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讲究和气生财,因此我们的印象中,那些有名的企业家富豪中,好像是缺少了一些有个性的狠角色。
毕竟商场风云变幻,这些富豪都很精明,说话办事滴水不漏,生怕哪句话得罪了人,断了自己的财路。
但事实并非如此,就比如赫赫有名的福建富豪曹德旺,这位大佬可以说是谁都不惯着,圈子里许多富豪都被他“怼过”。
甚至最近还声称要以斯坦福的标准建设福耀科技大学,那么他到底有过什么样的“光辉战绩”,又是凭什么底气这么“拽”?
曹德旺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草根翻身教科书,他父亲当年也阔过,是上海滩大百货公司的股东,搁现在说,他也是个正经的富二代。
但命这东西,说变就变,一家人坐船回福建老家,结果船沉了家当全没了,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上。
曹德旺九岁才上学,书没念几年,十四岁就得出来打工,为了填饱肚子,这本该在学校里念书的年纪,他已经在街头巷尾跟生活对线。
他倒腾过烟丝,卖过水果,拉过板车给人送货,还修过自行车,什么活儿能挣钱他就干什么,什么苦他都吃过。
这段经历没教他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但让他把人性跟做买卖的窍门摸得一清二楚,说白了就是怎么用本钱换来利润。
所以几十年后,当那些拿着精美PPT、满嘴新名词的年轻人跟他谈项目时,他总能一眼就看出问题在哪儿,这底气就是当年用汗水换来的。
他命运的转折点,来自一块小小的水表玻璃,当时他在一家玻璃厂当采购员,偶然发现这玩意儿利润高得吓人。
后来厂子快倒闭了,人人都躲着走,他却觉得这是个机会,他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拿了出来,又拉上几个兄弟,把这个没人要的烂摊子给承包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可是“投机倒把”,要担风险的,周围人都等着看他笑话。
结果,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第一年就挣了二十万,一起干的兄弟们看到钱,立马就想分钱走人,只有他选择留下来继续干。
真正让他下决心要把玻璃这事儿干成大事业的,还是一根拐杖和一块汽车玻璃。
有一次,他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坐车回家时,司机师傅让他千万小心,别把车窗玻璃给碰坏了。
曹德旺就好奇地问了一嘴,不就一块玻璃嘛,能有多金贵?司机告诉他,这车是日本进口的,一块玻璃要七八千块钱。
曹德旺一听,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就上来了:凭什么啊?中国人就该花这么多冤枉钱?他就不信这个邪,非要做出来不可。
就是这股“不信邪”的劲头,才有了后来的福耀玻璃。
他一头扎进去研究技术,直接把成本给降了下来,价格不到日本货的四分之一,即便这样利润还非常可观。
产品一推向市场,立马就在被外国品牌垄断的汽车玻璃行业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没过多久就做到了全国第一。
曹德旺的成功,不是靠追风口,也不是靠玩资本,而是一拳一脚打下来的实业江山。
他手里攥着的是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汽车玻璃市场,连奔驰、宝马这些豪车都得找他供货,这种谁也替代不了的硬实力,就是他敢说任何话的底气。
曹德旺最让大家记住的,恐怕还是他那张不饶人的嘴。
他公开说过,中国有十三亿人,能出一个马云不容易,但社会发展不能光靠互联网,还得靠那几千万家中小企业,靠实实在在的制造业。
这话在当时那个全民追捧互联网的氛围里,显得特别扎耳朵。
他还说过李嘉诚,觉得他带了个不好的头,提醒其他企业家别光学着人家把资产变现然后走人,直言对那些只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他甚至还早就跟许家印提过醒,说他公司借的钱太多了,风险太大,这些话事后听起来跟预言似的,但在当时可都是实打实地得罪人。
他不光说同行,连慈善圈他都敢说敢干,他自己捐款捐出去两百多亿,等于把自己又从头到尾捐了一遍。
但他不只是给钱就完事了,他知道慈善这里面的水深,有些基金会拿着百分之十的管理费,钱到底花哪儿去了谁也说不清。
于是,他自己成立监督委员会,让媒体全程跟着拍,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需要的地方。
有一次在一个慈善晚会上,他当着王健林这些富豪的面直接说,他想给大家做个榜样,以后都向他学习。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大家肯定觉得太狂了,可从他嘴里说出来,你又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如果你只看到他这张嘴厉害,那就太小看他了,在他这种看似粗线条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对“规矩”两个字近乎偏执的尊重。
这个规矩,既包括做生意的规矩,也包括做人的规矩,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当年那场轰动一时的中美反倾销官司。
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福耀玻璃在美国卖得特别好,美国人看不下去了,一状告到法院,说福耀搞倾销。
在当时这招几乎是百发百中,因为很多中国企业账目混乱,根本经不起查,公司里的人都劝他算了,花点钱把事儿平了得了。
可曹德旺是谁?他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就花大价钱请了国际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给公司做账,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
他跟股东们拍桌子说,要是福耀这次认怂了,那以后中国的玻璃在国际上就别想抬起头来。
他反手就把美国商务部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打了整整四年,花了一个多亿,最难的时候,美国那边不打招呼就直接下判决。
曹德旺气得直接对着媒体喊话,说世贸组织的规矩是你们定的,我一条都没犯,你们不能这么欺负人。
最后,他硬是打赢了这场官司,成了中国第一个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企业家,这场胜利,不光是为福耀,更是为整个“中国制造”争了一口气。
2018年,美国开始对华加关税制裁,曹德旺就非常的硬气,要是不赚钱就直接被卖给卖给美国了,今年的关税战也同样如此。
在今年五月份,曹德旺还声称要豪掷8亿,以斯坦福的标准,建设福耀科技大学,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
这份朴素的家国情怀,在今天这个资本满世界跑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他不是不懂资本没有国界,他只是选择了让自己的心有个归属。
曹德旺虽然“拽”,但是他“拽”的有道理,也有中国人的骨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