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真的来了。作家说:白露是整个秋天最好的时辰,在这样的时辰里,秋才有了诗的味道。可不是吗,金风起,白露降,夜微凉,月如霜,渐知秋日美。
白露知多少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
每年9月7日前后进入白露节气。“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有些夸张,但早晚不饶人,清晨出门的时候人们时常有一种身处冰箱冷藏室的感觉。
古人更是未雨绸缪,一进入农历八月,暑小退,便开始“擘(bāi)绵治絮,制新浣故。及韦履贱好,豫买,以备隆冬栗烈之寒”。
白露三候
白露有三候,均与鸟有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玄鸟,即燕子。古时候,燕子和桃花,大概是人们最乐于倚重的两位气候“预报员”,是借用生物智慧的典型。从春分时节的“玄鸟至”,到白露时节的“玄鸟归”,人们在燕子的迁来与归去中,品读季节的更替。
群鸟养羞:“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秋高气爽,玉露生凉,鸟儿们敏锐地觉察肃杀之气,于是开始养羞(馐),即勤快地筹措越冬的“干粮”。
白露养生牢记!
白露时节
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
要注意应季养生
身体哪些部位最怕受凉?
这三点要格外注意!
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
不建议继续穿凉鞋
也应尽量不露脚踝
睡前用热水泡脚
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
腹部保暖
白露后,尤其要注意肚脐的保暖
肚脐又名“神阙穴”
一旦受凉,易引发腹痛、腹泻等
天气转凉,应慎穿露脐装
颈部保暖
白露后,要注意颈部保暖
平常可以将手搓热后
捂在颈部
不仅可以祛除寒冷
也能起到预防肩颈受凉的效果
口干、眼干、皮肤干?
白露养生这样吃!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变大
燥邪偏盛
容易出现舌苔减少、舌质偏红等
肺胃阴伤现象
此时,除了皮肤干燥
还易出现口干舌燥
眼睛也会有干涩的感觉
脚还可能出现脱屑、皲裂等情况
秋季养生
建议多吃这几种食物
山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效。
莲藕:含有莲藕多酚、莲藕粗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止血、抗病毒、抑菌等作用。
白鸭肉: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白露节气标志着仲秋开始
进入秋天,不得不提到“贴秋膘”
需要注意的是
大鱼大肉的饮食方式不可取
以免造成血糖波动
专家建议,“贴秋膘”要注意
控制总热量,均衡搭配✔
拒绝高糖饮食✖
不要过多摄入精米白面✖
多选择杂粮、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等✔
适当补充水分✔
预计2027年6月30日竣工!高铁宝山站,不只是上海第四大火车站
土拍迎新!宝山这里四幅住宅地块顺利摘牌
上海市“好记者讲好故事”宣讲活动举行,宝山融媒记者现场讲述→
编辑:张思源
资料:央视新闻 央视一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