,

给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王强边听边记:「这个方法确实很系统,

我再给您举个反面例子,」

李医生笑了笑。「有些老年人看病的时候,

一坐下就开始从十年前说起,
说了半天都没说到重点。

医生时间有限,
很容易忽略重要信息,

还有些老人医生问什么都说『差不多』、『还行』、『有一点』,

这样的回答对医生没有任何帮助。」

王建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好像就是这样的,
以后按照五步法来,
保证效果不一样。」

「除了沟通技巧,
您还要学会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

「怎么识别?」

「不良反应分为几种类型。」李医生开始分类介绍:「第一种是过敏反应,
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这种情况要立即停药就医;第二种是毒性反应,
比如恶心、呕吐、头晕、心慌等,
这种情况要减量或换药;第三种是副作用,
比如口干、便秘、困倦等,
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停药,
但要告诉医生。」

「那怎么判断是哪种反应?」王建民问道。

「主要看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出现时间。」李医生解释道,
「过敏反应通常在用药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
而且症状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在用药几天到几周后出现,
症状程度中等;副作用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
症状相对较轻。但是,
不管哪种反应,
都不能自己判断,
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老年人身体的耐受性差,
任何不良反应都可能很快发展成严重后果。」

王建民认真地听着,
又问:「那如果出现不良反应,
我应该怎么处理?」

「处理不良反应有个原则:先停药,
再就医。」李医生说,
「如果怀疑是某个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要立即停止服用这个药物,
然后尽快到医院就诊。但是,
有些药物不能随便停,
比如心脏药、抗癫痫药等,
停药可能比不良反应更危险。所以,
最好的办法是平时就要了解自己每种药物的特点,
知道哪些药能停,
哪些药不能停。」

「这个怎么了解?」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问医生。」李医生回答,
「每次开新药的时候,
都要问清楚:这个药有什么副作用?如果出现副作用能不能停药?停药后会有什么后果?虽然问得多一点,
但这关系到您的生命安全,
一点都不能马虎。」

王建民想起什么,
又说:「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
我有时候感觉吃了这么多药,
效果也不明显,
是不是可以自己调整剂量?」

「这个想法很危险!」李医生立即严肃起来,
「老年人绝对不能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这是用药安全的铁律。」

「为什么不能调整?」王建民也有些疑惑,
「如果效果不好,
增加一点剂量不是很正常吗?」

「看似合理,
实际上很危险。」李医生拿起王建民的降压药,
「这个药的标准剂量是每天5 毫克。如果您觉得效果不好,
自己增加到 10 毫克,
看起来只是增加了一倍。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这一倍的增量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过多,
引起脑供血不足,
甚至中风。」

王建民听得倒吸一口冷气:「这么严重?」

「非常严重!」李医生强调,
「老年人的身体调节能力有限,
对药物剂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年轻人能承受的剂量变化,
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那如果真的感觉药效不好,
应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
让医生来调整。」李医生说,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
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可能需要做一些检查,
比如血药浓度检测、肝肾功能检查等,
确保调整后的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顿了顿,
李医生补充道:「除了不能自行调整剂量,
老年人还不能自己停药。有些老人觉得症状好转了,
就自己把药停了,
这同样很危险。」

「停药为什么危险?」王建民问道。

「很多慢性病的药物都有维持作用,
不是治好了就可以停的。」李医生解释,
「比如高血压药,
即使血压正常了也要继续吃,
因为药物的作用就是维持血压正常。如果突然停药,
血压会反弹,
甚至比原来更高,
这叫做『反跳现象』。还有一些药物,
比如激素类药物,
如果突然停药,
可能引起严重的戒断反应。我见过一个老太太,
觉得关节不疼了,
就自己把激素药停了,
结果第三天就出现了严重的戒断反应,
差点要了命。」

王建民听得心惊:「那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停药必须由医生决定。」李医生坚定地说,
「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变化、检查结果、药物效果等多方面因素,
来判断是否可以停药。即使可以停药,
也不是立即停的,
而是逐渐减量、慢慢停药,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记住,
用药的三个原则:不能自己加药,
不能自己减药,
不能自己停药。一切调整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王建民连连点头:「我记住了,
绝对不自己调整。对了,
还有药物的保存,
很多老年人不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
导致药物失效或者变质,
药物保存有什么讲究?」

「首先是温度。」李医生开始详细介绍,
「大部分药物要在室温下保存,
就是15-25 摄氏度,
不能放在暖气旁边,
也不能放在冰箱里,
除非说明书特别要求冷藏。」


「其次是湿度,
药物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很多老人喜欢把药放在厨房或者卫生间,
这些地方湿度大,
容易导致药物受潮变质。」
「还有光线,
大部分药物要避光保存,
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
药物一定要放在原包装里,
不要把不同的药混在一起。」
王建民想起自己的做法:「我有时候为了方便,
把几种药都倒在一个盒子里。」
「这样做很危险。」
李医生摇头,
「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
可能会相互影响。而且原包装上有重要的信息,
比如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号等,
这些信息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很重要。」
「那过期的药物怎么处理?」王强问道。「过期药物绝对不能吃,
要安全处理。」
李医生说,
「不能直接扔进垃圾桶,
也不能冲入下水道,
这样会污染环境。」
「最好的办法是送到医院或者药店的过期药品回收点。」
「如果没有回收点,
可以把药物从包装中取出,
与咖啡渣或者猫砂混合后再扔掉。」


12

「李医生,
您刚才提到的这些知识都很实用。」
王建民感叹道,
「我吃了这么多年药,
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讲究。」
「很多老年人都是这样的。」
李医生点头,
「医学知识更新很快,
但是健康教育跟不上,
导致很多人用药知识落后。」
「我最后再给您总结几个最重要的用药原则,
这些原则能帮您避免90%的用药问题。」
「您说,
我认真听。」
王建民拿起笔准备记录。「第一个原则:简化用药。」
李医生竖起一根手指,
「能用一种药解决的问题,
就不用两种药。能口服的药,
就不打针。能白天吃的药,
就不晚上吃。」
「很多老年人觉得药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恰恰相反。药物越多,
相互作用越复杂,
不良反应的风险也越大。」
「第二个原则:个体化用药。」
李医生继续说,
「每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
同样的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不要看别人吃什么药效果好,
就要求医生给您开同样的药。适合别人的药,
未必适合您。」
「第三个原则:定期评估。」
李医生强调,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变化很快,
用药方案也要相应调整。」
「建议每3-6个月就要全面评估一次用药情况,
看看哪些药还需要继续吃,
哪些药可以停了,
哪些药需要调整剂量。」
「第四个原则:多学多问。」
李医生说,
「要主动学习用药知识,
不懂就问。现在信息这么发达,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正确的用药信息。」
「但是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伪,
最好以医生的建议和权威的医学资料为准。」
王强边听边记:「这四个原则确实很重要。」
「除了这些原则,
我再给您推荐几个实用的工具。」
李医生说,
「这些工具能帮您更好地管理药物。」
「第一个工具是用药记录表。」
李医生说,
「建议您制作一个详细的用药记录表,
包括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开始时间、医生姓名等信息。」
「这个记录表要随身携带,
看病的时候给医生看,
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您的用药情况。」
「第二个工具是症状日记。」
李医生继续介绍,
「每天记录自己的症状变化,
包括不舒服的地方、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
「这个日记能帮您发现用药效果,
也能及时发现副作用。」
「第三个工具是用药提醒器。」
李医生说,
「现在有很多手机App可以设置吃药提醒,
非常方便。」
「如果不会用手机,
可以买个简单的电子提醒器,
或者请家人帮忙设置闹钟。」
「第四个工具是紧急联系卡。」
李医生拿出一张小卡片,
「在卡片上写上您的姓名、年龄、主要疾病、正在服用的药物、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随身携带这张卡片,
万一出现紧急情况,
医务人员能够快速了解您的情况,
提供正确的救治。」
王建民看着这张卡片:「这个想法太好了,
我一定要做一张。」
「最后,
我想说的是,
」李医生站起身来,
「用药安全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
更是每个患者自己的责任。」
「特别是老年人,
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要主动学习,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记住,
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今天您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如果不是及时就医,
后果可能很严重。」
王建民深有感触地点头:「李医生,
今天真是受益匪浅。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去做,
再也不敢随便吃药了。」
「您能这样想就对了。」
李医生欣慰地笑了,
「健康是自己的,
一定要珍惜。」
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
医院里的人渐渐少了。王建民的症状已经完全缓解了,
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爸,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王强关切地问。「好多了,
就是有些后怕。」
王建民感叹道,
「没想到吃药还有这么多学问。」
「是啊,
以前我们对这些都不重视。」
王强也有感触,
「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李医生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老先生,
您今天的情况已经稳定了,
可以回家休息。但是这几天要注意观察,
如果有任何不舒服,
立即来医院。」
「好的,
谢谢李医生。」
王建民感激地说,
「今天要不是遇到您,
我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医生笑着说,
「记住我今天说的那些话,
以后用药一定要小心。」
「我都记下了,
回去就按您说的做。」
从医院出来,
王建民和王强走在夜晚的街道上。「爸,
今天真是太危险了。」
王强心有余悸地说。「是啊,
差点出大事。」
王建民感叹道,
「以后吃药真的不能再马虎了。」
「李医生说的那些知识,
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王强说,
「特别是那4个时间段,
一定要记住。」
「还有那些用药原则和工具,
都很实用。」
王建民点头,
「回去我就开始整理用药记录表。」
「我帮您一起整理。」
王强说,
「以后我也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这样能更好地照顾您。」
「儿子,
今天辛苦你了。」
王建民拍拍儿子的肩膀。「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王强说,
「关键是以后要注意预防,
不能再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了。」
回到家里,
王建民立即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整理出来,
贴在墙上。那4个不能随便吃药的时间段,
他用红笔标出来,
每天都要看一遍。从那以后,
王建民的用药习惯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饭后立即吃药,
而是等待至少半小时。他不再睡前随便吃药,
而是把需要睡前吃的药单独分出来。他不再运动前后吃药,
而是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他不再在情绪激动时吃药,
而是先平复心情。最重要的是,
他开始认真学习用药知识,
主动与医生沟通,
定期评估用药效果。三个月后的复查中,
王建民的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医生都夸他用药非常规范。「王叔叔,
您现在的用药习惯很好。」
年轻的医生说,
「血压控制得很稳定,
心脏功能也有改善。」
「这都是李医生教的好。」
王建民笑着说,
「要不是她,
我现在还在错误地吃药呢。」
「李医生?」年轻医生有些疑惑。「就是急诊科的李医生,
三个月前我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就是她救了我,
还教了我很多用药知识。」
年轻医生想了想,
摇摇头:「我们急诊科没有姓李的医生啊。」
王建民愣了一下:「怎么可能?就是一个40多岁的女医生,
姓李。」
「真的没有。」
年轻医生很确定,
「我在急诊科工作两年了,
从来没有见过您说的这个李医生。」
王建民和王强对视一眼,
都有些困惑。但无论如何,
那些珍贵的用药知识已经深深印在了王建民的心里。那4个不能随便吃药的时间段,
成了他用药安全的守护神。从此以后,
王建民再也没有因为用药不当而出现过任何问题。他经常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其他老年朋友,
帮助更多的人避免用药风险。「记住啊,」王建民总是这样对朋友们说,
「老人吃药有讲究,
这4个时间段千万不能随便吃药:饭后不要立即吃,
睡前两小时内不要随便吃,
运动前后一小时内不要吃,
情绪波动时不要马上吃。」
「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
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离婚6年后,文章马伊琍高调认爱,给内娱上了一课,终是姚笛输了

聚合大娱
2025-09-14 12:05:12
王皓抵达北京机场照,结束澳门冠军赛,一身黑色穿搭浓眉大眼帅气

王皓抵达北京机场照,结束澳门冠军赛,一身黑色穿搭浓眉大眼帅气

TVB的四小花
2025-09-16 00:29:06
特斯拉,突传利好!

特斯拉,突传利好!

数据宝
2025-09-15 07:39:13
罗永浩再次放西贝一马!贾国龙这波会识趣吗?

罗永浩再次放西贝一马!贾国龙这波会识趣吗?

雷科技
2025-09-15 20:45:51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5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受邀观礼九三阅兵的5位明星,个个口碑好,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李橑在北漂
2025-09-04 15:43:02
即将消失的蒙古国: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76%的国土正在成沙漠

即将消失的蒙古国:全国只有一条高速公路,76%的国土正在成沙漠

芳芳历史烩
2025-08-08 19:02:24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霹雳炮
2025-09-13 22:02:41
男子家里常年高温32度,找不到原因绝望搬走,搬走当天楼下吓坏了

男子家里常年高温32度,找不到原因绝望搬走,搬走当天楼下吓坏了

荔枝人物记
2025-08-25 09:25:07
震三观:吃麦当劳居然能治偏头痛?数百网友亲测有效,连欧美神经科医生都不敢否认!

震三观:吃麦当劳居然能治偏头痛?数百网友亲测有效,连欧美神经科医生都不敢否认!

最英国
2025-09-12 15:07:41
麻省理工测算:几十年后,华北平原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真的吗?

麻省理工测算:几十年后,华北平原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真的吗?

壹知眠羊
2025-08-23 07:32:16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曼联传奇球星集体观看德比战,目睹球队0-3惨败后掩面叹息

懂球帝
2025-09-15 07:44:18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家里老人?网友:深有体会,最好的解决就是远离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家里老人?网友:深有体会,最好的解决就是远离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08 00:10:08
《灼灼韶华》大结局:褚韶华亡命上海,陈家绝后,她成最大受益人

《灼灼韶华》大结局:褚韶华亡命上海,陈家绝后,她成最大受益人

眉眼动人
2025-09-14 21:31:46
早知道:中美在西班牙就有关经贸问题举行会谈;央行今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早知道:中美在西班牙就有关经贸问题举行会谈;央行今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9-15 07:40:03
汽车之家续航实测:Model Y L 用82度电池跑赢同级100度电池续航

汽车之家续航实测:Model Y L 用82度电池跑赢同级100度电池续航

特空间
2025-09-15 12:00:24
在副市长等职上,刘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在副市长等职上,刘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新京报
2025-09-15 17:26:18
小米16改名为小米17:坚定对标iPhone,包含三款机型

小米16改名为小米17:坚定对标iPhone,包含三款机型

PChome电脑之家
2025-09-15 11:25:20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现代快报
2025-09-15 16:09:05
Shams:库明加阵营提出增强版资质报价+放弃否决权 勇士拒绝了

Shams:库明加阵营提出增强版资质报价+放弃否决权 勇士拒绝了

直播吧
2025-09-15 22:09:09
虽然欧锦赛期间表现出色,但前湖人次轮秀暂时无法重返NBA赛场?

虽然欧锦赛期间表现出色,但前湖人次轮秀暂时无法重返NBA赛场?

稻谷与小麦
2025-09-16 00:12:59
2025-09-16 01:39:00
灿烂夏天
灿烂夏天
资深独立创作人
20文章数 6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家居
手机
数码

海外网友热议BLG击败TES:BLG将用更换打野的方式,赢得世界冠军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手机要闻

vivo双旗舰被确认:三焦段变焦闪光灯+1nit极暗柔光屏,没对手了

数码要闻

Apple Watch 全新高血压通知功能现已推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