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三防”“四宜”!白露时节如何养生?这份攻略为家人收好→

0
分享至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9月7日,迎来白露节气

暖寒交替,昼夜温差变大

此时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这篇文章快收好↓↓

白露养生,要防这三点

01

防止着凉

白露时节,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及时添衣加被。注意温水洗澡,不要赤膊,睡卧不可贪凉,避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损伤人体的阳气,诱发疾病。

  • 脚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不建议继续穿凉鞋,尽量不露脚踝。睡前用热水泡脚,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

  • 腹部保暖白露后,尤其要注意肚脐的保暖。肚脐又名“神阙穴”,一旦受凉,易引发腹痛、腹泻等。

  • 颈部保暖白露后,要注意颈部保暖,平常将手搓热后捂在颈部,不仅可以祛除寒冷,也能起到预防肩颈受凉的效果。

02

防止过敏

秋天空气干燥,皮肤和呼吸道受到的刺激增大,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其中以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为主。秋季如何预防皮肤瘙痒?一起了解↓

专家表示,敏感皮肤人群要注意补水,少用刺激性化妆品。尽量不要接触花粉环境和刺激性气体,及时更换衣物。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家用空气净化器。

此外,还要少吃刺激性食物,比如烧烤、辣椒;避免吃咸水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03

防止干燥

秋季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进而影响肺脏功能。很多人一到秋季就容易出现口干、唇干、皮肤干,甚至咳嗽等症状,这都与空气中水分减少、燥邪盛行影响肺脏有关。


秋季养肺应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此外,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润肺养阴的茶饮。

南沙参搭配茯苓能够养阴生津、化痰除湿,适合白露时节容易口干、唇干、咳嗽的人群饮用。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怕风怕冷、腰膝酸软人群需谨慎饮用。

白露养生有四宜

01

泡脚

寒从脚起,经常泡脚可以强身健体,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放松身心。秋季泡脚,可以防秋燥伤阴伤肺,有助于预防秋季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要超过40℃,每次20~30分钟。此外,饭后不要立刻泡脚,以免影响消化,脚部有外伤的人也不适合泡脚。

02

搓耳

泡脚的同时,可以搓搓双耳,搓至耳朵发热即可。肾开窍于耳,耳部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经常搓揉耳朵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03

推鼻梁

推擦鼻梁有助于扩展鼻腔,通畅呼吸道,对呼吸系统健康有益。用食指指面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推按,每次推20~30次。

04

户外运动

秋季风和日丽,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润养肺气,适应秋季养、收的特征。

可选择健步走、太极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出微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气血调畅。

白露养生这样吃

白露时节,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秋季养生,建议多吃这几种食物↓↓


  • 山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效。

  • 白鸭肉: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 :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梨润肺止咳。建议小孩或脾胃弱、体质虚寒的人将梨蒸熟后食用。

  • 莲藕:含有莲藕多酚、莲藕粗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止血、抗病毒、抑菌等作用。


白露节气标志着仲秋开始,进入秋天,不得不提到“贴秋膘”。需要注意的是,大鱼大肉的饮食方式不可取,以免造成血糖波动。戳视频,掌握“贴秋膘”的正确方式↓

专家建议,“贴秋膘”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搭配;拒绝高糖饮食;不要过多摄入精米白面;多选择杂粮、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适当补充水分。

一键转发、分享给家人朋友

健康、快乐过秋天~

来源| 央视一套、《生活圈》

责编| 顾盼编辑| 王玲

主办单位|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安徽新媒体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发布 incentive-icons
安徽发布
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号
20086文章数 154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