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这支球队最近的走向颇有些戏剧性,一边是苏超赛场风生水起,9连胜打得对手抬不起头,只要再拿下扬州,就能提前两轮锁定常规赛冠军,一边却是中乙赛场三连败,眼看冲甲希望提前破灭,这种落差感让人直呼看不懂,也不免让球迷问一句,南通到底要玩哪一出。
先说苏超,9场全胜,26球进账,只丢4个,这种数据摆上去就挺吓人,放在同级别联赛几乎没有对手,阵容里不乏前国字号青训、旅欧归来的球员,再加上海门珂缔缘整套班底支援,实力碾压几乎毫无悬念,甚至主场从一开始的辗转腾挪到最后落户“南鸟巢,都透着一种要把阵势摆起来的意味,说白了,南通在苏超就是带着专业球队的配置打业余联赛,赢得漂亮也有点顺理成章。
可转到中乙,画风立刻反转,预赛最后一战倒在山西崇德荣海脚下,决赛阶段又连输广西恒宸和成都蓉城B队,结果就是三连败加直接告别冲甲,问题来了,同一批人马在苏超横着走,为什么一到中乙就拉了胯,这不是实力不行,而是资源分配的取舍,很明显,珂缔缘在这个阶段把主力精力押到了支持南通苏超项目上,中乙这边就只能硬撑,毕竟一个赛季你能抽调三十多个人去打地方联赛,这对主队来说也不是小动作。
从经营逻辑看,珂缔缘不是没能力投入,他们在中乙摸爬滚打多年,却从未在冲甲时豪赌,这次更是直接把重点放在培养本地氛围和青训建设上,这种做法听上去淡定,其实挺冷静的,因为他们明白拿个短期成绩,不如把根扎在本地,只不过问题摆在眼前,球迷更直观的感受是,一边连胜一边连败,这种撕裂的体验意味着南通这个项目在短期话题上赚到了流量和关注,但竞争力上显得不上不下。
说到底,南通在苏超赢得顺风顺水,靠的是“降维打击,这种体验对队员来说也许新鲜,对球迷当然过瘾,但换到中乙就没得玩了,再怎么讲配合和个人能力,遇到真职业体系,该丢球还是丢球,这种结果和前面9连胜一对比,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你说打业余,赢了没人夸太多;你说打职业,输了又难受,最终就变成不上不下,像个骑墙式的操作。
不过反过来想,南通这个路径也不是没有道理,地方球队要生存,得先有人气和氛围,要不主场修得再漂亮,没人来就是摆设,现在通过苏超这波连胜,他们迅速积累了一波关注度,等于把观众往球场拉,下一步能不能转化为中乙甚至冲甲的后备力量,还要看俱乐部后续规划,起码从青训到梯队,再到一线比赛,他们的布局是完整的,这点比很多一时兴起的资本球队要靠谱。
你说巧不巧,这样的球队往往就卡在冲甲上线,每到关键时刻慢一拍,历史上他们也反复验证过这一点,这一回更干脆,把子弹留给地方联赛,放弃短期成绩,也算是再次用行动证明“不冒风险的理念,只是对普通球迷来说,这一来一回的落差难免有点伤感情,毕竟大家看球还是希望主队能不断往上走,而不是年年原地绕圈。
总结来看,南通这一手“苏超称王,中乙摆烂的组合拳,确实打出了话题和存在感,站在俱乐部角度,这是稳扎稳打的发展策略,站在球迷角度,却是明显的两难心态,一边觉得骄傲,一边又很失落,未来会怎样,现在还真不好下定论,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南通这座城市的足球热度被点燃了,接下来考验的就是俱乐部能不能把这把热火烧得更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