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皮肤发痒、水疱突起、无法入眠、遍体红肿——这一身病,不是感染来的,是家里传下来的。
三姐妹都跑不了。谁先倒下?宋庆龄。
谁撑得最久?宋美龄。
家族遗传与早期病痛
宋家人从小有体质问题,荨麻疹像诅咒,三姐妹都逃不过。
病一来就发红,肿块蔓延,皮肤像火烧。碰一碰就疼,挠一挠就破,严重的时候水疱起满全身,伴着发热、头晕、呕吐,整宿睡不了觉。
宋庆龄最先发作是在1927年秋天。
当时刚从广州回到上海,上海天气闷热,又赶上国共关系变化,每天焦头烂额。
10月那天突然发病,先是脸肿,然后胳膊、腿上全是红点,连眼皮都睁不开。
当时找的是法国医生,诊断说是“慢性荨麻疹急性爆发”,开了苯纳德雷和安痛定。
药吃下去管几个小时,过后照样起疹。
医生不敢开大剂量,说怕压抑呼吸中枢,宋家请了中医也束手无策,开了药,喝了五副,反而起了热疹。
问题在于,民国时期根本没有专门的过敏检测手段。
诊断靠经验,治疗靠“慢慢熬”,身上全是疤,晚上靠冷水擦身,一夜睡不着,她出门开始戴手套,不为风度,只是遮疤。
宋美龄那会儿病也不轻。
1937年陪蒋介石迁重庆,潮湿天气加上山城雾气,整个人浮肿。
医生说是“体质性荨麻疹复发”。蒋介石下令从部队调来医官,建了个小医疗队,结果连一点起色都没见。
当时医疗物资紧张,青霉素都稀缺,别说抗过敏药。
宋美龄靠热水泡脚、醋敷、酒精擦背这种偏方,试了个遍,一发病就整天关房里,用冰毛巾敷眼,皮肤疼得只想撞墙。
三姐妹里,唯独宋霭龄最少对外提这病,但家里人知道,春秋换季她也不敢洗冷水澡。
医生说这是基因问题,根本切不掉。
家里传下来的,吃药顶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药物、气候、情绪,三样一样出问题,马上复发。
宋庆龄的病痛与抗争
1949年北上前,身体就出问题了。
原定出席政协筹备会,前一天突然起疹。脸红肿到变形,药也不管用,医生打了两针异丙嗪,才稳住。
第二天拖着重药副作用照常出席,全程头昏眼花。
那时候药不分副作用,主要成分一针就能让人睡12小时。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气候干冷,一冷一热就反复发作。
宋庆龄坚持每周打药,控制病情,打完就发困,手麻脚软,眼皮直打架,工作必须干,会议照开,人还不能多接触。
1971年出事了。
那年换了医生,医院发了磺胺类消炎药,医生没注意病例备注:过敏史。
药下去两天,病人全身起泡,皮肤溃烂,像烧伤,连指头都无法弯曲,背部粘床,医生惊了,立刻停药,症状却一直没退。
整整三年不能正常穿衣,出门靠纱布包身。
发病期间,几乎不能见客,信件回得慢,字迹发虚,每天两次清创,靠皮质激素吊命。谁来都看得出来:她已经不行了。
1980年冬天最严重。
北京寒潮连着来,荨麻疹起了三个月,全身奇痒,血管扩张,靠镇静剂入睡。
不能工作,不能接见,不能起身。信中写下“活着已无意义”。
当时身边人劝她住院,她拒绝,理由是“占床”。
直到1981年4月病情恶化,才住进医院——但已经太晚。
最终死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终前,荨麻疹仍在反复,医生只能给镇痛药。
死时床边放着她常用的镇痒膏,盖着的毯子是一层纱布,一层毛呢。
她身上疤痕纵横,老伤新痕混在一块儿。
没人统计她这些年到底打了多少针,吃了多少药。
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从1927年第一次发病,到1981年去世,宋庆龄从来没真正康复过一天。
宋美龄的治疗与根治
身上全是浮肿,眼都睁不开,医生说“可能是肾出问题”,但根子还是那顽固的荨麻疹。
1951年春,宋美龄刚从台湾过境香港,整个人肿得像气球,脚腕按下一个坑,十分钟弹不回来。
美方建议立刻送旧金山治疗,直接进了富兰克林医院封闭区,连探视都得先报备。
美国那边设备齐,给她做了详尽过敏测试,检测到十几种食物和药物都有过敏反应,列了整整两页。
主治医生建议全面调整饮食结构,戒烟、忌海鲜、停止使用所有中成药。
头一个月实行“光照干预”,每天在紫外光房待45分钟,全身涂抗炎药膏,不能晒太阳,不能吃刺激物。
她自己记录:脸部浮肿开始消,食欲恢复,关键是“晚上能睡整觉了”。
医生规定每天走路6000步,风大的时候戴面罩,避免接触尘螨。
有人说她作,其实是怕引发新一轮荨麻疹大爆发。
她照单执行,一年内复发一次,控制得住。
从那之后,宋美龄再没回中国大陆长期居住。
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她定居纽约曼哈顿东区,气候干冷,空气净,病就不容易犯。
她在纽约安排了三位私人医生,每年一次过敏抗体全套检测,每周一次血压、心电检查。
医疗团队帮她彻底戒烟,换成无烟草成分的辅助器具,缓解心理依赖。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宋美龄几乎不再发作,本人说:“纽约的空气救了我。”
饮食上规定死了——每天三餐固定时间,少油少糖。
早上只吃燕麦粥和一颗煮鸡蛋,中午六分饱,晚上必须6点前结束。
晚上八点上床,十点前睡,早上七点准时起。哪怕天气再冷,也坚持在阳台走动20分钟。
她的生活规律成了“医疗案例”。
多家医学期刊写文章,研究她的治疗流程和恢复轨迹。
2003年,她走的时候,106岁,全身皮肤完好,几乎没有过敏反应残留,宋家三姐妹里,她活得最久,活得最完整。
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对比
宋庆龄,病在身上,事在心头,硬撑着干了一辈子。
1949年后工作不断,出席各类会议,不间断接见外宾,一发病就挂水、吃药、戴手套、涂药膏,几乎靠意志力撑到最后。
她的晚年没有“调养”,只有“应付”,睡不好觉,见不到亲人,出门靠人搀扶。病痛带来的不是懒散,是更猛烈的自我压榨。
宋美龄则选了另一条路。
发病早,受罪多,后来学精了,调环境、换饮食、请医生,软硬兼施把病压下去。
她爱吸烟,医生劝不动,后来纽约团队用戒断工具替代,硬是一步步戒了。
很多时候靠意志控制,晚上瘙痒发作就开音乐、用按摩仪分散注意力,没有放弃身体,不让病把人拖垮。
蒋介石去世后,她几乎不再介入重大事务,专心保命,晚年过得像体检样板,连喝水都定量。
同一病因,两种人生,走出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宋庆龄献身时代,病拖死了人;宋美龄顺势而生,活成长寿记录。
参考资料:
《宋庆龄年谱长编(下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04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