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中国政府频频警告在南海上蹿下跳的菲律宾,但新加坡却暗戳戳地不安分起来,连续两个事件引起中方的警觉,李家想干什么?
据报道,新加坡总理黄循财9月2日开启的印度之行,而在与印度总统穆尔穆、外长苏杰生及国安顾问多瓦尔会谈后,9月4日与莫迪在海德拉巴宫共同宣布了涵盖八个关键领域的合作路线图。
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防务与安全合作的实质性升级,简单来说,印度军舰获准停靠新加坡樟宜基地获取后勤支持,这绝非普通军事合作。
要知道,樟宜基地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出口,是控制这条世界最繁忙航运通道的战略要冲。而全球40%的贸易运输和80%的中国能源进口必经于此,每天有超过1500万桶原油通过这条海峡。
印度海军曾多次公开威胁要封锁马六甲海峡遏制中国。
2025年6月,印度海军参谋长库马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直言:“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印度在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利益。”现在新加坡向印度开放军事准入,相当于给曾经扬言封锁海峡的国家发放了通行证。
更令人警觉的是,新加坡“感谢印度对马六甲巡逻的兴趣”,并扩大了支持范围。
这意味着新加坡正在默许印度介入区域安全事务,而此举直接违背了与马来西亚、印尼共同维护海峡安全的传统共识。三国原本共同负责海峡巡逻,现在新加坡单方面引入域外大国,无疑是对邻国的背叛。
数据显示,印度与新加坡的军事合作在2025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联合军演频率从2023年的4次增至2025年的11次,印度军舰访问新加坡港口的次数同比增加156%。
这种军事靠拢速度令人咋舌。
就在黄循财访问印度前夕,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东京接受了日本天皇授予的旭日大绶章。这个勋章的特殊性在于其“旭日”图案与日本军国主义历史密切相关,是日本授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之一。
二战期间,日军曾占领新加坡三年零八个月,实施残酷统治。据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记载,至少有5万新加坡人在日军占领期间遇难。
新加坡部分舆论强烈批评这一行为,称其“忘却历史伤疤”。虽然新加坡官方解释这是“务实外交”,但争议并未平息。
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授勋仪式特意选在日本阅兵前夕举行。
而且,日本近年来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建设,2025年防务预算较上年增长13.7%,创下历史新高。新加坡选择此时与日本深化关系,其象征意义远超常规外交礼节。
李显龙此举与其父李光耀的历史立场形成微妙对比。
李光耀曾多次强调新加坡必须牢记二战历史教训,并在大国间保持平衡。如今新加坡领导人的选择,似乎偏离了这一传统外交路线。
这一前一后的两件事,中国不得不防备!
新加坡长期宣称“不选边站队”,但实际行动却显示出明显倾向。从鼓励美国“重返亚太”到支持印度“东进政策”,新加坡一直在积极引入域外大国来平衡中国影响力。
印度的“东进政策”具有双重目标:加强东南亚经济联系的同时扩大军事存在。新加坡成为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支持者,2025年双方签署的海军合作协议允许印度军舰使用新加坡设施,这将极大增强印度在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的投送能力。
数据显示,新加坡是印度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86亿美元。但经济合作不应以损害地区安全为代价。
而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是印新贸易额的三倍多。新加坡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印度”的策略存在明显逻辑矛盾。
而马来西亚和印尼对新加坡引入印度力量表示担忧。印尼海洋事务部长拉赫马特公开表示:“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应由沿岸国家共同维护,外部势力介入只会增加复杂性。”
足见,新加坡的单边行动正在破坏东盟内部团结。
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的地缘政治选择令人联想到菲律宾之前的做法。菲律宾曾试图引入外部力量来制衡中国,结果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最终不得不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
而新加坡似乎正在重蹈这一覆辙。
说到底,新加坡的外交转向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美国加大在东南亚的军事部署,日本通过新版安保战略,印度积极推进“东向行动”政策。新加坡正好成为这些力量汇聚的支点。
危险在于,这种多重外部军事力量的介入可能打破现有地区平衡。
根据新加坡国防部数据,2025年共有12个国家在新加坡及其周边海域举行联合军演,较2022年增加50%。
军事活动频率的急剧上升,增加了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地区稳定。2025年8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完成了“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二读,取得重要进展。
新加坡此时引入域外力量,与这一合作进程背道而驰。
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国内对此也存在分歧,据《联合早报》的最新民调显示,42%的新加坡民众担心过度依赖域外大国可能损害国家利益,仅有31%支持加强与美国、印度等国的军事合作。
李家主导的新加坡外交政策正走到十字路口。
继续当前路径可能带来短期战略收益,但长期来看,这种在地缘政治中“走钢丝”的做法风险极高。一旦平衡失控,新加坡不仅可能失去中国的经济合作机遇,还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新加坡若一味追求“平衡术”,最终可能像菲律宾一样经历曲折后回归务实道路,但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难以弥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