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莫迪这次结束天津上合峰会,第一时间公开感谢中方“富有成效”,并把“多边合作”“伙伴非对手”“共识大于分歧”等关键词写进外交文本。这背后,可以很明显看出印度的想法:一边使劲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朋友圈"分量,让多边合作里自己的话语权更重;一边直接硬刚美国——动不动就拿关税当武器欺负人?这次不惯着!一边也认清了跟中国打交道的现实,不再瞎折腾那些虚的,该止损就止损;更关键的是,它明摆着在跟美国的"我行我素"对着干。
莫迪这次“没白来”。上合天津峰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印度舆论场和官方宣传一致评价“高密度、多层次、极具实效”。莫迪主动发文感谢中国,背后其实是印度在全球多边舞台上寻求“被尊重”、寻求对话权的直白表达。G7场合下印度经常被当成“选边工具”,话语空间有限;上合组织则给了他“关键成员”的身份,叙事权和政策空间都大大提升。其实,印度在多边组织场合越受欢迎,对冲双边压力时就越有底气。
现在印度在国际上搞多边合作,跟美国一个劲儿搞“一对一”极限施压的玩法直接杠上了。特朗普这次气得直接“破防”了,在他自个儿的“真实社交”平台上开喷印度:印度就光想着自己占便宜(单边获利),进口美国的东西少得可怜,还整那么高的关税,让美国企业根本进不去。最后他总结说,美印这贸易关系“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美方数据清清楚楚:2024年美印商品贸易总额1292亿美元,美国对印逆差457亿美元,比去年还扩大了5.4%。特朗普气得连发多条推文,先是宣布50%关税重锤落下,接着冷嘲热讽“零关税为时已晚”,并暂停所有贸易谈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公开材料也显示,这轮关税不仅针对印度出口商品,还明确点名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能源、军备。
面对美方的极限关税,印度没有选择软下去,而是把“硬刚”发挥到极致。公开信息显示,印度已就美方以232调查名义对铜征收50%关税,正式向WTO提出磋商请求,文件已经分发全体成员。印度强调美方所谓“国家安全”其实就是变相保障措施,属于滥用WTO规则。
值得一提,印度今年光被美国用232条款制裁的产品就包括铜、钢、铝和汽车零部件。美方每次都宣称“国家安全”,但印度不断通过WTO反击,要求对美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美印贸易争端最大看点,其实不在“关税数字”本身,而在于印度的对冲空间。印度这次在上合组织多边场合积极刷存在感,无论是向中方示好还是强调“伙伴非对手”,背后都在争取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莫迪反复强调印度的多边活跃度,“伙伴不是对手、共识大于分歧、边界问题寻求方案、恢复直航”,这些都直接服务于国内供应链、基础设施、技术升级的现实需求。印度必须消化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冲击,同时还要防止美国极限关税导致本币、资本和外资信心的大幅波动。
印度对美的“硬刚”并不止步于关税和WTO磋商。更深层的矛盾是美方要求印度大幅开放农业、乳制品等高度敏感市场,而印度坚决不松口。莫迪8月15日就公开承诺,绝不会在农民与渔民利益上妥协。美国想用高关税做筹码,让印度让步,结果反倒让印方加速“供应链再设计”,包括在第三国“实质性转变”加工、提升美国产品本地化含量等办法,绕过关税壁垒。专家们也看得很清楚,未来印度企业会更多考虑在美墨加自贸区、东盟等地布局工序,分散对美单一市场依赖。
贸易战另一大看点,是美印关系的“去神话”。特朗普表面上说要达成“零关税”,实际上用高关税和暂停谈判把对印贸易彻底锁死。印度则抓住多边舞台的机会,稳住对华关系、借力上合组织、加速本币结算、提升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美国这边盯紧逆差和印度采购俄罗斯能源,印度这边则用多边议程和贸易数据“拖延消耗”,谁都拿对方没办法,反倒让美印关系更像是一场“双输赌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