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通过广州戎珺科技有限公司认证的微信号购买了两块手表,这两块手表是货到付款,并提前收取定金28元。但顾客货到付款后想退货居然联系不到商家了,商家就像失踪了一样,这导致顾客无法正常退货,无奈之下只能投诉到物流公司,好在投诉及时,货款没有转到商家账户,物流公司及时冻结住货款,并联系商家积极配合退货退款。目前该网友已经在走退款流程,但28元定金却打了水漂。
这种在交易完成后商家“玩失踪”,不能正常退货退款的行为,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纠纷,其背后往往涉嫌构成刑事诈骗。该网友表示:“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后把钱转给商家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如果投诉及时,物流方可以马上冻结账户,自己知道这个流程,但对于不知道的顾客来说,货到付款后联系不到商家,等物流公司过了冻结期,把钱转给商家,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社交平台或非正规电商网站进行的交易中。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追求“低价正品”的心理,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为诱饵,吸引付款后便立即切断联系。这种行为已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
同时,根据物流客服人员的介绍:“还有一些商家会让顾客把货品寄到其他地方,等过了冻结期,物流把钱转给商家,商家便以没有收到货为由拒绝退款,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让顾客直接报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收受货款后逃匿,正是合同诈骗罪的典型情形之一。当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通常为3000元以上),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当商家在收款后“玩失踪”,消费者不应仅视为普通购物失败,而应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诈骗。
遭遇此类情况,消费者应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全面收集证据,包括交易记录、聊天截图、支付凭证、商品宣传页面等;其次,向交易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介入;第三,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最后,若损失较大,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通过刑事途径追责。
据了解,广州戎珺科技有限公司认证的微信号主要销售的是高仿名牌手表,并开有虚假发票和证书。销售高仿名牌手表主要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该罪名的认定核心在于销售金额大小,而非商品本身的定价。根据刑法规定,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销售金额巨大,则刑期可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网友提供购买的商品和虚假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