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不只是普通的一天。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阅兵,每次看都让人热血沸腾,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自豪感,不管你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忍不住想点开视频,亲眼见证这一幕。
可偏偏就在日本的地铁上,一位东北大妈因为看阅兵视频外放,和一名中国小伙子吵了起来。
事情咋回事呢?
大妈坐在车厢里,手里举着手机,正看得起劲。整齐的方队走过、先进的装备亮相,她越看越激动,手一滑,把音量开大了。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走过来,用中文小声提醒了一句:
“阿姨,公共场合别外放,大家都挺安静的。”
要换平时,大概就是一句普通劝告,阿姨点个头就过去了。
但今天特殊。大妈抬眼看了看,冷冷回了一句:
“关你啥事?你谁啊?”
小伙愣了一下,接着说:
“这是日本的地铁……”
结果这句话直接点燃了大妈的火气。她猛地坐直了身子,声音提高了八度:“我看我的手机,碍着你了吗?你算老几啊!”
车厢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有人装作没听见,有人悄悄抬头看。
小伙还想解释:“我知道今天很重要,但你声音太大了,戴个耳机会好点。”
可东北大妈的脾气一上来,那真是谁也拦不住:“我爱咋看就咋看,管得着吗?”
这一嗓子,整个车厢都听得一清二楚。
有意思的是,大妈日语还挺溜,小伙反而在外语上有点磕巴。结果话还没讲清,就被大妈的气势压下去。 事情到这一步,已经不是“外放扰不扰人”的问题了,而是夹杂了民族情绪、身份认同,还有那份“不想在外国人面前低头”的倔劲儿。
网友的看法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小伙子没毛病。公共场合外放,本来就不礼貌。即便你再激动,戴个耳机不难吧?
另一派则觉得大妈能理解。9月3日这个日子,本来就让人热血上头,尤其是在日本的地盘上,那种自豪感压不住。小伙子挑这个时候提醒,难免显得不合时宜。
有人甚至说,小伙是“知小节而忘大义”,在民族情绪最浓烈的时刻,显得格外冷静甚至冷漠。
说实话,我能理解两边。小伙子是讲秩序、讲礼貌,大妈是讲情绪、讲骨气。问题就出在——这两者在那一刻撞在一起了。
说到底,我们出门在外,确实要注意形象。毕竟一旦别人贴上“中国人没素质”的标签,那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所有同胞。
但话又说回来,阅兵这种场面,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精神回血”的时刻。你让她完全冷静、不激动、不出声,确实也挺难。
或许换个角度,如果大妈声音小点、或者小伙语气更柔和点,结果可能就不至于吵到全车厢人都尴尬。
这事儿折射出的,其实是公共秩序和民族情绪的矛盾。
大妈外放的不只是视频的声音,而是一种“不想低头”的自豪感;小伙提醒的,不只是规矩,也是对整体形象的担忧。
所以说,这事儿没绝对的对错,更多的是立场和情绪的碰撞。
如果换作你,在那一刻,会选择像小伙一样维护秩序,还是像大妈一样放肆表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