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怀孕妻子,红军师长叛逃,1949年却率兵起义,陈毅:既往不咎

分享至

1949年浙江溪口,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正在酝酿。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他最信任的贴身护卫方步舟,这个曾经的红军师长,正策划着活捉他的行动。十二年前,方步舟为救怀孕妻子而叛逃;十二年后,他又要用一份”大礼”来赎罪回归。当陈毅说出”将功折罪,既往不咎”八个字时,这个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终于有了答案。

溪口的最后一搏

4月23日那天,蒋介石匆匆回到溪口准备离开。就在这春日黎明,方步舟本该改写历史的计划因一个内奸告密而功亏一篑。

溪口这地方被武山和溪南山夹成个口子,1949年春天显得特别宁静。蒋介石最后一次回乡,在妙高台别墅里架着电台、铺着沙盘,琢磨着为摇摇欲坠的民国做最后一搏。谁能想到,就在他精心布置的军事指挥所里,一个曾经的红军师长正为共产党策划着最后的”大礼”。

方步舟这计划酝酿已久。作为蒋介石的贴身警卫,他清楚这位前总统每天清晨都会到妙高台阳台眺望远山的习惯。可惜,一个内奸把方步舟的计划全抖给了刘培初。

刘培初是方步舟的老同学,也是他重新进入国民党军队的引路人。听到这消息时,刘培初心里五味杂陈,但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犹豫。4月20日晚,刘培初带着2000多人向方步舟的第六大队发起攻击。

深夜枪声撕破溪口的宁静,方步舟意识到计划败露,必须立即行动。他顾不得捉拿蒋介石父子,只能带着800多名官兵边打边撤,向四明山解放区靠拢。

到达四明山解放区时,王建安等人拿不定主意。一派主张清算,一派主张宽恕,争论不休。这问题太复杂,最终只能交给陈毅决断。

陈毅听取汇报后,深思熟虑说出那句著名的八个字:“将功折罪,既往不咎。”这八个字不仅定下方步舟的命运,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从农家子弟到红军师长

1900年8月23日,方步舟出生在湖北大冶县金牛镇一个富裕农民家庭。这孩子注定要经历不平凡的时代,他的人生轨迹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知识分子的命运选择。

能接受良好教育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已经是奢侈。因家境不错,方步舟在大冶县念完小学中学,这为他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920年,20岁的方步舟考取武汉外国语专门学校,这在当时相当了不起。



武汉这座长江中游重要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正处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五四运动余波激荡,各种新思潮如潮水涌入这个内陆重镇。年轻的方步舟就像无数热血青年一样,被爱国热情深深感染。

在武汉求学期间,方步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来自西方的革命理论让农家出身的青年深受震撼。在中共黄石港地委农委书记李实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普通农家子弟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转变。

1923年,方步舟考取黄埔军校。这所由孙中山创办的革命军校汇聚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在黄埔军校,方步舟不仅学到现代军事理论战术,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系统政治教育。

毕业后,方步舟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当排长,参加北伐和东征。在北伐战争中,年轻的方步舟初次展现军事才华,从排长升为营长。

1927年,中国革命走到重要十字路口。8月1日,方步舟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的枪声划破夜空,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在那决定中国命运的夜晚,方步舟和战友们用实际行动宣告了共产党人绝不屈服的决心。

南昌起义失败后,方步舟跟随部队南下广东,潮汕失败后又辗转回到武汉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起义失败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方步舟与部队突破重围,一路奔袭到井冈山成功会师。

在井冈山,方步舟见到了毛泽东。虽然接触不多,但毛主席的每个动作和每句话都深深震撼了他,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

1928年,党组织派方步舟回家乡开展工作。手持一支驳壳枪,被派往阳新、大冶一带扩展红色势力。回到熟悉故土,方步舟如鱼得水。他搜索失联党员,迅速在阳新地区建立坚实党组织,吸收大批新成员,使队伍迅速壮大。

那年,年仅28岁的方步舟担任了中共阳大县委组织部长。在这关键岗位上,他充分发挥组织才能和群众工作能力,为后来根据地建立发展打下坚实组织基础。

1929年春,方步舟担任鄂东南红军独立师师长。独立师上下500多人,300多条枪。在担任师长期间,方步舟展现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善于打游击,经常能带着红军以出其不意方式打击敌人。

1932年冬,红独三师和地方县独立营合并,扩编为红十七军,方步舟任军政委。1933年3月9日,湖南军阀何健部5个团向红十七军驻地通山发动进攻。方步舟指挥部队在通山至咸宁要道设伏打击国民党军,俘900余人,毙伤700余人,缴枪1000余支。

这场战斗胜利充分展现了方步舟高超军事指挥艺术和红十七军强大战斗力。然而,正当方步舟军事生涯如日中天时,历史给他开了个残酷玩笑。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