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这几天又把自己送上了舆论场,表面上看是两场胜利,U22队在西安全取3分,U18队在香河赢下热身,但翻开细节,许多球迷第一反应并不是骄傲,而是皱眉,这不是吐槽惯了,而是过程实在太拉扯,赢了却输掉了信心
先说U22国足,对手是东帝汶,一支人口刚过百万、在亚洲几乎垫底的队伍,结果中国队在场面上虽然控球更多,射门更多,但最后只拿下2比1,上半场拜合拉木抓住机会推射得分,王钰栋也进了一个,可下半场差点被追平,要不是东帝汶脚法粗糙,真不敢想象比分会变成什么样,尤其当球迷一看同组的澳大利亚轻轻松松14比0把北马里亚纳群岛按在地上摩擦,这对比太扎眼
这场踢完,天津媒体也没留情,直言球员节奏太慢,中超混久了,到了国际舞台一提速就乱,球迷更毒辣,说哪是什么虐菜,简直就是“菜鸡互啄,这种话听着扎心,但又挑不出毛病,因为比赛现场就是那个味道,进攻层次没打出来,防守还险些出岔子,净胜球只有1个,换谁看都觉得心虚
问题来了,中超里能多跑多传的年轻人,到国家队为什么总像换了套电池,既不耐用也没爆发力,真不能只怪联赛节奏慢,更多是球员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出了岔子,传球失误、配合生疏、射门犹犹豫豫,场上画面像被打了马赛克,看不清套路,全靠天赋灵光闪一下
第二天,U18国青在香河又打了一场热身,对手是缅甸,还是个比东帝汶稍强点却照样是弱旅的队伍,结果一个姜轶祥的远射敲定1比0,小伙子踢得不算差,机会也创造了,但全场只靠这脚世界波撑门面,说实话不太能服人,球迷刷屏的感想是“赢得真别扭,热身赛本来应该拿来试阵和刷信心,这样的小比分更像是勉强交差
此情此景也让站在场边的久尔杰维奇显得格外尴尬,这位前国足代理主帅执教年轻队伍多年,带过U19、U20、U23,也算稳定,但就是缺乏突破,现在交到他手里的U18连对缅甸都打不出统治力,场边表情写满无奈,外界怎么看他,心里大概也有数
两场比赛连接着来,巧得很,一个是正式预选赛,一个是练兵热身,都暴露出中国足球老生常谈的问题,机会把不住,进攻没套路,防守偶尔还开小差,最关键的是,对弱队该有的压制力明显不足,踢起来拖泥带水,球迷自然忍不住问,未来到底能不能好起来
有人说别太苛刻,年轻人还在成长,净胜球以后对北马里亚纳可以找补,U18再磨合几场也许就顺了,但问题在于这句话这几年被说太多了,每次都寄望下一批娃能兑现天赋,可真等到上场了,又是这么一肚子槽点,怎么让人相信这是良性循环而不是无限摆烂
把镜头拉远,中国足球这些年换帅频繁,扬科维奇到伊万科维奇,再到久尔杰维奇临时顶,换来换去其实都只是在不同人手里重复同一个困境,足协喜欢强调培养,强调耐心,可当球员在同年龄层都踢不出优势,问题真的不是时间能解决的,更多是根子上的训练方式和思维观念没跟上
当然话说回来,赢就是赢,中国队还是拿了3分,还是打进了进球,这比那些连门都找不到的日子要好,起码说明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但耐人寻味的是,赢球本该最轻松的时刻,现在却常常成了球迷心里的“危险信号,大家都开始计算净胜球,开始担心出线形势,这背后的落差感,比输球还让人难受
最后总结一句,中国队接下来还有机会,U22要面对北马里亚纳,这场势必要刷出大比分,不然对澳大利亚真没底气,U18还会再战缅甸,下次要是不改面貌,恐怕更难服众,中国足球不是没在进步,但节奏太慢,慢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原地打转,球要一场场踢,可心气和能力要跟上,不然赢球也只是另一个形式的告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