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出自于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之口。意思所指,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对国家兴衰所肩负的责任。
当外敌来犯,或者内有动乱的时期出现,总能够同时迸发出那些爱国、救国的热情和忠诚。
而对敌的方式当中,有一项非常能够赢得高效胜利或者减少伤亡损失的办法,那便是从古到今屡试不爽的——策反。
不与“蒋氏”洗脑为伍,黄埔英才一度被捕
周镐“通共”,为了使他的罪名成立,就连侵华日军的最高首领,“三光”政策制定者冈村宁次这个恶魔都亲自出面。
就这样,这个名叫周镐的人,在国民党和日本人的协同陷害下,以“受降”为由被骗到日军司令部,随即就被设下的圈套抓捕。
这件事情,有些类似于《水浒传》当中林冲被骗至白虎节堂那一幕。
所幸,周镐和林冲的命运并不相同,也许是苍天有眼,在他被监禁达8个月的时候,配合日军抓捕他的军统头子戴笠,乘坐飞机失事。
周镐同志
戴笠一死,周镐得到了释放。
但是,这件事情又是从何而起呢?这件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出生于湖北的周镐,在1928年,进入了黄埔在武汉的分校进行学习。
起初只是怀抱着那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热切,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选择了参军。
但进行步兵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军校一再贯彻以蒋介石为首的独裁思想,很快,周镐便对这种理念产生了厌恶之感。
此后,几番周折,当蔡廷锴的19路军退出军事舞台后,曾加入的周镐就遭到了胁迫,只能进入国民党的“军统”特务机关里。
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我党对敌策反的行动中去的呢?当祖国大地山河被日本侵略者践踏,人民群众遭遇残忍的屠害之时,蒋介石和国民党那边却坚决的选择“排除异己”,不仅不拿起武器驱逐外敌,反而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一心想要消灭我党。
由于汪伪政府与之勾连甚深,当时,在南京有个叫周佛海的大汉奸。周镐在自己无法抵抗的情况下,被军统强行安排与这个汉奸做接头人。
周佛海
一会儿军统派职务,一会儿汪伪政府又强加给他头衔,这种“双重身份”的压榨下,周镐感到一日比一日心力交瘁。
但往往黑夜的尽头就是曙光,就在被逼与汉奸联络的途中,一次偶然,周镐应老同学邀请,聚会期间,我党地下情报工作者徐楚光与他结识。
两人既是老乡也是同学,更重要的是,本就苦于对霸权独裁无处反抗的周镐,这下子,找到了相见恨晚的朋友,燃烧了对于正确道路的思想选择。
可能令周镐本人也没能预想到的是,正因如此,周镐被国民党深深的怀疑上了。所以,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周镐被骗去日军司令部,随即被逮捕。
机会有时候就是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经此一遭,原本就长期不满于国民党的周镐,在徐楚光的引荐下,不仅积极的加入我党,更加摩拳擦掌的接受了党派给他的情报任务。
从此,对敌军那边的军事部署、武器资源等消息,从周镐手中,以各种形式,源源不断的传递到了党组织手中。
策动劝降,革命忠士再遭诱骗,被捕后牺牲
当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华民族迎来了抗击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但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掀起了“内战”。
为了不使国家和人民再度陷入被统治阶级所欺压的境地,不让企图“登基为王”的国民党们得逞,大战一触即发。1948年,著名的淮海战役打响。
此时的周镐虽然依旧身在国民党中,但他早已为我党开始铺设地下情报工作,并已经出色的完成了多次任务。这次,周镐又一次可以为党和国家继续奋战在对敌斗争的隐蔽战线上。
经过与陈丕显的沟通后,周镐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再度动身入敌营。这一回,他所肩负的责任就是要将国民党内部策动。
到达宿迁后,他想方设法求见了正被蒋介石扩编的孙良诚部队。但那会儿正加官进爵的孙良诚,内心对蒋介石的提拔十分感恩。
这下子,周镐感到十分气愤,他怎会不知蒋介石的真实目的,孙良诚亦是一颗棋子罢了。于是乎,接到陈丕显电报的周镐立即前去战场寻找孙良诚。
孙良诚
此时孙良诚率领的国民党107军已经陷入败局,眼看情势不妙,孙良诚正在逃亡,而周镐冒着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终于见到了他。
面对面的时刻,周镐用自身的体会和对形势的分析,终于说动了孙良诚,答应放下武器投降,不再与我军为敌。
不动兵戈却化解了一场战事,周镐这次的策动实在是立了一大功。不仅如此,在完成对孙良诚的策动后,紧接着周镐马不停蹄的去蚌埠,找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汝明。
刘汝明
这时候,刘汝明的兵团正扎进蚌埠。可周镐没想到的是,在国民党内效忠多年的孙良诚只是眼见形势不妙,表面投诚,实际上他的心还是想着敌方。
因为战事紧张,周镐没时间多思,他带着让孙良诚写的劝降信件找到刘汝明。却不知道,危险也向他步步逼近。
看到信后,刘汝明命自己儿子刘铁军假装邀请周镐去商议自家军队“起义”之事,仿佛历史重演一般,不知对方诡计的周镐,带着万分的诚意赴约了。
毛人凤
等进入刘铁军团部,立即冲出一群特务将周镐牢牢地捆住。被交给大特务头子毛人凤的周镐,辗转押往了南京,再次遭遇关押。
而这一次,蒋介石特地下令对周镐严刑逼供。面对他们的龌龊与残酷,周镐铁骨铮铮,未曾泄露我党任何机密。眼看实施酷刑没有用,国民党恼羞成怒,把周镐枪毙在了雨花台。
一代英豪,年仅39岁便牺牲了。新中国成立后,周镐同志获得了“革命烈士”的称号。暗线上的英雄们,大多付出了流血和牺牲的代价,为祖国迎来光明而无怨无悔。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