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香港首个“国际热气球节”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盛大开幕,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盛事却迅速演变成一场闹剧。筹备耗时长达8年、投资高达3000万港元的“友邦香港国际热气球节”,竟因安全许可未获批准,热气球无法载客升空,仅能作静态展示,令众多购票市民大失所望,现场气氛陷入尴尬和愤怒,甚至有人怒斥此举为“诈骗”。
这场被宣传为“香港首次国际热气球节”的盛会,门票分早晚两个时段,成人票价分别为200港元和880港元。许多市民早早购买门票,期待亲身体验热气球升空的奇妙感受。然而,活动开幕当天,主办方突然宣布因未获政府批准,热气球仅能作展示用途,无法载客。购票者既无法体验升空,也未获退款,现场不满情绪迅速蔓延。
有市民愤怒表示:“买了票,结果什么也没看到,简直是诈骗!”更有长者直言:“差点要报警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原本满怀期待,最终却只能望球兴叹。
事件的核心在于安全许可未获通过。香港工程师协会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在节目中透露,活动场地位于中环海滨,属于受管制空域,任何飞行活动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热气球的升空高度、周边环境(包括车辆、船只及建筑物)都需达到安全标准。主办方需提交详尽的气球型号证书、飞行手册、应变手册、操作手册及飞行员执照等文件,才能获得许可。
然而,主办方在8月20日和9月3日两次实地测试中,热气球运作受风力和风向影响极大,难以稳定控制,存在显著安全风险。政府相关部门权衡安全因素后,决定暂不批准载客申请,只允许热气球作静态展示。
政府发言人强调,审批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并多次与主办方沟通,提供专业意见和许可细则,协助活动顺利进行。尽管如此,活动宣传页面曾出现在旅游发展局网站,介绍热气球节的举办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但事件爆发后,该页面迅速被下架,甚至彻底消失,令公众感到信息不透明。
有网民质疑政府和主办方对活动的透明度和专业度,认为此次事件严重损害香港的国际形象。继去年“美斯缺阵”足球赛事和今年桌球赛提前赶走观众的风波后,香港大型活动的管理和执行能力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开幕第二天(9月5日)早上,原本应该继续展示的热气球竟然被“放气”收起,现场一度看不到任何热气球。市民纷纷离场,有人忍不住大骂:“比美斯缺席还糟糕,美斯至少还坐在那里!”还有人无奈表示:“热气球节居然没有热气球,真是名副其实的‘假节’。”
主办方解释称,由于当天气温过高,担心热气球着火,出于安全考虑才紧急收起。现场广播也多次提醒观众注意安全,但无法平息公众的失望和愤怒。
近年来,香港政府大力推动“盛事经济”,希望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刺激本地消费。然而,接连发生的活动失误不仅令市民失望,也引发外界对香港活动管理专业度的质疑。此次热气球节的失败,成为继“美斯缺阵”和桌球赛事件后的又一负面案例。
不少评论指出,活动筹备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却因安全审批和现场管理不力而导致“花大钱办小事”,不仅浪费资源,更损害了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声誉。
香港首个国际热气球节,耗资3000万、筹备8年,最终却只能在开幕当天展出,第二天热气球“消失”,成为舆论焦点。安全无疑是首要考虑,但信息披露不足、管理混乱和门票售后问题,让这场本应带来欢乐与惊喜的活动,变成了一场“盛大闹剧”。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